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参考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参考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参考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三个儿子》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会认6个字,会写9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难点: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直接揭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3、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三个妈妈拎着水桶回家去。◎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4、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5、课件出示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6、游戏检查识字。◎开火车认读。◎听音举卡片。◎送生字回家。7、推荐小组成员分段读课文;正音。8、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有问题要考考大家吗?学生自由提问题,简单的字词可当堂点拨。三、书写指导1、学生观察生字,说说最难些的是什么字,每个字写时参考资料,少熬夜!要注意什么。2、重点范写“膊、荡”3、学生练写。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课件出示生字游戏:彩虹过桥例:第一位学生说生字“嗓”,第二位学生说组词“嗓子”,第三位学生就用“嗓子”说一句话。表扬学生的回答!二、生活情景导入1、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夸奖你的,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呀?2、学生畅所欲言三、朗读指导书上也有几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呢!1、轻声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夸自己的儿子的话,并读一读。2、展示交流:,并适当朗读点拨。第一个妈妈:我的儿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从她的话里你读出了什么?你能学着这位妈妈自豪地读一读吗?第二位妈妈: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方法同上。第三位妈妈是怎么做的?你从她的话里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谦虚,不炫耀,朴实等)你能用声音读出你的`感悟吗?3、分角色朗读三位妈妈的话。4、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去读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朗读)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5、这时候,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默读课文,用曲线画出三个儿子的做法。6、交流展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好听极了。◎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1)从这些话中你看出分别是哪个妈妈的儿子?重点讲解第三句,划划表示动作的词,说说这里的“跑”换作“走”行不行?为什么?(2)句式练习:一个(一只)---------------,另一个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只)----------------。7、看了这些孩子做的事情,小朋友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对哪个小朋友说说你的感受?8、读读最后两段话,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来?你有什么疑问?9、师生共同探究:奇怪了,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呀?(学生讨论)10、分角色朗读对话。11、假如你是这其中翻跟斗和唱歌的儿子,挺了老爷爷的话,会有什么想法?四、小结:1、你认为我们要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说说你是怎么帮助父母亲做事的?2、教学古诗《游子吟》。《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第二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读通课文,明白大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的读课文。2、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爱,懂得做儿女的要以实际行动来回报自己的父母。3、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教学重难点: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交流情感感染法导入新课:在养老院的院子里,我听到了这样一段话:儿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儿子!你忘记了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儿歌吧?这些和你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我当年一样,拉着你一步一步地走。我,我想起来了,我们三个朋友的三个儿子都是那么可爱。其实我都想不起来了,在坐的小朋友,你们去看看吧。一、导入新课,读通文本(创设情景抓全篇,理清作者思路)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就一起去看看这三个儿子。参考资料,少熬夜!板书课题。《三个儿子》2、通读课文,感知文本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104页,用响亮地声音齐读课文。然后告诉我你在课文里认识了哪些人?(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板书: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3:质疑问难引导参与过渡:播放并指着课文插图说:看见了吗?这就是三个儿子,怎么样啊?老爷爷说,出示课件:“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了一个儿子。”齐读。评:你们读得很好,但老师提醒你们,注意问号你们会读得更好的。