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犯罪心理学12季 犯罪心理第12季百科(参考3篇)
好文供参考!1/23犯罪心理学12季犯罪心理第12季百科(参考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犯罪心理学12季犯罪心理第12季百科(参考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犯罪心理学12季犯罪心理第12季百科1主编罗大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学习时间:2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掌握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和学习犯罪心理学的意义;3、了解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原则、方法和发展概况以及本书的体系构思。重点难点:1、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犯罪心理学的任务。主要内容: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对象一、犯罪心理学的定义(一)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好文供参考!2/23学依据的一门学科。(二)几个相关概念1、犯罪和犯罪人。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人,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2、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1)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包括:知、情、意、性格、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心理状态。(2)犯罪行为,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包括刑法中规定的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大类。(3)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3点①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特征,犯罪行为具有外显性特征。心理是个黑箱,通过外在的行为来表现内在的心理状态。②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独立性,犯罪行为具有依存性。有心理不一定有相关的行为,有行为一定有相关的心理依据。③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4)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联系:3点①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②了解犯罪心理必先了解犯罪行为。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③犯罪行为的性质往往由犯罪心理的状况而定。故意与过失。(5)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一致性:见书上的图。好文供参考!3/23(6)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不一致情况:①结果不一致。间接故意杀人。②犯罪人本无犯罪动机,只是在只胁迫下不得已实施了犯罪行为,如同学去盗窃。(三)两个原理1、犯罪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犯罪心理及结构在一定的内外因的作用下形成后,并非固定不变,它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它的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2、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犯罪对策,是指预防、揭露、惩罚犯罪和矫治罪犯的各种策略、方针和手段的总称。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增强犯罪对策的有效性。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两个层次:人、课题)(一)研究六种人1、犯罪人。是基本研究对象,指实施了犯罪行为并已由公安部门拘留、逮捕、或是经法院定罪判刑的人。2、一般违法人。指虽然违反了刑事法律,但情节较轻,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人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经治安部门发现和处理的人。两个原因:(1)法律上明显区分,但心理机制上难以区分;(2)犯罪行为大多由一般违法行为演变而来。3、虞犯。指根据其品性和环境可以预测其有较大可能触犯刑事法律的人,即有犯罪之虞者。包括6种行为不良的人(见好文供参考!4/23p4)。4、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易重新犯罪。5、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公安、司法部门直接办案人员、被害人和证人。6、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监狱的管教人员。(二)研究的课题(p4—5)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四种)一、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偏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犯罪人的生物属性,决定了其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生理机制的作用,故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性质。犯罪人的社会属性,使得犯罪人的行为总是触犯统治阶级利益和危害社会的行为。因而又具有社会学科的性质,故是综合学科。研究犯罪心理需要综合运用哲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种社会科学,则它又是偏重于社会科学。二、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并非简单拼凑,而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犯罪学科的基本对象犯罪人的行为依据。三、犯罪心理学即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在犯罪学科及刑事法学中处于理论学科的地位。而又是应用心理学的体系中一部分。四、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或然性学科。或然性是哲学上与本然性相对应的范畴。变数多。好文供参考!5/23第三节犯罪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一、犯罪心理学的任务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1)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2)应用心理学;(3)研究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4)为预防犯罪,揭露和惩治犯罪及改造罪犯提供心理科学的依据;(5)为维护社会治安,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服务。二、犯罪心理学的作用1、有助于全面了解犯罪问题微观上:个体选择犯罪行为,不仅仅是客观环境的作用,个体生理和心理因素也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宏观上:犯罪现象呈上升或下降趋势,不仅与社会政治、经济、法治方面的环境有关,而且与社会心理环境有密切关系。2、可以有效地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是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维护和保障社会安定。一方面,了解犯罪心理可以采取适当的帮助措施,干扰和破坏影响和诱导犯罪的因素;另一方面,普通人了解犯罪心理学的内容后,可以评定自己的心理状况,避免发生犯罪。好文供参考!6/233、有助于提高刑事司法活动的水平用回溯法来推断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动机、人的性格特征。实施有效的审讯活动。4、有助于提高发行罪犯的质量。掌握心理,有的放矢。第四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8种)一、观察法。指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对可能犯罪人或既然犯罪人的言词、表情、动作和行为等外部表现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1、客观观察法(1)直接观察法。