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IE基礎知識講解~何謂IEIE工程師核心原則與特質工業管理的思維演進大綱何謂IndustrialEngineering?工業工程人員修習之基礎課程工作研究作業研究設施規劃人因工程生產管理品質管理物流(料)管理統計(計量)工具相關財務(會計)課程「工業工程」—是對人員、物料及設備等,從事整個系統之設計、改進及運用的一門科學。應用數學、自然科學以及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特殊知識與技能,並應用工程分析及設計的原理和方法,對於上述系統所可能得到的績效,予以規劃、預測和評估。~美國工業工程學會(AIIE)~何謂IE?IE的基本理念與精神從全局出發,追求系統效益。眼睛向內(組織內部),發掘潛力提高生產率。永不自滿,永無止境的改革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協作精神,屏除個人主義,在組織內開展IE應與新產品開發、生產管理、物流管理、技術改造、標準化、合理化、增產節約等活動相結合,必能收到更好效果。問題意識,是IE工程師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功。凡事問為什麼?組織中有許多事(如廠房佈置、搬運路線、作業方法等等)經常存在浪費與不合理,但習以為常之後,反而會不覺得是問題了。人人動腦筋,時時尋找更好的更容易的方法,任何工作總會找到一種最佳的方法。處處想著減少浪費,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浪費,不放過一點一滴的節約,此為IE成功的基礎。取得現場作業者的理解和支持是成功的保證。不同意以「過去一直就是如此」為理由拒絕改革。IE活動的成果一定要制成標準。無條件地按所規定的標準執行工作。IE的基本理念與精神品質意識效率意識改革意識標準化意識成本意識IE的內涵操作系統(工具與方法論)連結管理系統與組織結構觀念與行為IE的三大主軸工業工程師是使大家做得快一點,賺得少一點?工業工程師專門到處找錯,喜歡跟別人過不去?工業工程師是效率專家,也是管理當局的眼線?IE工程師所為何事?問題的解決與決策確定問題:先瞭解問題性質及癥結所在。分析問題:從找資料、記錄現況、瞭解限制條件、探討問題,以深入問題。尋求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案。評估諸項方案,決定最佳決策。採取行動。考核行動結果,再提更佳解決途徑。系統與方法工程從資料收集、組織、分析以及如何安排等數理計算及專門技術的方法來解決難題。IE工程師除了IE所為何事?IE工程師除了IE所為何事?IE工程師核心原則與特質活用成熟知識:活用並善用IE現有的手法,以提升價值與速度是IE人員與組織的競爭優勢。IE組織標準化:只有IE的知識是不夠的,沒有完整的IE組織與標準化原則,容易造成事權不統一及IE作業之不一致性,且易導致資訊傳達時流失。人力資源開發:發展IE人員的認知與能力需求,並建置IE種子成員,確保組織IE知識的傳承。創意思考效率:如何做最好的思考,從對的方向思考,並且具體的應用。IE的人員核心原則Structure—架構Information—訊息Measurement—衡量Practice—實踐Learning—學習Ensure—保證IE工程師—SIMPLE定理一型的人--淺碟型:知識看似廣泛確都不專精,似乎什麼都知道一點,卻也就只有知道那麼一點,只能唬唬外行人而已,一碰到內行人就露陷了。I型人--深耕型:對於某個領域有深入的研究,是典型的「博士」,但在其他領域則一無所知。T型人:一般性的知識廣泛,但針對某個領域則加以深入鑽研,是一種在「通才」基礎上建立的「專才」。π型人:於「通才」的基礎上建立了兩種(或是更多)「專才」,成功機會比T型人更多。