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共50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1、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主要目的是﹙﹚A、换取茶叶、丝织品等物品B、打开中国大门C、扭转对华贸易D、腐蚀清朝官吏2、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是﹙﹚A、清王朝政治腐败B、清朝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C、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D、清朝闭关锁国3、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是()A.维护清朝统治B.抵御外来侵略C.发展资本主义D.镇压农民运动4、张华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③《末代皇帝》④《火烧圆明园》⑤《甲午风云》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①②④⑤③D.③④⑤①②5、洋务运动的口号不包括()A.“求富”B“自强”C“师夷长技”D“变法革新”6、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A.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B八国联军攻占北京C.《辛丑条约》的签订D洋务派军事工业的破产7、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什么()A.割香港岛给英国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8、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英国支持清朝,反对沙皇独占新疆B、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的主张C、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D、曾纪泽外交斗争的有力配合9、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C.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的统治D.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0、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1、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A.戊戌变法历时103天,谈不上有什么影响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戊戌变法裁撤了冗官,减少了财政开支,提高了政府效率D.戊戌变法训练了新式军队,建立了三支海军12、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A.变法的目的不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所以不能得到广泛支持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顽固派的破坏C.变法不够彻底D.变法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13、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国国民党D、中国共产党1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15你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A.割地B.开设工厂C.开放通商口岸D.赔款二、材料解析题(共5小题,共35分)16、阅读下列材料:(10分)“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请回答:(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寻求的中国出路是什么?为此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大事?(2分)(2)这一历史事件的功绩是什么?(3分)、(3)概括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至少写2件)(2分)(4)以上努力是否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对此你有何认识?(3分)17、阅读下列材料(4分)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何人之口?(1分)(2)你认为“贼”是指谁?为什么说“无力回天”?(2分)(3)你认为他“死得其所”吗,为什么?(1分)18、阅读下列材料(5分)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鑲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马克思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2分)(2)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1分)、(3)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1分)(4)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1分)19、(9分)“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回答:(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1分)(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各是什么?(2分)其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是什么?(4分)(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或对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15字以内)(2分)20、阅读下列材料:(7分)材料一: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请回答:(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最少三个)(3分)(3)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2分)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1、选择题答案15分1-5BAACD6-10ADACD11-15BB、BAD16、(10分)(1)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2分)(2)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分)(3)1、组织准备:从1894年成立兴中会,到后来的同盟会2、创立机关刊物《民报》3、提出16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又进一步提出了“三民主义”4、武昌起义(写出任意两件即可)(2分)(4)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1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分)17、(共4分)(1)谭嗣同)(1分)(2)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1分)因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势力强大,而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弱小,所以“无力回天”(1分)(3)可以有不同看法:认为谭嗣同的献身精神可以激励后人继续变法,认为“死得其所”;可以从保留实力继续斗争等方面考虑,认为死得不值。(1分)18、(共5分)(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2分)(2)园明园(1分)(3)、俄国(1分)(4)、通过《北京条约》《瑗珲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达到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分)19、(共9分)(1)、鸦片战争(1分)(2)、《南京条约》《辛丑条约》(2分)南京条约的内容(略)(4分)(3)、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或林则徐或邓世昌等(1分),受到的教育言之有理即可(1分)20、(共7分)(1)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2分)、(2)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等(3分)(3)感悟:①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答出一点即可)(1分)
本文标题: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7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