一是指对可能犯罪人或既然犯罪人在学习、劳动、交往活动过程中的观察,或对有精神疾病的违法犯罪者在临床中的观察。二是指个案法,通过了解某个违法犯罪者生活史或对其未来的生活历程进行追踪观察了解,以研究其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变化过程的方法。(2)间接观察法。包括:①问卷法,是一种通过填写表格、回答问题等形式来分析研究对象心理的方法。关键是问卷设计的科学性;优点:同时对大量的研究对象进行,后对答案进行统计处理和总结,从中发现研究对象的共同心理特点;缺点:是所得材料无法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和行为加以对照,难以做出质量分析。②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事先确定的问题,同研究对象进行谈话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优点:交谈时不清楚可当场好文供参考!7/23补充提问。缺点:对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的结论只能根据他的回答做出。③活动产品分析法。通过研究对象的日记、文章、作品、书信、劳动产品等的分析,从中提示其心理活动的方法。2、自我观察法。内省法,主观法,是通过研究对象自己的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也分为:(1)直接观察法。分析研究对象的口头或书面陈述。(2)间接观察法。分析研究对象的书信、日记、自传、回忆录。二、调查法。指研究者为研究违法犯罪人的某些心理问题,直接找有关的人去调查,以了解有关情况并从中提示基心理特点、原因和规律的方法。调查方式多种多样。要客观,忌主观。三、实验法。是研究者有意控制某些条件,促使研究对象发生一定的心理现象,以研究某些心理活动的规律的活动。四、心理测验法。智力测验法测验智商、人格量表测量人格特征。五、归因法。是探讨犯罪人犯罪行为原因与分析因果关系的方法,也就是从犯罪行为回溯推论犯罪行为原因的方法。包括三个方面:(1)犯罪心理的归因,即把犯罪心理的产生归结为什么原因。(2)犯罪行为的归因,即根据犯罪人的行为和外在表现好文供参考!8/23推测其心理活动。(3)对犯罪人未来行为的预测,即根据犯罪人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其今后有关情境中产生什么行为。六、案例分析法。是选择具有研究价值的各类案件,进行心理分析,从中找出不同类型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从分析到综合、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其关键在于案件的典型性,要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七、经验总结法。是研究者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去总结公安、检察、法院、监狱等部门的实际工作者与犯罪作斗争及矫治罪犯的丰富经验,从中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八、数量统计分析法。是的搜集和处理研究资料时进行宣分析的方法。犯罪人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状态及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变化过程中,既有质的特点,又有量的特征。第五节犯罪心理学发展概况一、西方犯罪心理学发展概况(一)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犯罪心理学与犯罪本是一家。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9世纪后期,在20世纪2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1、犯罪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经济发展,犯罪增多,资本家采取非法手段。——背景19好文供参考!9/23世纪自然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19世纪70年代,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德国生物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从而诞生了现代心理学。为人们对犯罪人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2、犯罪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犯罪心理学产生于两个源流:(1)作为理论学科的犯罪心理学的源流。(2)作为应用学科的犯罪心理学的源流。(二)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研究概况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研究涉及的主要领域:1、犯罪原因。2、犯罪动机。3、犯罪决策。4、犯罪预测。5、少年犯罪心理学。6、犯罪精神病理学。二、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思想(一)关于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论述1、社会经济与犯罪心理。2、人性与犯罪心理。3、后天习俗与犯罪心理。(讨论)好文供参考!10/23(二)关于犯罪心理预防的思想1、身教胜于言教。2、重视家庭预防的功能、社会交往的预防功能、早期教育的预防功能。3、重视刑罚和教化的心理预防功能。4、修身自强。(三)关于审判心理的论述1、注意在讯问中观察被讯问人的心理反应。2、强调严格按照犯罪者的主观心理状况定罪量刑。3、司法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心理素养。三、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现状第六节本书的体系构思(p20)犯罪心理学12季犯罪心理第12季百科2从犯罪心理的角度浅谈大学生犯罪的预防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类年级:11级姓名:马健学号:119024484摘要犯罪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的违法犯罪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完成的,大学生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好文供参考!11/23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形成因素的分析,提出一些预防大学生形成违法犯罪心理的对策,以期达到控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目的。关键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分析;预防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心理态度支配下实施的,所以,实施行为的客观情况总是表现着人的一定的心理态度。犯罪活动也是一样,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无不受行为人主观意识的支配,否则就不称其为犯罪。这就说明,任何人的违法犯罪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完成的,大学生违法犯罪也不例外。一、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主体因素和主体外因素两大类:(一)主体因素1、个体的心理因素指个体原有的心理结构中存在的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不良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因素和性格结构中的不良因素。犯罪行为人通过这些不良心理因素,积极地吸收主体外的不良因素,从而内化为犯罪心理。2、个体的不良行为因素指违法犯罪人原有的不良行为特点。不良行为是在不良的心理支配下发生的。根据反馈原理,不良行为如果得逞,会反作用于不良心理结构,使不良心理结构得到加强和发展,恶性好文供参考!12/23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形成犯罪心理结构。(二)主体外因素1、社会环境因素(1)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水平还比较低,有些地方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较差。违法犯罪大学生片面地看重社会上的诸如收入差距、分配不公、贪污腐败、不正之风等消极因素,致使他们产生金钱能改变一切、权力能支配一切等错误思想。(2)随着对外开放,
本文标题:犯罪心理学12季 犯罪心理第12季百科(参考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788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