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理想》教案优秀5篇
好文供参考!1/19《理想》教案优秀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理想》教案优秀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理想》教学设计【第一篇】总体构思新的教材观要求我们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又根据过去初中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的成果经验,我们计划用第一、二单元的教材内容,把基本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铺开。《理想》这首诗写了作者有关理想的种种感受和体悟,习惯养成教育定位于:1、继续学习朗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2、强化第一单元已培养的习惯:作笔记;作勾画;质疑。这里习惯培养的具体操作指标是:有具体的方法;有强烈的意识;有行动。由于本诗的内容形散,又基于学生生活阅历的限制,理解诗文内容的水平可深可浅,因而学习的重点舍弃了整体感知,而放在局部探究感受上。关键是学生能有自己的体会点,学习才落实,因此大胆设想:在学生对诗充分感知后,让学生根据当时的感知情况自己选择或先质疑或先说自己有感受有体会好文供参考!2/19的诗句(在教学实际中学生90%选择先质疑),在质疑和体悟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与导向。其附着的教学内容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富于联想与想象,教学中通过仿第一诗节造比喻句理想是,进行联想与想象的思维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作如下导向准备1、有理想才能有作为;为了实现理想,要有牺牲的准备,比如牺牲一定的玩耍时间。重要的是要有得失观,有得必有失,只看你想得到什么,因而可能要舍弃什么。2、通过对忠厚者常遭不幸诗句的探讨,培养学生敢于怀疑。教学板块一、导入(作者流沙河是四川金堂县人,班上也有学生是金堂县的,因而采用创设接近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学实际中效果很好)我们班上有没有来自金堂县的同学?你们与《理想》的作者流沙河可是老乡哩──自然简介作者,引入课题。二、充分感知1、学生自由读,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障碍,读准字音。2、学生齐读,师正音。好文供参考!3/193、请一位学生读,其余作勾划。(之前已教学生怎样勾划:一疑二好三关键,勾划提示最明显)三、质疑方式:学生质疑学生答,师点拨。教师准备:1、第3节:历史的脊梁骨──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第4节;折磨我那进取的心──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失望、失败是折磨人的。第6节:敲碎你的黄金梦──对人灵魂的警醒和净化。2、借对忠厚者常遭不幸一句的理解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四、通过诵读感受品位诗文1、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感受深的诗句,并且说说理由;有感情地读一读。引导学生评价:是否读出语气,是否读出感情。2、联想拓展:适时引导学生仿照理想是,句式造句。3、自由组合小组,选喜欢的诗节,表演朗诵。教师准备:1、注意引导学生合作;2、鼓励学生在朗诵形式上有创意;3、教学生学会倾听;4、对别人的优秀表现衷心赞赏,学会鼓励他人。好文供参考!4/19五、积累作勾划汇报──好词佳句。给可望不可即造句。六、作业1、仿照理想是,句式造句。2、找合适的音乐配乐,准备朗诵比赛。理想主题班会教案【第二篇】一、活动背景进入高三后,同学们感到即将来临的高考所带来的压力。有不少同学生理或心理上产生了不适应的状况,甚至产生了倦怠等消极情绪,致使成绩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形下,班主任必须及时做好心理调适和情绪疏导,将班级引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在紧张的高三学习过程中,重拾同学们的儿时梦想,再次点燃他们的人生理想,努力拼搏,走向成功。此时以“放飞理想,拥抱未来”为主题进行班会,显得尤其重要。二、教育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认识到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和理想,而在实现理想的路上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2、情感目标:同学们铭记十八岁的责任,同时明白理想的实现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以正确态度去面对人生路上的挫折。好文供参考!5/193、行为目标:同学们敢于面对自我的不足,并主动寻求帮助,到达理想彼岸;鼓舞全班同学的学习志气,全力以赴,争取明年高考的胜利。三、活动准备1、学生总负责人:施顺安2、学生主持人做好串词和发言的准备(任玲、袁海洋)3、相声:《谈理想》郭振、施顺安4、颁奖(年级组长),获奖学生做好发言准备5、宣誓:全体同学;领誓人:班长(林慧)6、背景音乐准备、播放负责:施顺安四、活动流程(一)开场白(二)、相声表演《谈理想》(三)、透视社会不同层次的生活(四)、对比同龄人的努力(五)、展望“名门”(六)、颁奖、经验交流(七)、考眼力——“你问我答、解烦恼”(八)成功宣誓(九)、班主任寄语(十)、主持人结束语好文供参考!6/19理想主题班会教案【第三篇】一、班会目的:通过多种形式,在热烈的气氛中,同学们开怀畅谈自己的理想,憧憬未来,同时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并且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结合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二、班会过程:主持人(女):理想是个诱人的字眼。主持人(男):理想是灯塔,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照亮人生前进的路程。主持人(女):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像雪儿没有翅膀,就像打桩的没有设备。主持人(男):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主持人(女):罗勃朗宁曾说过:人类的伟大不在于他们在做什么,而在于他们想做什么。主持人(女):当一个人达到自己的理想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成功的人,那么你对成功是怎么样看的呢?同学1:我觉得要像先生那样做时代的伟人才是成功的人;同学2:我认为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人就是成功的人;同学3:我觉得凡是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的人都可以算是成功的人;好文供参考!7/19同学4:我觉得一个能在逆境中站起来,勇于向困难宣战的人便是一个成功的人;主持人(男):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请黄晓钢同学们谈谈“成功的人”;黄晓钢同学发言(略)主持人(女):对,只要我们从小便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断地努力,我们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主持人(男):是啊,今天的收获才是最重要的,明天的收获有赖于今天的播种和辛勤的耕耘;主持人(女):那,怎么样才能在今天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呢?主持人(男):我想我们的同学们心中早就有答案了,请同学们说说好吗?同学1;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不让自己有后悔的一刻;同学2: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断地努力;同学3: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为困难所吓倒;……主持人(女):是啊,我们必须从今天做起,为自己理想的实现而努力;主持人(男):不仅仅这样,我们还要把自己的理想和前途与祖国的命运和前途结合起来,现在,我国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这可以说是全国人民一个共同的理想,我们更应该从我做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才华。三、班会总结好文供参考!8/19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班会活动,你们了解了从小树立理想与信念的重要性,老师希望你们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并且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结合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理想》教学设计【第四篇】许子芬学习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教学重点:①朗读训练。②理解诗歌的主旨。③赏析诗歌的语言。课前准备: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好文供参考!9/19②把握诗歌的结构。③理解诗歌的主旨。教学设计课文导入: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整体感知①范读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②正音、正字、释词③默读感知课文内容: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好文供参考!10/19⑤课堂发言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板书:历史意义(2、3)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人生意义(8、9、10、11)研讨与赏析(上)①精读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②课堂讨论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好文供参考!11/19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好文供参考!12/19作业①抄写并识记字词。②背诵这首诗歌。③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④预习剩余部分内容。第二课时○教学内容①检查作业。②继续研讨与赏析。③语言运用。○教学设计检查作业①识记字词。②朗读、背诵。研讨与赏析(二)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好文供参考!13/19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体验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言运用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教师示例: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本文标题:《理想》教案优秀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47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