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17.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17.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17.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第一篇】一,设计意图: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孩子人文精神的培养。《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讲的正是在老师的启发教育下,孩子们懂得了怎样向父母回报自己的爱的事。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注重以读促情,以读促悟,以读引读,以读引写,把学生的课内外阅读,生活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发展,再通过课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进一步感受爱,懂得回报爱。二,教学目标1,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朗读中品味情感。4,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5,了解更多爱和回报爱的故事,激发学生创作愿望。做好综合型学习的准备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学习语文。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qing促学1.同学们,可怜天下父母心,你们的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关心你们,照顾你们,一定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谁能讲一讲最让你难忘,感动的一件事2.请一两个学生讲述故事。3,是呀,父母的爱是无私而又伟大的,那么我们在感动之余,是否还应该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可贵的沉默》,相信你学完之后会有新的认识。(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3)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参考资料,少熬夜!交流,讨论。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4,检查自学情况。(1)课件出示要求认的字。a.指名读并组词b.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教读一遍。(2)课件出示词语。(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a.自由读词语,不会读的请教旁边同学。b.词语拼图游戏。5,练习书写生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完后师生评价读书情况)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能解决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小结: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相信你们在认真学习课文后一定会找到问题的答案。第二课时一,游戏导入,复习积累同学们,我们在课前玩一个游戏吧。(出示一组四字词语)请你们一起读一读小燕子身上的词语。考考大家,看谁在一分钟内记住的词语多。二,图文对照,读悟结合1,(出示课文中的三幅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幅图中学生的表情和动作,试着用合适的词语形容这三幅图。老师相机板书热闹,沉默,热闹2,为什么学生在同一节课堂上会有这样不同的表现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这三幅图的内容让我们快速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同桌间交流订正)3,指导朗读(第一幅图的相关内容)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热闹的场面,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句子读好,要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完后你发现这些孩子心情怎样(自豪,兴奋,骄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重点指导朗读以下的句子:(1),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个别读,齐读)为什么会这么兴奋,自豪呢多么幸福啊,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孩子们都感受到了。(2),前排的孩子回过头往后看……父母祝福。(个别读)是呀,父母之爱有如浩瀚的大海,世界上没有比这父爱母爱更伟大,更无私的了。分角色朗读,可以边读边做动作,把你的心情,你的感受写在脸上。参考资料,少熬夜!4,出示第二幅图,读有关句子,评读体会。孩子们沉浸在爱的海洋里,多兴奋,热闹呀,可是,请看第二幅图,他们怎么都低着头沉默了呢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一部分与前面的场景有什么不同(热闹——沉默,骄傲举手——没有人举手,兴奋交谈——没有人说话)指导朗读:霎时……沉静地举起了手(重点抓住:安静,依然安静,沉静)教室里寂然无声……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指名读,然后体验情景: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大家感到教室里寂然无声吗教师导: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教室里静悄悄。请同学们把教室里静悄悄的这种感觉读出来。)孩子们沉默了,在这一分钟里,他们可能在想什么(可能想:回家后一定要问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爸爸妈妈那么关心我们,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生日,也没有向他们祝贺,真不应该,真对不起他们)5,这就是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自己读一读。这极为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跟你们的组员讨论讨论。学生回答:回报父母的爱。板书:回报爱小结:他们在沉默中思索着(板书:思索),在沉默中,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好;在沉默中,孩子们产生了爱父母的意识;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回报父母之爱。6,出示第三幅图,读有关句子,体会。沉默之后教室又恢复了热闹,怎样热闹找出有关的句子。指导朗读句子: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赦免是什么意思孩子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与前面的热闹不同7,说得再好不如付出行动。老师在课堂结束时提出建议——(出示第15自然段)孩子们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学生自由说)我们向父母索取了太多的爱,却忽略了对父母的关怀,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怎样做总结:无论是什么方法,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的。8,学到这里,我们回过头来读读本课的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想一想,沉默可贵在哪里这一分钟的沉默,唤醒了孩子心灵深处珍贵的东西,让他们的父母欣喜地感受到了儿女的爱,老师感到无比欣慰和喜悦。这正是沉默的可贵之处。三,抒发感受,情感升华1,学完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感受说说你的心里话,把它写在书上或小纸片上。(播放音乐《爱的奉献》,师展示学生作品)2,最后,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诵读一首诗,让我们在诗参考资料,少熬夜!