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实用4篇
好文供参考!1/26《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实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实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1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齿”等1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重点难点认读生字是本课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是本课难点。〖教法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学习过程一、导入(简介邮票,激情导入)1、出示第一枚邮票。同学们知道邮票的用途吗?(寄信、文化交流、欣赏、记录重大事件、收藏……)2、每一枚小小的邮票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好文供参考!2/26一个有关邮票齿孔的故事。(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邮票的齿孔是怎样发明的?2、默读课文,初知汇报: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3、小组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什么?”小组推荐代表或自荐在全班交流。4、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是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的人,还是研制邮票打孔机的人?一个反映灵敏、聪明手巧;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思考,要创造发明,二者都需要。5、老师设计或选择一个问题,启发学生尝试解决:据说,最初生产的卫生纸是完整无孔的,人们使用时需要用手撕开,使用起来不方便。后来,有人建议在一小段一小段之间切成孔隙,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6、拓展思维,动脑实践: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哪些不方便?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三、巩固检查生字好文供参考!3/26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组合互帮互助认读生字。2、互相检测生字的认读。3、教师抽查,游戏认读等。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正是因为阿切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才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才有了邮票打孔机的发明,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作业:同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五、板书设计14、邮票齿孔的故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会写“刀、尔”等12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克服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准确书写生字是本课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难点。〖教法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准备幻灯片。好文供参考!4/26〖学习过程一、小结所学,交流感受1、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回答:带齿孔的邮票怎么发明的?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集体解疑。2、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了解邮票齿孔的故事,认识了阿切尔这个伟大的发明家,我们应该向阿切尔学习什么?3、假如阿切尔就在我们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二、指导朗读1、找好朋友商量这篇课文应该怎样读?反复练习。2、指名朗读,适时评议。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1、我会认:把要求会认的生字读一读,口头组词。2、我会写:⑴认读要求写的生字,口头组词。⑵介绍自己识记这些字的方法。(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合一合、减一减……)⑶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写字姿势。三、作业1、完成“填填写写”。2、组词:好文供参考!5/26刀()尔()更()正()力()你()便()整()四、拓展知识1、读一读“我知道”。2、学生自由交流所了解的有关邮票的知识。3、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邮票。五、板书设计14、邮票齿孔的故事阿切尔:英国发明家善于观察、思考、实践《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2课例类别:部分探究学科科目:语文学段/年级:小学二年级学习时间: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生字,理解“立即、仍然”等词语。能力目标:1、通过读文,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好文供参考!6/262、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质疑、探疑、解疑的能力。3、通过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4、通过汇报、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5、通过收集资料和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二、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邮票(3张以上)。(2)、观察生活中有齿孔的物品。(3)、别针一枚。(4)、了解邮票的知识。2、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邮票的一些知识。(2)邮票三、学习资源1、邮票2、教师推荐相关的资料:(1)邮票的相关知识: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集邮是对邮票的收集和研究。人们在收集邮票的过程中获得怡神的乐趣和美的感受,在研究邮票中丰富对邮票知识的了解。邮票在方寸之中展示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各个阶段,物好文供参考!7/26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山川江河湖海、军事、体育、政治、经济、文化无不在邮票中留下倩影。邮票是百科全书式的图片概况。人们在收集邮票的过程中,通过画面的故事,可以丰富自己多方面的知识。世界上第1枚邮票,1840年5月1日在英国问世,5月6日开始使用。邮票图案是维多利亚女王18岁即位时的侧面像,由弗莱德列克·希思(FrederickHeath)雕制印版,承印者是派金斯。巴肯(PerkinsBacon)公司。面值1便士,用有王冠水印的纸印黑色,所以通称“黑便士邮票”。英国发行的黑便士邮票,没有印国家的名称,因为那时别国家还没有发行邮票;至今英国发行的邮票还是不印国名,而以王冠、国王头像作为国家名称的标志。黑便士邮票是无齿孔的,因为那时邮票打孔机还没有发明,邮局出售邮票时,须用剪刀逐枚剪开,非常麻烦。邮票齿孔的知识:1848年,爱尔兰人亨利·亚策尔发明了打孔机。1854年1月28日英国首先发明了有齿孔邮票。邮票齿孔发明因其形状、制作原理和所采用的制作设备不同,邮票齿孔也就种类繁多,特征各异。