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小中班舞蹈教学计划5篇
小中班舞蹈教学计划5篇分享的“小中班舞蹈教学计划5篇”,教师们要开始规划新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能更好地安排新学期教学,让效率更加高。欢迎大家参考下载本文但请注意仅供参考之用途!小中班舞蹈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简析:在整个教材的设置上,必须要透彻分析学生的特点,包括心理、身体方面的,并且强调舞蹈的可行性、科学性,这个舞蹈计划主要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我们主要从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出发,启发学生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从而爱上舞蹈这门课程。二、学生特点与基本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学习校园集体舞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乐感。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年的舞蹈学习基础,所以这学期的舞蹈学习会增加难度,校园集体舞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群体舞蹈,它是通过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跑跳组合以及通过队形的变化,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一种韵律活动。学习校园集体舞,训练学生的舞蹈感觉和乐感。三、学期教学目标:1、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2、培养学生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3、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组合、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5、培养学生模仿动作能够独立跳舞。6、掌握队形的变化,体会学舞蹈的乐趣。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校园集体舞》的风格特点;2.通过集体舞的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术;3.舞蹈步伐和音乐韵律感的掌握;4.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集体舞学习实践过程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及团队精神,还要结合教学教法作业,进行专题研究、讨论。教学难点:1.校园集体舞的舞蹈动作要注重手、脚、头的协调;2.要注意舞伴的舞步流动、身体配合。五、教学措施: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这门课程有了很大兴趣,通过学习校园舞蹈,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上应多让孩子们分组学习,这样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也能够更好的控制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在起初舞蹈的动作外,穿插一些游戏舞蹈,在游戏中学习舞蹈,在舞蹈中快乐学习。小中班舞蹈教学计划篇2教学设计理念: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通过训练和表演,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美感,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爱集体、守纪律的好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教学设计特色:小学自主合作舞蹈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创编为主线,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动作和初步具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为歌曲或音乐形象较鲜明的乐曲创编动作及队形。使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闻乐而动,闻歌起舞,在“练中逐步感知音乐语言,在“乐”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动”中发展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性。通过热烈活跃、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运动得到充分协调均衡的发展,这部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肤觉运动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对舞蹈的兴趣,还进一步增强了群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全面整体性地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素质。舞蹈教学计划与内容:1、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2、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4、培养学生与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5、基本功训练与芭蕾基础训练与古典舞声韵训练。6、根据学生训练编排舞蹈组合与元旦晚会开场舞的编排。学情分析:我所带领的舞蹈班是中低年级,舞蹈基础一般,身体协调性及舞蹈表现力均差,所以,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以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主,只有学生先参与进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弱化动作知识点,强化舞蹈感觉,突出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看、练、想、跳为主,教师的示范、激发、启发、点拨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本我的学习体会和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体态、基本动作。2、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开发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情。3、通过舞种介绍芭蕾古典舞蹈爵士舞种类,依据学生情况归纳教学活动,感受舞蹈魅力,了解舞蹈发展,提高学生艺术修养。4、通过舞蹈让眼睛会说话提高学生自信。教学重点:1、舞蹈基训技巧的掌握。2、动作的协调性。3、舞蹈的表现力。教学难点:1、舞蹈眼睛眼神流动与舞姿的协调。2、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力教学进度: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基本功训练·基本站姿·基本芭蕾手位·舞蹈基训组合。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基本功训练·基本功训练·基本芭蕾舞姿·芭蕾本功技巧·基本芭蕾擦地·芭蕾擦地组合。第七周·第八周:手位组合·运动会开场舞蹈。第九周:复习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基本功训练·基本功技巧·古典舞声韵训练·爵士基础·元旦开场舞蹈编排。