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4篇
好文供参考!1/11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幼儿园数学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在模拟的情景中,初步培养幼儿正确使用货币的能力。2.进一步学习对商品进行分类。3.通过购物游戏,增进幼儿对加减法概念的理解,缩减幼儿对数学的心理距离。活动准备:将环境布置成大卖场的情景、幼儿人手一个塑料袋和纸币(样张)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购物游戏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在购物游戏中能初步地正确使用货币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活动过程:一、整理商品(分类)1、进入场地,观察大卖场,里有些什么商品。好文供参考!2/112、请幼儿讲讲,可以怎样整理商品。3、将商品分类摆放(水果类、蔬菜类、饮料类、食品类、服装类等)二、比较商品的数量1、数出不同类别的商品的数量,并找出相应的数字贴上去。2、比较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哪两种商品一样多?3、最多的商品比最少的商品多了几个?三、购物游戏1、教师说明购物游戏的要求(1)、每人用纸币购两样不同类别的物品。(2)、购物要有秩序、要有礼貌(3)、仔细计算物品买卖价格,计算错误不能购物,再次排队直到计算正确才能购物。2、集体购物(一个教师和两个幼儿当售货员,其他幼儿当顾客进行游戏)3、教师小结并讲评对能购到两样不同类别物品的幼儿进行表扬或奖励。四、延伸活动已购买到两样物品的幼儿帮助那些未购买到的幼儿一起购物。好文供参考!3/11幼儿园数学教案【第二篇】一、活动目标知识目标:掌握7的形成,知道6和7之间多1少1的关系,理解7的实际意义。(重点)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比较多少的多种方法比较两数。(难点)情感目标:在故事、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二、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请家长与幼儿复习巩固1-6的形成物质准备:1、7只小兔7只小猴子7根胡萝卜7根香蕉实物图片2、点数卡12张(点数1-6)、数字卡(1-6)12张、3、实物卡片每位幼儿7张(数量为7的卡片4张)三、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森林观看小动物的演唱会,你们想去吗?请仔细数一数卡片上有几个圆点,静悄悄的去找相应数字的的座位,尽快坐好。(小朋友找座位这个环节让孩子们轻松的复习了1-6的数物对应。)师:瞧!小动物们要出场了。(二)正确感知7的数量及形成1、通过直观地演示教具6只小兔子变成7只小兔子的过好文供参考!4/11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6添上1是7”师:看,首先出场的是谁?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只小兔子?师:哟!又来了一只小兔子,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是怎样从6只小白兔变成了7只小白兔呢?(6添上1是7)用数字几表示?小结:本来有6只小兔子,又来了1只小兔子,变成7只小兔子,我们就可以说:“6添上1是7”(幼儿跟说)2、请幼儿为小兔子送胡萝卜了,引导幼儿观察数6与数字7之间的关系,理解6与7之间多1少1的规律。师:小兔子表演太精彩了,我们送给它最喜欢的胡萝卜好不好?(请6名幼儿一一对应送胡萝卜图片给小兔子)师:我们数一数,有几个胡萝卜?几只小兔子?小兔子多还是胡萝卜多?多几?少几?(引导幼儿说出6比7少1,7比6多1)怎样才能将胡萝卜与小白兔变成一样多?我们再来送一个胡萝卜(不一样的萝卜)((6添上1是7)3、运用同样的方法请小猴子为大家表演,并重复上述流程送水果,让幼儿巩固刚刚对7的形成的认识。接下来出场的小动物是谁呢?原来是调皮的小猴子呢。有几只小猴子为我们表演呢?又来了一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呢?(6添上1是7)好文供参考!5/11幼儿为小猴送香蕉(6与7多一少一的关系)(三)巩固7的形成(1)师:小动物们的演唱太精彩了,森林之王——老虎对老师说,小朋友在观看演唱会的时候表现的都非常棒,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4份礼物,礼物就藏在桌子上的百宝箱里,只有找到礼物数量为7的卡片,你就可以得到上面的小礼物。比一比,谁能又快又对的找到小礼物。幼儿互相进行交流,将找到的礼物摆在桌子上。师:你找到了哪些礼物?它们的数量是几?并用语言表达(我收到的礼物是7个……)(2)认读数字7,并大胆想象,积极思考。师:我们看看无论这些礼物怎样排列,它们的数量都是几?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7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师:7除了可以表示7只小兔子,7只小猴子,7根胡萝卜,7根香蕉,还可以表示7个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7来表示?小结:原来数字7可以表示数量为7的任何物体。四、活动延伸现在,我们一起到幼儿园中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是数量为7的物体。课后反思:好文供参考!6/11《纲要》指出:活动内容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这节数学活动中我为避免传统数学活动的枯燥无味,就将音乐和游戏有机地整合到数活动中,让枯燥的数学“动”起来。