从形状上看,齿孔有孔形齿、线形齿和针形齿之分。其中针形齿采用缝纫针扎制而成,形状简单粗糙,不够精美,现在已很少使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孔形齿。线形齿也随国际上不干胶邮票的推广,使用得重新多了起来。好文供参考!8/26四、学习实施方案学习内容:小学语文第四册《邮票齿孔的故事》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共同解疑学习流程:质疑——探疑——交流。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知道邮票齿孔的来历。教学难点:体会人物的品质。五、教学流程及设计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目标:通过教师质疑,学生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脑习惯,学会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形式:展示实物,教师质疑,学生解疑。过程:1、教师出示下载的邮票图案若干张,设问:老师想将这么多邮票整齐快速地分开,你能帮老师想出什么办法?2、学生发言:A:用小刀裁开B:用手撕开C:用剪刀剪开D:用别针刺开3、教师评价:大家的办法都不错,但是有的办法用起来好文供参考!9/26不很方便。100多年前英国发明家阿切尔用了一个好办法让大家能又快又好地分开这些邮票,想知道他想出了什么办法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读生字。目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准生字。形式:自读课文,交流汇报。过程:1、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注意读准字音。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认读生字,师生共同正音。三、自主探究,理解课文。目标:让学生在读文、质疑、读词、小实验、谈体会等过程中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打孔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形式:读文质疑、读词想象、实践体验,交流感受。过程:1、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生问:(1)为什么以前的邮票没有齿孔?(2)打孔机是怎样发明的?(3)邮票打孔机什么时候发明的?(4)为什么英国立即采用了打孔机?(5)为什么现在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3、教师随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合好文供参考!10/26作解决问题,完成下列表格:解决的问题:课文中的答案:补充的资料:4、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回答“打孔机是怎样发明的?”这一问题时教师随机板书阿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切想到:机器打孔尔做到:研究造出5、齐读动词,体会动作。6、小实验:用别针给两张“邮票”中间处刺洞,然后沿洞撕开,再将中间没有刺洞的两张邮票撕开。(实验时,学生两人为一组,一人拿邮票,一人小心翼翼地用别针刺洞,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7、学生谈谈实验后的感受:A:沿着有洞的地方撕开邮票很快,并且邮票很整齐。B:沿着没有洞的地方撕开邮票很慢,还不容易撕整齐。C:刺洞很麻烦,我的手差一点就刺伤了。8、回答“为什么英国立即采用了打孔机?”理解“立即”。(生:马上立刻连忙)9、回答“为什么现在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理解“仍然”。(生:还在依然依旧)好文供参考!11/2610、拓展:A、因为打孔机打孔快,打孔后邮票能又快又整齐地分开,所以现在它仍然在使用,在为邮票打孔。你知道我国第一枚邮票是什么时候发行的,票面图案是什么,有没有齿孔吗?生:我国第一枚邮票是1878年发行的,图案是大龙。生:我国第一枚邮票上面有齿孔。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从课后的“我知道”中知道的。师:你真会学习。B、世界上第一枚有齿孔的邮票是什么时候发行的?生:1848年。生:1849年。师:板书:1854生:啊!C、世界上第一枚有齿孔的邮票是1854年1月28日发行,与课文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有近六年之久,这期间阿切尔可能都在做些什么?生:在画图纸师:那叫设计,随机板书:设计生:找材料生:拼装师:对,拼装制造,板书:制造好文供参考!12/26生:试验师:板书:试验生:修改师:修改也叫改进,板书:改进D、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有齿孔?生:面的票生:电话收费票生:卫生纸生:旺仔小馒头的袋子生:方便面的袋子生:酒盒子……(学生通过观察,在同学的启发下越说越爱说,完全将语文与生活融为一体。)师:同学们真会观察,大家说的这些东西因为有了齿孔,我们才很容易地将它撕开,我们应该感谢谁?生:感谢阿切尔。四、总结课文,探究人物品质1、自由读课文。2、谈谈: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3、随机板书形容人物特点的词语。(会观察肯动脑勤动手)4、总结。好文供参考!13/26板书设计邮票齿孔的故事阿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会观察切想到:机器打孔肯动脑尔做到:研究造出勤动手设计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难以产生学习热情的。《邮票齿孔的故事》这课是1篇说理性较强的课文,虽然文中有故事,但故事趣味性不强,不够吸引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很难完成本课的各项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本课时我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进行教学,给他们说、议、做、读、谈的机会,调动他们的手、耳、眼、口多种感官,在读中学,在做中学,在看中学,在说中学,在听中学。二年级的孩子有了一点学习的积累,他们的表现欲强,一开课,我就设疑让他们帮老师想办法,学生在回答时得到老师的肯定,成就感得到了满足,学习劲头自然足。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我又满足他们爱问的欲望,让学生质疑。在理解课文时,又满足他们爱说的欲望,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此时学生畅所欲言,甚至争得面红耳赤,竭力在伙伴面前表现自己。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爱动手是孩子的另一天性,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邮票有齿与无齿在撕开时的区别,我让学生好文供参考!14/26两人一组做小实验,再谈感受,学生做得认真,谈得深入,为后文的理解打下了基础。讲完课文最后一段后,我对课文进行四方面的拓展:设计“你知道我国第一枚邮票是什么时候发行的,票面图案是什么,有没有齿孔吗?”这个问题主要是教育学生要学会学习,会灵活运用学习资料;设计“世界上第一枚有齿孔的邮票是什么时候发行的?”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联系课文发挥合理想象,学生回答1848年或是1849年都合乎情理,在学生尽力思考仍没有回答出正确答案时,我给出正确答案,使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这时我又设计了第三个问题:“世界上第一枚有齿孔的邮票是1854年1月28日发行,与课文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有近六年之久,这期间阿切尔可能都在做些什么?”课文中只是写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机制造出来了,没有具体写他如何研究和制造打孔机。我设计这个问
本文标题:《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789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