再读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一个儿子。是不是在开玩笑哟。再读读老爷爷这句话。生再读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这是哪一个儿子呢?为什么只看见了一个儿子?(板:一个儿子,并打上个大问号)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点评:在阅读教学之中要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因此我以教材为载体,先理清文中的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这条人物线索,然后把与之相矛盾的老爷你爷的话让学生阅读,学生在此不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二、指导朗读读懂文本(突出情景抓重点,理解关键词句段)(一)读懂妈妈,体会母爱(1至6自然段)1、让学生走进文中,仔细读1至6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找出来把自己当着妈妈读读。生交流(随着学生的回答,导入到前两个妈妈的语言)点评: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内容: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2、第一个,第二个妈妈的话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1]、理解关键词、句指导朗读(1)这两个妈妈是怎么说这自己儿子的?(既聪明又有力气,唱起歌来好听极了)指名学生朗读,并学生评价。学生评价预设:1读得没有感情(不好):师导:孩子,那你能告诉我他参考资料,少熬夜!是在哪个地方没有读出感情(不好)?生:既聪明又有力气,唱起歌来好听极了没有读好。师:你点播得很好,小评委,你来给大家读读,作个示范!生读:既聪明又有力气,唱起歌来好听极了。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在读时候声音比他稍高一些,速度比他稍快一引起,所以读得这么好。2读得很有感情:师导:孩子,那你能告诉我他是在哪个地方读出了你想要的感情?生:既聪明又有力气,唱起歌来好听极了。师:原来用心倾听别人朗读就能听出这么多的好词,好句,你真厉害。(2)、学生模仿朗读这两句话。[2]、感受人物心理活动,指导朗读从妈妈的话里,你们听出了妈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生:预设:〈1〉自豪。师:那就请你们自豪地读。〈2〉骄傲。师:那就请你们骄傲地读。〈3〉得意。师:那就请你们得意地读。〈4〉高兴。师:那就请你高兴地读读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些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自悟自读,张扬个性,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3]、请孩子们回想自己的妈妈有没有夸奖过你?从妈妈夸奖你的话里,你听出了妈妈的什么感情?从妈妈夸奖你的眼中你读懂了妈妈的什么感情?3、第三个妈妈的话[1]、过渡语:前两个妈妈这样夸赞自己的儿子,这么爱自己儿子,第三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儿子的?指名说。[2]、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语调平稳)生齐读。[3]、前两个妈妈都在夸赞儿子,而第三个妈妈这样说自己的儿子,你有什么想问这个妈妈的吗?[4]、揣摸第三个妈妈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从这个妈妈平和的语气里,你听出了妈妈的什么感情没有?4、分角色朗读三个妈妈的话请女孩子读前两个妈妈的话,男孩子读第三个妈妈的话,分角色把三个妈妈的话连起来读读。再一次感受妈妈对我们的爱。课件出示三个妈妈的话。(二)读懂儿子,回报母爱1、体会妈妈拎水辛苦[1]、三个妈妈打完了水,拎着水桶回家了。拎着水桶回家的“拎”字,注意是前鼻音。课件出示。怎么做才是拎的动作?[2]、请指指胳膊和腰在哪里。[3]、我想带孩子们去看看这三个妈妈,但有一个愿望,参考资料,少熬夜!希望孩子们用动作配合一下,深呼吸,准备好。想像:假如你的面前有一桶沉甸甸的水,我们要提了,弯下腰,伸直手臂,抓住把柄,胳膊用力往上提,(对,做好这个动作,就这么一直做好。齐读课文第八自然段,然后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点评:此环节努力将识字教学融入到学生整体阅读中去,成为整体阅读的一个重要部分,体现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并要求分散识字的年段特点。以一个“拎”字为突破口,先讲读音,再讲字形。“拎”读前鼻音,而去掉提手旁后的“令”却读后鼻音,很容易混淆,有必要在低年级就让学生先入为主地搞清楚。“拎”字的意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理解,在读关键句子的同时让学生理解字义,从而体会句意。让学生在朗读中水到渠成地感受到了“妈妈真辛苦”。这样,不仅深化了“拎”这个生字的内涵。也为学生体会文章主旨埋下了伏笔。2、自主发现三个儿子的表现[1]、过渡:三个妈妈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这时三个儿子跑来了,他们在做什么?请默读课文9至11看然段。[2]、课件出示:一个。一个。另一个。读完了用自己的话说出来。[3]、你们也能用一个一个另一个说句话吗?课件出示:一个。一个。另一个。[4]、指导朗读第一个孩子做的事1、课件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2、第一个孩子做了什么?3、评价评价做得怎样?4、读出好看的语气。[5]、指导朗读第二个孩子做事1、课件出示: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2、第二个孩子做了什么?3、评价评价唱得怎么样?4、读出好听的声音。[6]、指导朗读第三个孩子做的事1、课件出示: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2、第三个孩子做了什么?3、你最喜欢哪个孩子?说说你的理由。(也可追问,哪个孩子做的事是妈妈最需要的?)4、第三个儿子为什么想到去帮妈妈提水?预设:生1:因为第三个儿子看见妈妈提水很累,所以赶忙跑过去帮妈妈提了水的。生2:因为第三个儿子孝敬她的妈妈。生3:因为第三个儿子是个懂事的儿子。生4:因为第三个儿子很勤快。生5:因为第一个儿子,第二个儿子虽然有特长,很出色,但是在妈妈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没有伸出自己的小手帮助妈妈分担重担。生6:因为第三个儿子知道自己的妈妈爱自己,所以他参考资料,少熬夜!也要替妈妈提水做点小事来回报妈妈的爱。点评: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三)、释疑解难升华主题1、这一切被老爷爷看到眼里,难怪他最后会说——齐读老爷爷的话。2、这是哪一个儿子?为什么会这么说?真是英雄所见
本文标题:《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45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