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通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通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通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欣喜若狂、轻盈、敏捷”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的。3、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4、背诵感兴趣的部分。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2、树立学生探究的意识,培养他们钻研科学的精神。教学准备有关恐龙的资料、课文朗读磁带、教学挂图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挂图展示,激趣导入二、板书课题、解题飞向蓝天的恐龙三、听课文录音带,自学生字词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2、自学生字词:⑴认读字:钝凌。⑵书写字:恐、凶、笨、鸽、仅、顿、描、绘、吨、盈、敏、捷、崭。⑶新词:迟钝:反应慢,不灵敏。五彩斑斓:灿烂多彩。凌空翱翔:在空中回旋的飞。后裔、欣喜若狂、隧道、繁衍、茹毛饮血、毋庸置疑等词语让学生用老师教的方法自己解释、讨论。四、自由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量的化石显示,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第二部分(3、4自然段):科学家们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们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过程。五、小结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确定自己喜欢的段落参考资料,少熬夜!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2、发表你对课文的理解。二、深入分析,理解全文采用逐步分学习的方法理解课文: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探究第一部分内容:⑴“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似乎”是什么意思?(好像、仿佛的意思)⑵这一段怎样引出观点的?(把恐龙与鸟类作比较)⑶老师问:科学家们在这一部分中提出了什么样的假说?(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⑷老师问:科学家为什么欣喜若狂?(因为可以证明鸟类是由古代的恐龙演变而来的。)⑸学生讨论: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点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呢?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师生共同探究这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科学家们假设猜想恐龙向鸟儿进化的过程。(教学这一部分必须注意:恐龙进化经过了漫长的年代;并不是所有恐龙都在向鸟儿进化;有较多内容是科学家的一种假设、推断。)3、学习第三部分,质疑、探究:老师:谁能说说“希望能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句话饱含的信息?学生回答,教师指正。三、反馈全文,学生质疑1、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2、质疑并解答,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释疑。四、总结全文课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作者说明简洁、意思表达完整、准确,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希望同学们在此启迪下,将思绪放飞蓝天,去探索大自然以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板书设计飞向蓝天的恐龙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庞大家族恐龙中的一支飞向蓝天参考资料,少熬夜!《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第二篇】学情分析10岁左右的孩子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但并没接触太多的科学知识,因此,本文的教学应结合这一实际来展开。对于恐龙的了解,学生有大量的资料,但并未深入去体会,尤其对恐龙的演变过程,学生了解很少,所以资料的补充应作为我班学生的重要学习环节。同时,在语言文字的体会上,我班学生已初步具备理解词、句的能力,但还需要作进一步训练。所以,个案设计应以重点段的学习为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有关恐龙资料片,激趣导入。2.读课题质疑。二、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1.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在文中勾画生字词,自主学习生字词,标出自然段。3.教师检查字词学习情况。如“顿”和“吨”要注意读音和字形的区别;“鸽”、“盈”、“捷”注意书写。三、自读自悟第1~2自然段1.先说方法:读懂每句话的主要意思,串起每句的主要意思,就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2.朗读第一自然段。作者把笨重、迟钝的恐龙与轻巧灵活的鸟类看似毫不相干的两种动物展现在读者面前,告诉我们科学家的重大发现:“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抓住“一支”、“漫长的演化”等词,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一支”指的是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漫长的演化”是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3.朗读第二自然段。了解这一科学发现的大致过程。抓重点句理解:“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1)理解“画卷”和“点睛之笔”的意思。(2)理解:辽西的发现为什么能称为“点睛之笔”?四、精读重点段,领悟写法(一)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读第3自然段。以“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这一设问,自然地引出下文。(二)深入体会第四自然段,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1.默读第4自然段,弄清共有几句话,用序号标出。2.抽学生说,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点拨。(这段长句多,如“庞大家族”冒号后的句子具体指出庞大家族有哪些,前后都是围绕相同内容说的,一共8句。)3.重点体会第二句。(1)齐读第二句。(2)标出冒号后的分句(3个分句组成一个长句)。参考资料,少熬夜!(3)引导学生体会各分句的内容。(表格式或小标题式,如:行走——身体形态——性情。)(4)采用引读、对比读等方法,再次体会第二句话的意思:恐龙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重点体会“繁衍”、“形态各异”、“庞大家族”、“凶猛异常”、“茹毛饮血”等词语的意思。(5)板书:(6)学生看板书复述第二句话的内容。4.重点体会第三句。(1)自由读第三句,用序号标出冒号后的分句。(4个分句组成一个长句)(2)学生质疑,互相解答。(3)引导学生边体会,边完成板书。(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骨骼、脑颅、前肢、体表。)(4)学生看书将一、二、三句话连起来说。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大约”、“数千万年后”、“形态各异”、“庞大家族”、“有些”、“其中”、“一些”,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5.