中结束我们的这堂课。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板书设计:可贵的沉默热闹沉默热闹↑↑↑感受爱思索回报爱《17.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第二篇】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关心父母。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学习难点: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理清课文的层次,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3、引导学生质疑。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1、让学生听《祝您生日快乐》歌曲后,说说想到了什么?2、从这里,你们知道要学哪一课?板书《可贵的沉默》。二、了解学情,确定目标,落实字词目标。1、有哪些同学读过这篇课文?2、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3、查检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1)看黑板:这些生字你会读吗?(不会的借住课文中的拼音读一读;会读的想想怎么记住它的字形;音形都学好了的,就结合课文和工具书说说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读准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师给生字注音)—同桌抽读—师抽读(3)说说怎么记住这些生字词?(4)你还读懂了哪些词语中?4、小结:同学们真棒,自己学懂了这么多东西。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1、在这一课之中,有一位老师提了两次问题,这两次问题,使同学们有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快去读读课文,看看老师到底提了哪两次问题?参考资料,少熬夜!(1)学生自由课文。(2)学生汇报,(教师用幻灯片展示这两次问题):2、图文结合,看看课文中的每一幅插图与课文的哪些段落有关系?并用一两句话说说图意。(1)学生看文思考。(2)学生汇报,适时指导。(3)小组说说。(4)抽学生说说。3、看看课文除了写以上内容,还写了什么?4、小结: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理清课文层次,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四、再读课文,合作学习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1、现在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自己能想办法解决哪些问题?3、在小组内能解决哪些问题?4、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在书上,下节课解决。五、作业:抄写生字词,达到能听写的目的。六、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知道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3、深入体会同学们的情绪变化过程,受到关爱长辈的教育,并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父母的爱。教学重难点:深入体会同学们的情绪变化过程,知道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课前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课文主要讲什么?(回顾整体)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有什么问题呢?(以学定教,明确目标)3、这些问题由谁来解决?怎样解决?(激发学生主动读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二、引导释疑解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现在我们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想办法解决哪些问题?2、小组合作学习,能解决哪些问题?3、把你们小组最关心的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纸条上,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好吗?4、这些问题谁来解决?怎样解决?(激发学生主动读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5、学生自主读书、讨论交流、全班汇报。(培养合作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6、小结:同学们读书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参考资料,少熬夜!三、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促进语言、形象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谁来说一说“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让师生明确目标)2、小组进行练习后全班表演。(1)小组准备。(2)全班表演。3、小结:同学们表演得真像,我真为你们自豪!四、整合、迁移。(加强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提高教学有效性)1、你们明白“整合、迁移”的作用吗?(简单地说:就是把学的东西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让自己不成为书呆子。说得具体点,就是能将自己学得的知识,懂得的道理,得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运用到生活中改变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行动。)2、你们还知道哪些故事也讲了感受父母的爱,或回报父母的爱这个道理?3、在生活中你感受到父母或亲人的爱了吗?回报过父母或亲人的爱了吗?4、你是从什么事中感受到的?你是用什么方式回报父母或亲人的爱的?有什么感受?5、小结:看得出你们都学得很灵活,以后常常这样“整合、迁移”好吗?这节课我与你们合作愉快,谢谢大家!再见!《可贵的沉默》教案设计【第三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是1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课堂上,教师从孩子们那儿了解到了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而知道父母生日的都没有几个,老师抓住了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本文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从而再现场景,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学生分析班上的孩子独生子女较多,平时娇生惯养,处处以我为中心,也许他们从书本上知道要关心他人,关心父母,但是缺乏付诸真心的行动,因此,本课将是引导孩子们用行动来回报爱的一个很好的教本。设计理念这篇课文以“爱”为主题,以“感受父母之爱──回报父母之爱”为主线,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情景导入、重享爱意;朗读感悟、唤发爱潮;拓展延伸、激发爱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拔动学生爱的心弦。同时本文描述的是学生生活中的事,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进入情境,也容易受到感染,因此采取以读为主,通过读读、议议等方法来学习课文,教学时,参考资料,少熬夜!把课内阅读与课外延伸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过程与方法:抓重点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
本文标题:《17.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60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