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和时间赛跑【范例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和时间赛跑【范例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和时间赛跑【范例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和时间赛跑》【第一篇】13和时间赛跑教学内容位于教材的第52页至56页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假若”等词语。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初步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4.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教学重点、难点“我”从爸爸的一席话和生活体验中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不断取得成功的。教学准备课文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休课件。学生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式引入你们都参加过什么体育活动?(跳绳、踢毽、跳远、跳高、投掷、赛跑……)其中赛跑我们班谁最快?(请这位同学起立)大家都说你跑得最快,老师想请你跑回昨天,你行么?(不行!)为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3和时间赛跑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2、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生字词。提示:查找工具书、跟同学讨论、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3、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三、检查自学。1、让学生当小老师,交流自学生字参考资料,少熬夜!词的情况;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3学生自由选择文段参加班内的朗读,教师检查朗读情况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请用最明白的语言说说:你都读懂了文中什么内容?不懂的还有那些?四学习课文第一至七自然段。1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时间太宝贵了;我们应该抓紧时间;时间太无情了,流去不流回……2哪些地方给了你这样的感受?找出来读一读。3提出你最难理解的地方。4、根据学生的回答及质疑问难,重点解决思考*练习3中的几个句子:(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可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帮助理解(3)“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是理解的难点,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讨论、交流,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理解、体会。从父亲的话理解这句话1默读父亲的话。2结合生活实际,小组讨论交流理解父亲的话。(引导理解:昨天过去了,就再也回不到昨天;小孩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人死了,就不能复生。这就是“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的意思。)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段,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朗读。(4)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这句话是理解的难点,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讨论、交流,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理解、体会。从我的生活体验理解这句话。1读“我”的生活体验。2引导学生理解“我”的看法:看到太阳下山,知道一天就这么过完了,看到鸟儿飞到天空,想到明天即使飞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时间一去不复返。3出示父母或自己小时侯的照片,计算一下自己的年龄,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从中感受到“时间一去不复返”。4同学互相推荐鼓励,有感情地朗读“我”的生活体验。五、小结。1、让学生说学习后的收获2、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六、布置作业。1、书写生字词。2、当一名小记者,采访周围的人,请他们谈谈对时间的参考资料,少熬夜!看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写自己的感想。第二课时一理解标题导入齐读标题,对这一标题你是如何理解的?(指导理解:由这一标题你会想到什么?赛跑其目的是为了什么?超过别人,获取胜利那么本标题可以如何理解?超越时间那究竟如何才能够超越时间呢?下面,就让我们打开书,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来与时间赛跑的?结果谁赢了?)二、学习第八自然段。1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和时间赛跑,课文写了几件事?2、在书中标上序号,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地说说内容要点。3、画出写“我”跑赢了时间的感受的句子,读一读。4、追问学生:你跑赢了时间了吗?了解昨晚完成作业的时间。5、指导朗读,体会“我”与时间赛跑取得成功的快乐。力求体现出跑在时间前面的胜利者的喜悦和自豪。三、学习第九、十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说说作者和时间赛跑后的体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受益无穷”。2、自由读课文,找出最能表达“我”和时间赛跑深刻体会的句子,并做上标记。3、投影或课件出示句子:“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1)读读句子。用换词法理解“假若”。(2)小组合作讨论:你同意这个说法吗?平时生活中,你或者你知道的人有过这种经历吗?(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名人的事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4、投影出示填空题。(1)在战斗中和时间赛跑,;在工业生产中和时间赛跑,;在比赛中和时间赛跑,;在科学研究中和时间赛跑,,在学习上和时间赛跑,。(2)你身边的人,是参加什么工作的?对于他们来说,珍惜时间意味着什么吗?采访几位同学,请他们来谈一谈5、指导朗读第九、十自然段。四、谈体会、拓展思维2你平时是怎样珍惜时间的?今后,你准备怎样珍惜时间?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言过渡:参考资料,少熬夜!作者在后来的二十年里,因此受益无穷。有人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容易被人放弃而又最值得珍惜的就是时间。你们知道对于我们,包括我们周围的人特别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来说,珍惜时间都意味着什么吗?9、采访几位同学,请他们来谈一谈10、我想此时此刻,在座的老师们一定也是感慨颇多,想不想知道老师们是怎样的想法?随即采访两位老师。11、可是你们知道吗?人们往往忽略时间的悄然流逝而留下不尽的悔恨。(老师用流沙河的《揽镜》表达自己的感受。)12、我送给了你们这份礼物,想一想你们送给老师什么?学生送给老师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谚语诗词。1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此时此刻,如果你有什么要告诫和勉励自己,你会说——会有那么一天,你真的为人父母,如果有什么要告诫和勉励自己的孩子,你会说——(全体起立,面向台下)现在,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用一句话和台下的老师们共勉,你还会说——14、下课。