IE工程師—自我實現工業管理思維的演進管理思維的演進1890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古典學派(科學管理&行政理論)新古典學派行為學派計量學派程序觀點、系統理論權變理論分工工業革命分工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AdamSmith)所提出(1776)經由分工可以達到下列提升生產力的效果個人工作專精而導致熟練減少了工作轉換時間的損失創造省力的方法與機器設備來提高生產力範例大頭針生產:200枚/人-天48000枚/人-天科學管理學派內涵研究工作方法、工作步驟及作業人員操作技術等之分析與改善。代表人物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科學管理之父—科學管理原則甘特(HenryL.Gantt)—甘特圖吉爾勃斯(FrankB.Gilbreth)動作研究之父—動作研究原則艾墨生(HarringtonEmerson)—效率的十二法則時間研究:泰勒先生以科學管理之父著稱,他是第一個以馬錶來從事工作內容研究的人,因此亦被稱為時間研究之父。Midvale鋼鐵廠工人(1878)總工程師(1884)從軍效應(soldiering):員工會以比他們的能力可允許的步調,更慢地從事他的工作。員工生產力低建立一天的公平工作量修正薪資制度科學管理原則。泰勒之科學管理原則發展一套工作設計的科學方法,以取代陳舊的經驗法則(搜集、分類資料並製作成表格…)。以科學的方法甄選,漸進地訓練及發展員工。結合科學的甄選及員工發展方法來設計工作,管理階層必須將新觀念詳細地向員工說明,與員工真誠合作。工作的劃分,造成管理階層與員工間的相互依賴。泰勒之科學管理原則享利・甘特—甘特圖(GanttChart)甘特圖發明人論件計酬的問題作業人員相互嫉妒機器故障、材料不合規格…造成工資下降,作業人員不滿任務及獎金制度(Task-and-BonusPlan)較標準工時提前完工給予紅利獎金管理者紅利辦法工作項目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系統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程式撰寫系統測試系統建置檢核點cccc享利・甘特—甘特圖(GanttChart)吉爾勃斯—動作研究之父吉爾勃斯夫婦號稱為動作研究之父。終其一生,他們致力於尋求從事某項工作的最佳方法,同時他們也發展出了許多新的研究工作方法之技術。動作研究原則:(設計動作效率工作程序的原則)人體運用的原則工作場所配置的原則工具和設備的設計原則動素分析:把工作劃分成微小的單元,並以除去、結合或重組來分析這些基本單元。細微動作分析:使用照相機或慢動作重覆放映,可使分析者研究因太快而無法看清楚的動作。吉爾勃斯—動作研究之父艾墨生—效率的十二法則明確界定理想常識良好的諮詢教育訓練公平的處理立即可靠的且適宜的記錄分派工作建立標準及時程表標準化的參數條件標準化作業文件化標準指導書效率的獎勵或報償科學管理的貢獻科學管理的宗旨:在於為每一項工作找到一個最佳的工作方法,以提升生產效率,加上合理的激勵與獎酬制度,讓員工和企業主都能獲利。行政管理學派內涵主要在探求管理的原則,從管理實務出發,建立一套管理的理論,作為管理者的行為準則。代表人物費堯(HenriFayol)—十四項管理原則馬克斯‧韋伯(MaxWeber):科層組織(Bureaucracy)費堯—十四項管理原則分工權責對等紀律命令系統的統一(事權統一)方向統一個人利益置於全體利益之下報酬集權授權階級鏈秩序公平人事穩定自動自發團隊精神馬克斯‧韋伯—科層組織(官僚體制)組織由分科別類、層層負責的方式運作,以追求效率為目的:分工層級結構(權威結構)正式甄選正式的法律規範不循私事業觀點新古典學派將整個視野擴大管理者與員工的關係組織與員工的關係組織與外界社會的關係生產效率(管理者)員工組織社會羅伯‧歐文—勞工關懷改善工廠中惡劣的工作環境固定工作時間限制童工的雇用推展公共教育公司供應伙食企業對社區的回饋雨果‧慕斯特伯格—工業心理學研究增強個人生產力和適應能力之科學。以心理測驗來改進選拔員工的方法。運用學習理論在訓練當中。觀察人類行為以了解對員工激勵的最佳工具。行為管理學派內涵組織的重心—人。