体会第四至七句。学生朗读这几句,体会科学家假想长羽毛的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1)他们有哪两种猜想,请学生说一说。(2)前两句讲树栖恐龙在跳跃、降落中具备了滑翔能力,最终主动飞行。后两句讲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6.体会第八句。(1)齐读。(2)为什么说“毋庸置疑”?理由是什么?7.齐读第4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再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五、学习最后一段1.教师读第一句后提问:科学家们还有一个什么美好的愿望?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第二句)2.“这一历史进程”具体指什么?六、整体感悟科学工作者根据恐龙化石,能推测出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七、拓展学习1.读一读,填一填。(1)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经过()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2)亿万年前,一种()羽毛的恐龙()同类,飞向蓝天,()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3)地球上的()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身体。(4)数千年后,它的后代()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家族。参考资料,少熬夜!2.读一读,说一说。(每组里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第一组:(1)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2)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第二组:(1)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2)它们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3.以“走向恐龙”为主题,开设图片、资料展。设计意图为了突破本课“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和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这一重点,备课组讨论所形成的框架式预案力图以“直击重点段”的方式,采取读——说——读的过程来达成这一目的。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根据我班学生的实情,我对这一思路和设计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一是对课文设计中的“理清课文线索”作重点处理,强化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二是在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上,将复述作为体会用词准确性的方法;三是在设计上,让学生背诵感兴趣的部分,让孩子们积累、内化;四是在拓展学习中,主题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设计。力图从这四方面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内化知识。《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教学设计【第三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乐于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4、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资料,以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5、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6、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二、教学重点弄懂课文内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篇关于恐龙的课文,我们一起写“恐”这个字。“恐”是生字,上面是一个“巩”,下面是一个心字底,当你看到心字底时,你想到了什么?(很恐怖、很害怕、可怕的恐龙等等)“心字底”表示这个字常常和心情有关系。参考资料,少熬夜!随机板书:恐龙。大家了解恐龙吗?谁能简单介绍一下?(2-3人)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恐龙(2种)的图片,想看吗?——认识它吗?大声叫出它的名字(霸王龙、马门溪龙)。看过了图片,恐龙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难怪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最初把它叫做“恐怖的蜥蜴”!当你看到“飞向蓝天”这四个字时,你又想到什么?(出示两幅鸟的图片)是啊,鸟类是我们心中轻灵自由的天之骄子。这篇课文的题目却是“飞向蓝天的恐龙”(加上“的”字)当你第一次看见到课题时,你产生了什么疑问?板书:问号看来大家的疑问时一致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号吧。齐读课题。(二)检查自学,学会字词这是1篇科普文章,其中有些不好读的词语和句子,我们先来认读两组词语。1、出示词语:笨重迟钝茹毛饮血庞大家族形态各异凶猛异常轻灵敏捷五彩斑斓身体轻盈凌空翱翔天之骄子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纠正字音ǔ)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一读这两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当你读了第一组词语时,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读了第二组词语呢?2、这样不相干的两组词语、这样两幅不相干的画面,却有着很深的亲缘关系呢!3、课文中除了有生僻的词语外,还有难读的句子,老师找到了两个长句子。谁会读?自己试一试。指名读,提示:注意句子中的停顿。齐读。(出示句子: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终于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三)学文:1、字词、句子都能读准确了,现在可以来解决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出示:“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哪个自然段能回答这个问题?(第四自然段)2、那就让我们一起把目光聚焦在第四自然段。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划分处恐龙飞向蓝天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师巡视,指导)谁来说说“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相机板书:第一种恐龙、庞大的家族、一些猎食性恐龙。请大家看黑板: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的后代繁衍出一个庞大的家族,在这个庞大的家族中有一些猎食性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终于飞上了蓝天。(师边说变画箭头)3、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谁来参考资料,少熬夜!读读第一句?你能想象到第一种恐龙的样子吗?给大家说说它可能什么样?真奇怪!两亿三千万年前的恐龙,我们没有见过,你怎么能这样清晰的想象出来?是啊,狗、鸵鸟我们都见过,这种用我们都熟悉的事物来描写我们从未见过的
本文标题: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72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