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祖先的摇篮》教案1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边读边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按要求预习课文,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教学准备1、通过查找图片资料,了解“原始森林”。2、录制“配乐诗:祖先的摇篮”。教学过程一、引人新课1、播放:配乐诗“祖先的摇篮”。2、揭示课题:祖先的摇篮。说明: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听配乐诗朗诵,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使学生产生喜爱诗歌的情感,激起学生读文的欲望。二、预习反馈1、指名分节朗读诗歌,检查读文。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你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3、提出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说明:预习课文是四年级学生应养成的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特别重视,注意引导和培养。课前要明确要求,课上要及时检查、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自觉认真预习的习惯,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三、学习课文1、自由轻声地读读诗文,边读边了解:“祖先的摇篮”指什么?(1)出示相关句子: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2)播放录像,画面显示“原始森林的苍苍茫茫”。(3)看录像后交流:原始森林给人的感觉。(4)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5)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参考资料,少熬夜!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照样子,说一说。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那(),是()的摇篮。那(),是()的摇篮。2、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3、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3)练读2、3节。(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4、学习课文最后一节。(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2)引读。(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5、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1)自由组合练习读。(2)展示个性指名读。6、有感情地读全诗。《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生字。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词,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歌《祖先的摇篮》。参考资料,少熬夜!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讲解“祖”)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2)标注小节号,把诗歌读熟。(3)小组合作,小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2、教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3、指名朗读课文。三、整体感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1、请4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生交流,师补充)2、出示: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3、思考:为什么把原始森林当作我们祖先的摇篮呢?他们会在摇篮里干什么呢?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画一画。(1)出示: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2)这些词你能表演一下吗?如果你也在原始森林里做这些事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快乐、自由)(3)谁能读出这样的感受?指名读第2、3节,师评价,男女生合作读。2.照样子,说句子。例: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1)那是的摇篮。(2)那是的摇篮。四、指导书写1、认读本课生字,组词,并说句子。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出新课1、复习生字、词语。2、上节课,我们体会到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得很快乐,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二、研读课文,合作学习1、课件出示最后一节,齐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1)引导学生理解“苍苍茫茫”,联系第1节中“一望无边”理解。(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示原始森林图片,感受辽阔、茂密)(3)大家现在说说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结合前文,原始森林是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4)说一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不被污染?(保护环境)参考资料,少熬夜!2、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一读。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配乐)三、拓展延伸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如果学生有困难,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第3题的词语展开想象。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想问?[教学板书]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美好)猜想祖先生活(快乐)[教学反思]《祖先的摇篮》是一首诗,诗歌通常不是那么好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祖先的摇篮》教案3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教学难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参考资料,少熬夜!录像。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1、自学要求:(出示课件)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2)教师巡视指导。1、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出示课件:zǔānónɡwànɡzhāitāodànyì祖啊浓望摘掏蛋忆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2、检查难读的句子。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1)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2)那/浓绿的/树阴/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3)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1)指名分段读课文。(2)分小组比赛读。(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4)让学生再读全文,大体了解祖先的生活。(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祖啊浓望摘掏蛋忆1、讨论如何识记字形呢?2、教给学生识记方法:①用熟字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比如:“组”与“祖”,“淘”与“掏”,“忆”与“亿”。“滴”与“摘”。②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记,比如:“望”字要注意左上是个“亡”,竖折变成竖提。③感到有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出,比如:“蛋”字上面不是“定”。3、在习字本上进行描红练习。4、当堂默写。指名学生上台默写生字,集体纠正。(四)当堂检测,巩固学习。读一读,写一写(出示课件)祖先浓绿一望无边摘野果掏鸟蛋回忆第二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资料展示,引入新课: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原始森林,捕捉祖先原始的生活。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二)理解课文: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2.指名回答。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照样子,说一说。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那(),是()的摇篮。那(),是()的摇篮。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狩猎、采摘)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自由自在,惊喜连连)(3)练读2、3节。(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苍苍茫茫、祖先)(2)引读。(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①我们不应该滥砍滥伐,不要随便狩猎。②森林附近不能开一些工厂,排放废气、废水。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1)自由组合练习读。(2)展示个性指名读。8.有感情地读全诗。(三)拓展延伸: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钻木取火、集体狩猎、打造石器、建房搭窝)参考资料,少熬夜!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①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生火做饭的?②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搭建房屋的?《祖先的摇篮》教案4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一、精读课文,朗读感悟。(一)学习第1小节。(课件)课题质疑: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请同学们朗读第1小节。1、全班读第1小节,说说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2、抓住“多大、一望无边、遮住”,体会摇篮的大。3、指导朗读,从中体会摇篮的大。(二)小组合作学习第2、3小节。(课件)1、婴儿在摇篮中生活、成长,那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这个摇篮中又是如何生活的呢?小组讨论讨论,把表示动作的词用横线画出来。2、学生汇报。表示动作的词有:摘、掏、看、逗、采、捉、逮。3、男女生分读。4、指导朗读。师: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1)练读第2、3小节。(2)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3)填空背诵。(课件)(三)学习课文第4小节。(课件)1、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2、照样子,说一说。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那(x),是(x)的摇篮。那(x),是(x)的摇篮。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二、拓展延伸,激发想象力。1、学完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象,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板书设计
本文标题: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66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