板书设计:和时间赛跑不懂——消极等待——积极地赛跑受益无穷《和时间赛跑》【第二篇】和时间赛跑预习提示:1、学生字生自词。2、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教学目标:1、学生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等情况,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交流,结合自己生活实例,深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珍惜时光”这一深刻哲理。2、通过课内外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中心“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在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有所收获基础上,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了解在学生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等情况,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交流,结合自己生活实例,深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珍惜时光”这一深刻哲理。教学准备:教师:幻灯、电脑、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教学过程:一、全文初探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导入新课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看谁先猜到:“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学生可能猜到谜底“时间”。然后教师问:“同学们对时间这个概念,是怎么认识的。”引出对时间不断流逝永不复返的认识。让学生交流预习时搜集的材料,加深对时间的认识。教师小结: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不断流逝,时间的珍贵,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还能和时间赛跑(板书),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和时间赛跑》。(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读后你明白了什么?第一问:学生在课前反复读课文基础上会回答:(1)外祖母去逝,爸爸和“我”谈话;(2)观察太阳变化;(3)观察小鸟飞行路线;(4)和太阳赛跑;(5)和作业赛跑五件事。如果学生说不全,引导其他学生补充。[这一环节设计,培养了学生抓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第二问:质疑问难:四人小组活动,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共性问题。在学生回答后出示预先写好的问题:(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什么意思?(2)“我”把什么当作一个谜?(3)“我”怕什么?(4)“说不出的滋味”是什么滋味?(5)“虽然明天还会有新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什么意思?二、重点探究,解决问题(一)学习课文(1-4自然段)解决前四个问题学习方法可采用指名朗读,自由读这部分内容。联系外祖母去世爸爸说的话谈感受来回答前四个问题,教师这样引入:“从刚才大家疑问中可以看出大家对第4自然段提出问题最集中,那么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这个谜是“我”对爸爸说的为什么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感到不理解,感到可怕。这里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认识来谈。进一步理解“所有时间里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这句话的意思。(二)学习课文(6-8自然段)学习步骤:教师过渡:“是啊,就因为‘我’对事物永远不会回来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对时间有了朦胧的可怕认识,促使‘我’在生活中去有意观察。通过观察又有了新的认识。”学生活动:(1)自由朗读6、7自然段。(2)观察课件,帮助理解。(3)结合自己生活中观察及亲身体验来谈。(4)再读课文,深化认识。参考资料,少熬夜!为了帮助理解,可采用以下方式: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谈: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过去最有意义、最留恋的某个时间或某件事情。问想不想再重新过一次,是不是特别渴望再经历一次。如:某某领奖仪式,幼儿园三年美好时光。这种愿望能否实现?为什么?从而体会时间流逝的无情。结合学生生活观察谈:充分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时间里事物消失的例子谈出来。如花的生长过程:由发芽、长叶、开花到枯萎,明年虽然还会这样生长,却不是这棵花而是另一棵花了。教师小结:时光一旦过去了,将再不会回来,当“我”留心观察后对爸爸说的话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心里感到了着急和悲伤。于是突发奇想,要与时间赛跑,下面请同学读第自然段,想作者如何“和时间赛跑”的,跑胜后的心情怎样?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教师幻灯出示:“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你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讨论理解这句话,教师可引导,当“我”跑胜了太阳,提前回到家,赢得的时间可干些什么?从而理解快乐的无法形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谈赢得时间后的感受。这里应重视有感情朗读的训练,使学生从有感情朗读中感受与时间赛跑的快乐。三、布置作业课下也试着“与时间赛跑”,下节课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及感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课内外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中心“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教学过程:一、交流和时间赛跑的收获教师导入:“上节课老师布置给大家一个作业,试着和时间去赛跑,感受跑赢时间那份收获的快乐。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全班性交流。(因为学生亲自去做了,有了体验和收获,兴趣会很强烈)学生可能回答:放学抓紧时间回家,抓紧写作业,比原来节约了时间,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去看课外书、玩游戏、上网等。这一环节充分让学生谈,使学生此时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读第9、10自然段,感受作者20年里受益无穷的喜悦。最后全班齐读第10自然段,把自己感受融汇到读书中去。二、介绍林清玄背景这部分内容先由学生介绍,若学生不了解可由教师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林清玄这位作家,对他产生敬佩之情,知道林清玄的巨大成功是他一直与时间赛跑的结果,激励学生参考资料,少熬夜!如果能像他那样坚持和时间赛跑也能取得成功。同时,激励学生阅读林清玄的书,去吸取作家其他文章的精华。三、拓展练习1.出示两道数学课题:a.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小时?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天?学生计算得出:700800小时,29200天。2.写有关珍惜时间的片断或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学生此时会把自己发自肺腑的语言真真切切地写出来,如原来自己是怎样对待时间的,今后又将怎样珍惜时光,和时间赛跑等等。四、布置作业(1)设计“惜时”专栏让学生把自己搜集的珍惜时光的名人名言
本文标题:和时间赛跑【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797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