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精编4篇)
好文供参考!1/3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精编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精编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草原》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3、读懂课文,在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2、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好文供参考!2/32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质疑问难。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3、理清课文层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2、观看《》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二、布置预习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是怎样的景象。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组词:好文供参考!3/32骏()俊()竣()限()驰()峻()唆()梭()垠()弛()蹄()茶()貌()杯()跤()缔()荼()藐()怀()胶()2、理解词语。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四、理清课文的线索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景象是怎样的?2、理清课文线索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3、交流、整理:(1)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和词语。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好文供参考!4/32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新词。2、读课文,说说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二、学习第一段1、听师范读,边听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2、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投影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再读这一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3、“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看图,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教师适时点拨。4、朗读第一段,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心情。画出有关好文供参考!5/32词句,集中交流。5、再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三、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初入和走了许久后景色有什么不同?画出有关语句,集中交流。3、出示投影片:读句子,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分组讨论,教师点拨。4、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四、学习第三段1、默读第三段,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2、指导朗读第三段。五、学习第四段1、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2、请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六、学习第五段好文供参考!6/321、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2、反复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说说你的理解。七、总结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八、布置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优秀2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毯、陈”等9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绿毯、渲染、勾勒、拘束、羞涩、摔跤”等词语。2、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4、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5、背诵第一自然段。好文供参考!7/32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9个生字,理解“绿毯、渲染、勾勒”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3、品味课文美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具准备课件:歌曲《天堂》、老舍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教师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请同学们欣赏。2、播放完毕后谈话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对,是草原。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板好文供参考!8/32书课题:草原)学生齐读课题“草原”。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草原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辽阔的大草原。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3“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草原参观访问,记录了当时在草原上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紧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草原”,感受大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好文供参考!9/32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4、5“(1)翠色欲流:欲流,快要流出来。形容绿色浓润得像要流淌下来似的。(2)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染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地形容。(3)洒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无拘无束。(4)迂回:回旋,环绕。(5)一碧千里:千里,形容宽广。形容十分广阔的一片绿色。(6)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7)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省。(8)羞涩:有点难为情的样子。(9)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10)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教师总结。好文供参考!10/32(板书: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四、细读课文,品味美景1、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想想草原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画出有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按照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后写产生的感想。)作者又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比喻的生动形象。)“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句话写的是草原的美丽风光给作者留下的深深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草原的感叹和赞美。)(板书:风光美)五、图片展示,欣赏美景好文供参考!11/32出示课件6多媒体出示“草原风景图片”,用草原歌曲《请到草原来》或《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辽阔的草原》等配乐,学生用感官来感受草原的美景。六、课堂总结,布置背诵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老舍先生一道欣赏了草原上的美丽风景,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大草原去看一看,去呼吸清新的空气,去仰望蔚蓝的天空。让我们把这一切记在脑海中吧。2、请同学们课下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探究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增强热爱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感情。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蒙古族人民的蒙古包,去感受一下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与友好文供参考!12/32好。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出示课件8“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重点理解“洒脱”:(1)“洒脱”这个词结合上下文来看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3)教师描述,学生感受:“洒脱”就是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4)指导朗读,表现“洒脱”:看谁能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大家来比一比,赛一赛。三、深读感悟,体会热情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先生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好文供参考!13/32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纠正。4、请同学们试试看,在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上一些用“情”字组成的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板书:人情美)出示课件9()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1)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2)学生自由发言填词,教师点拨指导。在课件上完成填空,依次填上:热情激情盛情尽情深情(3)交流小结: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板书:热情迎接盛情款待深情话别)5、我们按照老舍先生访问草原的顺序,来一步一步地感受草原人的深情?(1)热情迎接:①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得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的急切心情。好文供参考!14/32“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不仅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更重要的还是比喻一种热情。“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和马相遇的情景,如果你在场,会有什么感受?②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激情相见:①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
本文标题: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747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