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四篇:党员干部在“四下基层”主题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研讨发言范文
1.组织部长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四下基层”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2.“四下基层”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3.党员干部在“四下基层”主题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研讨发言4.县委书记关于“四下基层”专题研讨交流发言组织部长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四下基层”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同志们:“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虽然时过境迁,它对于今天党员干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有新气象、新作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要求党员干部时刻不忘基层、始终着眼基层,把各项基础工作做扎实,方能心想事成,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福祉增进的双得双赢。下面,我围绕“四下基层”这主题谈谈自己的体会与看法。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强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被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所掌握,才能原汁原味得以贯彻落实,并转化为生机勃勃的基层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理论的具化,其形成与发展本身就循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原理,因此只有推动其下基层,才能转化为实践伟力,映照党的理论真理魅力。同时,也只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才能看见群众是“哭”还是“笑”,在“哭”中修正完善、在“笑”中贯彻坚持。实践证明,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赢得群众,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根基。调查研究下基层,强调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得到最直观的印象,获得第一手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然而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少数党员干部习惯于搞“纸面调查研究”,抑或坐在办公室里“调查研究”的情况。无疑,类似“调查研究”看似有板有眼、像模像样,终因对基层真实情况不熟悉、不了解,纵然制定林林总总的工作方案与对策,也必然“货不对板”、不相契合。因此必须实打实地开展调查研究,要用脚步丈量城乡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心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确保调查研究取得真经、修得正果。信访接待下基层,要求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必须在耐心答疑解惑的同时,更主动深入基层,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同基层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切实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好、解决到位。很难想象,仅凭群众“一面之词”,或者在群众的讲述中主观臆断、闭门造车,如此给出的对策、方案与措施能将问题解决得完美,能让群众发自肺腑地认可、真心实意地服气。尤其对于陈年积案、老大难问题,只有在热情接待来访群众的同时,更主动随群众到实地,设身处地感知感受,才能既坚定解决问题的决心,又努力把问题解决彻底,并推动类似问题迎刃而解,让群众从此安居乐业,减少、乃至杜绝信访。现场办公下基层,充分说明真正的现场从来就不在办公室、会议室,而是在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工厂车间、乡村田野。只有让现场办公实至名归,才能实现办公讲效率、有效益。如廖俊波同志生前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为民服务,始终把“现场办公下基层”作为制胜秘诀,明示“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总是“不在现场,就在赶往现场的路上”。实践一再证明,美其名曰“现场办公”,却在办公室、会议室里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是难以真正解决问题、也解决不了问题的。把现场搬到基层,搬到基层群众身边,在与群众平等对话、民主协商中,既增进感情、凝聚共识,又让提出的解决方案、化解办法更加符合实情实际,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靶向治疗”。“四下基层”本质上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是党员干部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鲜明呈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坚实靠山。弘扬、践行“四下基层”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持续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在与群众团结奋斗中书写新时代新篇章、铸就新征程新辉煌。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学习体会,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四下基层”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蕴含着深厚且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得到了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是实践主体在充分认识、深刻把握客观对象世界的现存状况基础上进而改造客观对象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在其具象化展开过程中表现出了现实性、人民性和整体性的特质。大力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对推进新时代大兴调查研究走深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层党员干部战斗在一线、服务在前沿,必须传承弘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练好脚力、脑力和实力,让脚底板更勤快、脑瓜子更灵活、“绣花功”更精细。一、要练好“脚力”,勤跑基层。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基层干部要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声筒”。要对党和国家政策做到“了然于心”。乐学善思、笃行致远,只有悟透国家各项理论政策的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向群众宣传时才有底气,才能把党的惠民政策讲到群众的心坎上。要对村情民意做到“心中有数”,秉持一颗热心、诚心和耐心,用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方式,将“学术语言”转换成群众易于接受的本地方言,站在群众的角度宣传政策,让各项政策红利的果实甜在群众心里,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不能凭想象、凭经验“闭门造车”,要离开“键盘”、迈开“脚板”,走出“办公室”、走进“百姓家”,直奔现场、直面群众、直击矛盾。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好、阐释好,不断提高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满意度。要勤跑群众家,甘当“小学生”,主动访富问计、访贤问路、访民问安,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打基础,真正做到社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难点堵点在一线打通。