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3关于千万工程研讨交流发言材料2篇范文
2023关于千万工程研讨交流发言材料2篇范文“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浙江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路径,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我们要学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加快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更好改善农村面貌、造福农民群众,走出乡村振兴之路。一是坚持齐抓共管,让农村群众老有所养。“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一些农村老人的生活写照。如何解决物质提供、精神慰藉、日常照顾等方面的养老问题,是农村老年人面临的困境。为此,我们将加快培育农村养老服务市场,在农村地区研究开展异地养老社区建设试点,支持大型国有企业通过设施改造和应急设备配置,以及24小时“生活管家”服务,引导中心城区老年人成规模入住养老社区“抱团养老”。深入推进农村医养结合,鼓励有实力的医疗机构面向农村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引入医疗机构的分支机构试点开展远程医疗,打开农村老年人就医新通道。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成立以农村妇女、低龄老年人为主体的互助养老或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规范邻里互助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将邻里互助员纳入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范围。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按照“分级分类、功能互补”思路,统筹发挥基层公办养老机构、乡镇养老照料中心、社会办养老机构和驿站集中照料、专业照护平台功能,综合考虑区域人口规模、老年人分布状况、养老服务需求及机构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形成“以院统站带点”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二是坚持提质增效,让农村群众业有所就。保障农村群众就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一直以来,农村群众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更是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将通过信息化、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帮扶对象,全面了解掌握就业参保需求,及时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推广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试点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持续实施技能人才“金蓝领”培育行动计划,吸纳优质培训资源,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持续推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创业支持力度。三是坚持公平普惠,让农村群众学有所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教育一直是民生重点,也是难点。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教育存在诸多短板。众多农村学校普遍存在规模小、基础弱、质量低、生源流失等问题。如何振兴农村教育,是各地普遍面临的一个课题。为此,我们将深入开展主城区与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工作,让城乡学校通过“手拉手”结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日益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学生共享高质量教育发展成果。在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八八战略”和“千万工程”分别作出重要指示,给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莫大的鼓舞和极大的激励。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殷切期望转化为感恩奋进、实干争先的强大动力,推动新时代“千万工程”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浙江新贡献、展现浙江新担当。一、“千万工程”实施20年指引浙江乡村发生精彩蝶变,充分印证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展示美丽中国、美丽浙江的“金名片”,蕴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省域层面理论、实践、制度创新成果的“大宝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省域探索的“强引擎”。“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推动浙江成为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最快速、农村产业最兴旺、乡村环境最宜居、农民生活最富裕、城乡发展最协调、基层治理最高效的省份之一,探索走出了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科学路径。一是“千万工程”指引浙江全面塑造宜居宜人的农村人居环境,以生态美乡村的路子越走越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农村“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精雕细琢提升乡村整体风貌,天蓝、地净、山绿、水清成为浙江乡村最亮眼的标识,广大乡村美不胜收。全省90%以上村庄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二是“千万工程”指引浙江全面激活创业创富的农村发展动能,以产业强乡村的路子越走越宽。打好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组合拳,深入实施“两进两回”行动计划,不断放大浙江乡村经济兴、市场活、百姓富的优势,全面塑造了乡村美丽经济,高效生态、产业多元、品牌经营成为浙江乡村产业最显著特色。三是“千万工程”指引浙江全面理顺互动互促的城乡一体关系,以融合兴乡村的路子越走越宽。牢牢树立城乡融合发展理念,加快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努力实现城乡制度无差别、发展有差异的融合发展、特质发展,“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正成为浙江乡村的生动写照。全省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75%,城乡饮水同质率先基本实现,5G、光纤资源实现重点行政村全覆盖。四是“千万工程”指引浙江全面提升和乐和美的农民生活品质,以惠民暖乡村的路子越走越宽。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全省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基本形成。五是“千万工程”指引浙江全面提升善治善成的乡村治理水平,以党建引乡村的路子越走越宽。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弘扬尊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万村善治”浙江品牌进一步打响。“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关心厚爱和关怀指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千万工程”20年的生动实践,深刻展示了人民领袖伟大思想、伟大情怀同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伟大创造相互激荡的光辉历程,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全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印证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二、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精髓要义,进一步增强“千万工程”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的光荣感使命感紧迫感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赋予了“千万工程”新时代的丰富内涵,赋予了浙江推进“千万工程”继续打头阵、当先锋、作示范的光荣使命。