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宗旨,我以游戏“找座位“”和情景故事“动物狂欢节”为双重因素,让孩子们在故事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和实际意义。活动一开始通过创设“找座位”的小游戏,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巧妙地复习了1-6的数物对应。以“动物狂欢会”的情境导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基本环节通过直观地演示教具6只小兔子变成7只小兔子的过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6添上1是7”;请幼儿为小兔子送胡萝卜了,引导幼儿观察数6与数字7之间的关系,理解6与7之间多1少1的规律。《指南》中要求“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的概→←念”。活动以“小动物表演”与“为小动物送礼物”为游戏主线,通过此游戏,引导幼儿学习7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我利用知识迁移的理论,运用同样的方法请小猴子为大家表演,并重复上述流程送水果,让幼儿巩固刚刚对7的形成的认识。本次教育活动环节层层递进,难度不断升级,活动的最后让幼儿再次巩固了7的形成,加深了印象。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我的三个教育目标基本达到,而且好文供参考!7/11孩子的情绪非常投入,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喜欢这种形式,因为他们喜欢游戏与有趣的情境,我认为幼儿数学教育以各种情境和游戏的形式进行传授,幼儿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我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努力。幼儿园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认识0-100,数字打乱后能快速的按顺序排出来教学准备:铅笔一百支,每十支一捆。小鸭子的卡片。小盒子四个。教学重点:1、0的意义2、数字排序教学过程:一、引入数字概念。出示小鸭子的卡片,引入数字。(如:一只鸭子,对应数字“1”。)利用教具铅笔,形象解释每个数字代表多少。二、律动:1、数字儿歌1什么1,棍子1。2什么2,鸭子2。3什么3,耳朵3。4什么4,帆船4。5什么5,钩钩5。6什么6,大肚6。7什么7,拐杖7。8什么8,眼镜8。9什么9,汽球9。10什么10,棍子打棒球。2、游戏:“抢笔”好文供参考!8/11游戏规则:将小朋友分成两组,每组五十支铅笔。每次每组选派一人,老师发号口令(如:15支铅笔),小朋友以最快速度查找出15支铅笔为获胜,得一分。三、解释0的意义。1、小[游戏]“开箱子”,初步认识数字“0”。(三个小盒子里面装有若干铅笔,第四只为空)⑴教师指导幼儿逐个打开前三个箱子,引导幼儿说说箱子里有什么?有多少?用数字几来表示?⑵第四个箱子是没有任何东西,引导幼儿说说用什么来表示?⑶出示数字“0”。活动开始:2、认识数字“0”。⑴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说说数字“0”象什么?⑵引导幼儿说说“0”的其他意思。师:箱子里没有东西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数字“0”的?它用来表示什么?⑶教师小结:在温度计中“0”表示温度的度数,在电话里“0”表示一个号码,在这里“0”表示没有了。四、游戏:跳圈老师在地上画个大圈,选四个小朋友做游戏。好文供参考!9/11游戏规则:四个小朋友在圈里,老师说圈外三个人,小朋友都跳出来,最后一个跳出的。出局。老师说圈内两个人,小朋友都跳入圈内,最后一个跳入的,罚出局。老师说圈内没有人,都跳出,后跳着罚出局,依此类推。最后一个人获胜。五、学习数字的排序1、老师解释数字如何排序2、通过游戏,使学生更加懂得如何排序游戏:排队买东西假设班级十五个小朋友,就写1-15个数字,分发给小朋友。之后老师扮演售货员,请小朋友根据自己手中的号码找到拿着前面一个数字的小朋友,并迅速站好队,等待买东西。六、教师总结第一章第二节看图列算式教学目标:通过图片里的内容,能根据图片列算式20以内加减教学准备:列式有关卡片若干张,小树两颗,苹果若干,乒乓球若干,幼儿园数学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通过看看、找找、讲讲等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并初步尝试按颜色或大小分类。好文供参考!10/112、幼儿能愉快参加活动,大胆的讲述。活动准备1、小鸭头饰;各种颜色、大小的鱼;与鱼同色的、大小的筐;2、音乐:五只小鸭活动过程一、游戏:找小鸭1、教师:看,谁来了?(小鸭)2、教师:小鸭宝宝要和我们躲猫猫,请你去看看、找找它们躲在了哪里?告诉我,你在哪里找到了小鸭?3、幼儿四散寻找,老师个别指导,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4、和小鸭一起跳舞(律动)二、游戏:找小鱼1、教师:玩得真累,肚子饿了怎么办?2、问:小鸭爱吃什么?我们去找找哪里有小鱼?3、幼儿四散寻找,老师个别指导,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4、我们吃小鱼:数数你找到几条小鱼?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找到的是什么颜色的小鱼?5、教师:去告诉你的好朋友吧。三、游戏:送小鱼好文供参考!11/111、教师:看看小鱼宝宝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的?把小鱼宝宝送回家时,我们怎么说?(情感的培养)2、幼儿送小鱼,老师个别指导3、看看小鱼宝宝找对家了没有。(大家一起验证)
本文标题: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763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