代表人物梅爾(EltonMayo)—霍桑實驗(HawthorneExperiment)。馬斯洛(AbrahamMaslow)—需求層級理論。麥格雷格(DonglasMcGregor)—X-Y理論。瑪麗‧佛萊特(MaryParkerFollett)—首位將心理學引介到企業管理環境中。艾爾頓‧梅爾—霍桑研究霍桑研究的主題是探討有那些因素會影響生產力。霍桑研究包含四個主要實驗項目:照明度與生產力的實驗電器裝配測試室實驗改善材料條件、工作方法、消除工作疲勞、減低單調及工資誘因—對產量無顯著影響。線圈纏繞觀察室之研究(群體實驗)(計件誘因支付計畫)採論件計酬資計畫—員工的產量是一種社會行為,若要被小組所接受,則員工的行為必須符合小組的標準。速度太快者―速度破壞者;速度太慢者―慢工出細活者為了被群體所接納,工人們必須根據設定的產出水準來工作。訪談計劃訪談2萬名員工蒐集態度及情緒資料,發現工作團體會影響個別員工的產能。實驗結果發現,實驗者對員工的注意,影響勞工生產力的提升,此即為「霍桑效應」。艾爾頓‧梅爾—霍桑研究員工的行為會受到個人情緒的影響團體對個人行為有顯著影響團體公認標準會影響員工的產出金錢對個人產出的影響力不如團體規範、團體情感及安全等因素重要艾爾頓‧梅爾—霍桑研究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人類的需求理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敬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低層需求的滿足會促使人們追求高層需求麥格雷格—XY理論X理論:性惡論,員工需要監督。Y理論:性善論,員工會自動做好工作。對X型員工採X理論來管理,對Y型員工採Y理論來管理。X理論的管理,造就了X型的員工。要改進組織績效應採Y型管理。計量管理(管理科學)學派內涵運用統計(計量)方法或數學分析方法等科學工具來解決管理問題。主要基礎包含數學、機率、統計等。內容包含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網路分析、決策模式、賽局理論、等候理論、存貨模型、系統模擬、動態規劃等。用於處理資源分配與管理,一般稱為作業研究或管理科學。程序觀點(ProcessApproach)管理程序—規劃、組織、領導、控制規劃與控制—統計(計量)技巧組織—行政管理學派領導—行為學派系統管理學派所謂系統,乃指多項相互關聯的部份項目,共同構成一整體項目,以求達成一定目標或執行一定計劃。組織為一開放系統,其所屬各部門為次系統。系統之績效取決於整體之考量。綜效:兩個或兩個以上之子系統結合起來運作,所獲得的成果大於各自運作成果的總和。權變管理學派內涵-依面臨的情勢改變策略。分析問題條列可能之發展情勢建立相關可行方案分析各項行動可能產生之結果各管理學派思維之內涵管理思想分工-提升生產力科學管理-科學改善工作方法(科學管理、甘特圖)行政理論-改進組織整體管理(科層組織)新古典派-管理者與員工的互動(勞工關懷、工業心理學、均衡、群體倫理)行為學派-協調人性與組織目標達雙贏(霍桑、層級理論、XY理論)統計(計量)學派-以數學工具來解決管理問題管理理論的整合程序-管理程序在不用階段適用不同理論系統-明確個子系統的相互關係權變-依面臨的情勢改變策略日本式、美國式及Ζ理論組織之比較1.終身雇用2.集體決策3.集體責任4.緩慢的評價與晉陞5.含蓄的控制機制6.不強調專業的職涯路徑7.以全人的角度關懷員工美國式組織1.短期雇用2.個人決策3.個人責任4.快速的評價與晉陞5.說明清楚的控制機制6.強調專業的職涯路徑7.對員工的關懷止於局部的雇用關係Ζ理論組織1.長期雇用2.共識性的參與式決策3.個人責任4.緩慢的評價與晉陞5.含蓄且非正式的控制,輔之明確而正式的衡量6.中度專業化的職涯路徑7.家庭也包括在內的整體性關懷日本式組織1981年--日裔美國學者威廉·大內提出Q&A謝謝各位!
本文标题:IE 基础知识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