我们要坚决扛起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特别是“千万工程”率先实践地的使命担当,以持续擦亮“千万工程”金名片的新成绩、新担当、新作为,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信任厚爱。对照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的方位坐标,保持一以贯之、一贯到底的战略定力。20年来,“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够扎根浙江大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展现出历久弥新的旺盛生命力、巨大感召力、广泛影响力,就在于当年习近平同志坚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擘画推进“千万工程”,找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金钥匙”,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正确方向。新时代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保持定力不动摇、坚定方向不偏航、跑好接力不懈怠,就一定能够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千万工程”蓝图绘就得更生动更精彩。对照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的价值坐标,增强循迹溯源、学思践悟的主动精神。“千万工程”是“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制胜未来的战略思维,把握大势、改革创新的变革理念,统筹协调、一体推进的系统观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民情怀,真抓实干、大抓基层的务实作风,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崇高风范。我们要结合开展主题教育,深化“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讲好“千万工程”的故事、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故事,更好理解把握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照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的使命坐标,扛起走深走实、示范引领的责任担当。我们要把深化“千万工程”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场景中来谋划推进,作为坚持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力牵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抓手、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展示“重要窗口”形象的鲜明标识,在乡村产业发展、公共设施、生态环境、增收致富、精神文明上出招发力,着力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基础设施同规同网、公共服务优质优享、乡村环境优美优良、乡村文化向上向善、农民生活富裕富足、乡村社会和美和睦。三、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确保浙江样板全面过硬、全程领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关于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的实施意见》,深化打造更具标识引领性的理论成果、更具示范公认度的实践成果、更具复制推广力的制度成果,加快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推动“千万工程”更加直抵人心、熠熠生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中国中既勇敢立潮头又永远立潮头。省委提出“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这16个字,坚持创造性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坚持传承“千万工程”的精髓要义,坚持主动回应广大农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深化“千万工程”的目标和抓手。“千村引领”就是深化运用先行示范、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理念方法,在全省选树建成1000个左右景美人和业兴共富示范村,差异化打造、特质化发展、全域化提升,加快探索走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径。“万村振兴”就是深化运用尊重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理念方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形成全省1.97万余个行政村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全域共富”就是深化运用扬长补短、共建共享、务实求实的理念方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为目标,大力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全方位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城乡和美”就是深化运用党政主导、统筹协调、塑形铸魂的理念方法,坚持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坚持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构建城乡居民幸福共同体。这16个字相互贯通、有机联系,必须树立系统观念、整体谋划推进。要抓好5方面重点工作:聚焦增底蕴、提颜值,涵养整体大美好气质。全省域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整体大美”的诗画浙江大花园,是全省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要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省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透过“千万工程”之窗彰显美丽中国之景。要彰显设计布局之美。坚持规划设计先行,建立健全以县域和美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为基础的规划体系,着力把公共建筑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要擦亮自然底色之美。高质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有序推进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幸福河湖建设,加强现代宜居农房建设,抓好庭院美化、降围透绿,建立健全一体化、智能化的长效管护机制。要展示整体风貌之美。开展和美乡村“五美联创”,打造一批显示度高、引领性强、辐射面广的示范典型,点线面结合推进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带状型发展,加强和美乡村与美丽城镇、美丽田园、美丽生态廊道、美丽公路统筹贯通、联为一体。聚焦激活力、强动能,做深产业兴旺大文章。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要把牢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大力发展壮大乡村产业这根“实心柱”,不断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能。要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积极培育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大力发展“一根草、一盘菜、一片叶”等“八个一”特色优势产业。要强化产业科技支撑。
本文标题:2023关于千万工程研讨交流发言材料2篇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77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