二、要练好“脑力”,能谋良策。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靠干部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在电话微信中“指点江山”,不可能“找准症结”并“对症下药”。“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动走进田间地头、村落小区,放下面子、俯下身子,在“柴米油盐”中挖掘民生需求,在“菜价工资”中把握民生实际,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层层重叠的迷雾,直击问题本质、洞察根源所在,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方法。“四下基层”不能只满足于了解情况,要掌握群众的所想所盼,就要思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子。不能“见子打子”,要通过“下”,特别是访问当地“乡贤”、优秀人士,了解掌握、总结提炼农业农村、基层治理的好做法、好经验,并做好成果运用转化。要通过“思”,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谋划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党委、政府作决策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三、要练好“实力”,善解问题。“坐着车子转转、隔着玻璃看看”往往给群众留下高不可攀、难以接近的“官僚”印象,只有“脱下西装换农装、摘下官帽换草帽”才能融入人民群众中。一方面,下到基层问需于民,将“服务窗”开到群众家门口,以“零距离”的沟通、面对面的交流拉近干群关系,主动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获得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下到基层实干为民,将“办公桌”摆到群众家门口,集合多方力量现场“把脉会诊”,群策群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坚持能现场解决的就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千方百计尽快解决,表思路、建日程、出真章,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四下基层”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问题,特别是“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基层党员干部必须练就真本领、硬功夫,有的放矢、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是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的情况。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把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要通过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让群众更加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党员干部在“四下基层”主题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研讨发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简称“四下基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作为群众路线的时代延续,“四下基层”生动诠释了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统一。群众路线一直以来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一系列集中学习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全党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告诫全党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践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就是要在思想认识、学懂弄通、真抓实干上下功夫,一体传承,综合发力。一、在思想认识上下功夫,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四下基层”精神实质涉浅水得鱼虾,入深水得蛟龙。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与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员干部直接接触群众、了解基层情况、推动工作开展的重要途径。30余年来,“四下基层”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淡化,反而因为符合群众路线被长期坚持并被不断推广,成为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建立以来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实质是解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四下基层”与此一脉相承,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很好的诠释了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核心。“四下基层”根本要求是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民办实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从“声边”到“身边”,生动体现了始终聚力于民的独特优势。“调查研究下基层”化“脚力”为“能力”,生动体现了始终问计于民的科学方法。“信访接待下基层”变“坐诊”为“出诊”,生动体现了始终心系于民的真挚情怀。“现场办公下基层”从“机关会场”到“基层现场”,生动体现了始终取信于民的务实品格。二、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积极探索、传承践行“四下基层”取得实效“四下基层”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结晶,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基层是干事的根基,人民是创业的动力。只有真正了解并把握住基层,才能把握住干事创业的大局、大势和方向,从而拥有能干事的机遇和舞台;也只有真正融入并赢得群众,才能赢得干事创业的动力、优势和前途,从而拥有干成事的依靠与力量。积极探索、传承践行“四下基层”就是要坚持领导带头,深入一线走访调研,切实解决事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四下基层”主要目在于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真实情况,当下“1+N”干部联系群众、纪检监察系统“清风亲商·廉安联企”、人民阅卷行动、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访等一系列联系群众工作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干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同时,为开展好这些工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三、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深化拓展、全力推动“四下基层”实践转化“四下基层”既是工作制度,也是工作方法。我们不仅要将“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要通过“四下基层”转作风、提效能,办实事、促发展。对于巡察干部而言,深化拓展、全力推动“四下基层”,我们既是执行者,又是监督者。一方面,在巡察过程中,特别是村(社区)巡察,要认真落实好“五必谈”(即必谈联村领导和驻村干部、村组干部、村级片区纪检监督员、“两代表一委员”、离职村(社区)干部)“五必访”(即必访党员户、脱贫户、产业大户、信访户、离任村社区干部)“五必查”(即必查党务村务公开、便民服务、惠民惠农资金发放、村级实施项目和村级重大事项
本文标题:四篇:党员干部在“四下基层”主题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研讨发言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5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