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基本功训练·爵士组合·元旦开场舞。第十六周、第十七周:复习基本功组合·芭蕾组合·古典舞组合·古典舞声韵组合·爵士组合·元旦舞蹈。第十八周:总结小中班舞蹈教学计划篇3舞蹈是人体艺术,他要求舞者良好的体型和必要的舞蹈条件。幼儿舞蹈以其流畅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生动的体态动作,反映幼儿的童趣、童心,是幼儿喜闻乐见爱学的一种艺术活动。它对于丰富幼儿审美经验,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与能力;开发艺术潜能;发展幼儿理解、联想、想像、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动作与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幼儿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等有重要意义。部分幼儿站姿仍存自然形态的习惯,因此首先要克服幼儿的自然形态的习惯,训练出一个良好的体态,初步掌握肌肉的紧张和松弛,锻炼后背和腿的能力;其次解决腰腿的软度和控制能力;然后,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教会幼儿听音乐,养成跟着音乐来做动作的习惯。幼儿的生理特点是:人小,稳定性差,但软度和开度较好,而软度和开度又是一切舞蹈动作的根本点,所以,借助平整的地板来帮助幼儿进行软、开度的训练,由于幼儿是躺或坐在地上进行训练的负担较小,容易掌握动作达到理想的训练目的,因此在舞蹈时,动作尽量简单。上肢在摇动同时,下肢动作不要太大。如:小丁字步、连续跳等。动作简单,孩子易学会,这对初学舞蹈的幼儿来说,他们不会产生厌倦恐惧的心理。另外,动作要一定的情趣,如果一味地强调某种正规的动作,这会影响他们学的兴趣,稍加点情趣,效果就不一样。因此本学期活动安排如下:幼儿舞蹈兴趣活动在训练教学上分为两大部分:一、舞蹈基础训练。也可称为舞蹈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采用地面训练的方式,训练(4—6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二、表演性组合。主要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力求充分挖掘幼儿的天性,使幼儿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幼儿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基础训练与表演性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更加适用于幼儿园舞蹈训练及各种演出需要,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总目标:1.学会基本手位,脚位及基本功的练习:大八字位、小八字位。压腿:前压,侧压,后压。踢腿:前踢。方位:2、3、4、5、6、7、8位。2.学会12个考级组合:(1)走步(2)音乐反应(3)扩指(4)手臂动作(5)弯腰,转腰(6)前压腿(7)双吸腿(8)脚位(9)投得的动作(10)摆臂(11)蹦跳步(12)平踏步3.学会跟音乐跟节奏:可以听着音乐即兴跳小组和,有节奏感,能走出简单的队形。4.学习跳一个成品舞。5.为今后学习舞蹈的过程打好基础,增加身体的柔软度。(四课时)第三周:第一节内容站一位、大八字步、小八字步、1、2、3、4、5、6、7、8方位的认识,压腿:前压、侧压、后压。目标:让幼儿的身体得到很好的舒展,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第二节内容:拉伸肌肉,复习上节课教授内容。目标:让幼儿在柔软度上得到锻炼。第四周:第一节内容:复习巩固上两节课所学内容。目标:加深记忆,能跟上节奏。第二节内容:(1)走步目标:了解走步,知道走步与走路的区别。(八课时)第一周:第一节内容:(2)音乐反应目标:能听清楚音乐节奏,跟得上节奏。第二节内容:(3)扩指目标:学会动作,知道什么叫做扩指,动作一定要到位。第二周:第一节内容:(4)手臂动作目标学会基本动作,知道手臂动作在舞蹈中的重要性。第二节内容:手臂动作,踢腿。目标:学会组合中的舞蹈动作,加深记忆。第三周:第一节内容:(5)弯腰目标:学会弯腰的动作,动作要求到位。第二节内容:转腰目标:知道什么是转腰,学会动作,动作做到位。第四周:第一节内容:(6)前压腿目标:练习在把杆上压腿(前压)第二节内容:前压腿目标:练习在地面上压腿。(八课时)第一周:第一节内容:(7)双吸腿目标:知道什么是双吸腿,学会基本动作。第二节内容:双吸腿目标:复习双吸腿,复习手位,脚位,1、2、3、4、5、6、7、8方位。第二周:第一节内容:(8)脚位目标:教授组合中的脚位。第二节内容:脚位目标:复习上节课所教内容,加深记忆。第三周:第一节内容:(9)头的动作目标:学会头的基本动作第二节内容:(10)摆臂目标:学会摆臂的动作,记住节奏与歌词。第四周:第一节内容(11)蹦跳步目标:学会脚的基本动作,分清方向,脚位。第二节内容:蹦跳步目标:复习上节课所教的脚的动作,教会手的动作,复习走步。(八课时)第一周:第一节内容:(12)平踏步目标:教会脚的动作,复习扩指,手臂动作。第二节内容:平踏步目标:教会手的动作,复习上节所教内容,结合在一起练习。第二周:第一节内容:平踏步目标:教会变队形,结合上两节课的内容一起练习。第二节内容:平踏步目标:记住平踏步的队形和动作。第三周:第一节内容:复习转腰、弯腰、压腿:前压、侧压、后压,手位知识。目标:加深巩固幼儿对动作方法的掌握。第二节内容:成品舞(1)目标:学习舞蹈基本动作(一)第四周:第一节内容:成品舞(2)目标:继续学习舞蹈基本动作,结合上节练习。(二)第二节内容:成品舞(3)目标:学习基本动作,并进行组合练习。(三)(四课时)第一周:第一节内容:成品舞(4)目标:学习成品舞队形,结合动作练习。第二节内容:成品舞(5)目标:结合音乐、动作、队形进行整体练习。第二周:第一节内容:成品舞(6)目标:要求幼儿对舞蹈的音乐节奏,动作,队形记牢,掌握。第二节内容:调节课第二节内容:(1)走步目标:了解走步,知道走步与走路的区别。小中班舞蹈教学计划篇4一、教材简析:在整个教材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校学生的生理特性并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把知识性、训练性、娱乐性及表演的适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训练上强调了学生训练舞蹈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多样性,使之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了协调发展。本学期主要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主要练习校园集体舞的训练,力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天性,使学生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学生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二、学生特点与基本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乐感。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年的舞蹈学习基础,所以这学期的舞蹈学习会增加难度,校园集体舞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群体舞蹈,它是通过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跑跳组合以及通过队形的变化,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一种韵律活动。三、学期教学目标:1、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2、培养学生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3、能按音乐节拍
本文标题:小中班舞蹈教学计划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1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