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4篇
好文供参考!1/20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一篇】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2、看课题激疑: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把生字新词标出,不理解的词用“?”划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二读: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标出。(1)学生找出三个问句后全班交流。(2)课件出示三个问句。①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②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好文供参考!2/20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三读:默读课文,把找出的三个问句当成思考题,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请边读书边思考边在文中做适当的批注,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1)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老师巡视、点拨。(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三、初步感知,交流体会(1)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能从课文的字面上大体知道意思就可以了。(2)指导学生初步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四、指导写字,示范书写(1)教师示范“疆”字,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笔画。“陷”的右下部不好写,注意与“滔、焰”区别。(2)学生在写字本上抄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抓住“沉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白杨》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快速浏览课文,请找一找“沉思”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用“Δ”号标出,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二、抓“沉思”一词学习课文(一)学习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内容。好文供参考!3/201、默读1~4小节,想一想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么而陷入沉思。2、课件展示,带学生入境。出示课件:画面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荒无人烟、飞沙走石的情景,老师画外音:看!这就是车窗外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这就是铁路沿线的一行白杨树!(画面上出现一排挺直的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就在这时,兄妹俩的一番对话打断了他的沉思。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重点难点:读好句子,读通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时间:好文供参考!4/20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2)说说诗句的意思。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4、课件出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5、简介贾岛6、揭题:板书课题,齐读。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二、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课件出示要求:三、检查自读效果。1、学生展示导学案第三题。2、认读生字词或新词(出示课件):3、指导读好下列长句:(出示课件)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好文供参考!5/20意思。(见课件8)四、作业1、抄写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看看课文中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2、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3、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4、理解重点句:(出示课件)5、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月光皎洁,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6、小结,板书:发生深夜访友以诗相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并交流。2、重点理解“妥帖”3、比较分析:(出示课件,学生交流)4、小结,板书: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好文供参考!6/20第四至六自然段1、默读思考并交流: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2、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3、小结,板书:__冲闯仪仗请求宽恕第七自然段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2、学生交流:“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3、出示韩愈说的话,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4、小结,板书: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学生自学第八自然段:理解什么叫“推敲”。三、作业: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四、板书设计:9、推敲发生——夜深访友留诗相赠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__——冲撞仪仗请求宽恕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好文供参考!7/20第三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推敲”这个故事非常感人,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开个故事会,看谁讲得最精彩。二、指导讲故事。1、熟读课文。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学生练读课文。2、提示讲述顺序。出示板书(略)。3、学生练讲:(1)各自练讲。(2)分小小组练讲。(3)各组推派代表讲。(4)评选“故事大王”。三、指导造句。1、映示原句。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3、练习:(1)把句子补充完整:好文供参考!8/20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四、作业。1、造句。2、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三篇】《说勤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好文供参考!9/20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1篇说理类的文章。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3、引导分段。(1)学生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2)交流。好文供参考!10/20(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三、分段读通课文。1、先拼读生字,读熟新词。2、分段读通课文。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画出中心句。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1)这里的“桥梁”是什么?(2)把那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3)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4)说说这句话的意思。(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齐读后一句。好文供参考!11/203、齐读第一段。4、当堂背诵第一段。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1、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2、交流自学情况。3、指导书写“枕”、“末”、“惯”、“基”。4、钢笔描红。六、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2、背诵第一段。3、区别形近字组词。未()悄()社()梁()渡()末()稍()杜()粱()度()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重点难点: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好文供参考!12/20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二、细读第二自然段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讨论:(1)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警枕”的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好文供参考!13/20苦、勤奋?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三、细读第三自然段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小组交流讨论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5、指导朗读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好文供参考!14/20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五、总结课文:(略)六、作业完成课后思考题3、4两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四篇】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
本文标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72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