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语文六年级教案【实用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语文六年级教案【实用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语文六年级教案【实用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语文六年级教案【第一篇】一、预设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费、商、垃、圾、秀、忆、瞬、养、忠”等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满怀期待、一瞬间、噙满泪水、熬夜“等词语的意思。2、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妈妈写的那段话。3、体会到妈妈无私的爱。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够正确书写生字,理解词意难点:体会到妈妈无私的爱三、教学用具幻灯片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预设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课文中的10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其中的情感。二、预设教学过程1、揭题1)师:来猜一猜,老师手中的这包咖啡是怎么来的?预设:是买来的,是捡来的,是别人送的……师:这包咖啡啊,是老师去超市购物时,促销人员送给老师品尝的。师:谁来说一说“”是什么意思?(免缴费用,不收费),你享受过的待遇吗?2、初读课文1)预习过的同学一定知道,在我们的课本中就有一则关于“”的故事,让我们翻开课本,再来读一读这课文,注意思考:这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在读课文时,请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商店购物垃圾优秀(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词语)让学生齐读词语,提问:你认为有哪些字比较难记的,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吗?(注意:“商”的下半部,“购”的“勾”),交流反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预设:妈妈真伟大,“我”太不应该了……3、再读课文1)对于这课文,同学们都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现在就让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参考资料,少熬夜!2)提问:课文中有两位主人公,一位妈妈,一位儿子,在文中他们是怎么进行交流的?(利用账单进行交流,一共有两份账单,一份是妈妈的,一份是儿子的)3)提问:这两份账单有何不同?(一份是明码标价的,一份是的。)我们现在就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来研究妈妈的账单,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1)妈妈的账单中提到了几个?你对其中的哪一个有自己独特的理解?2)妈妈在收到这份账单时,写这份账单时的心情是怎样的?4)小组讨论研究5)全班交流预设:妈妈怀我们的时候,行动不便,很辛苦……我们生病时妈妈抱着我去看医生,紧张极了……(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想象其中一个或几个的画面)6)我们说最让人感动的是妈妈的那份账单,那几个不仅让我们感到了妈妈对子女多年来辛苦的付出,更让我们觉得母亲的爱是那样的厚重和无私。让我们把感情融入到朗读中,深情地读好每一句话。(指导朗读)7)把你最喜欢的妈妈的一句话背下来,背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让他给你作个。4、三读课文1)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二)过程与方法: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2.体会说明文的写作语言。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思路。2.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教学难点: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用音频伊能静的《萤火虫》导入课文。一、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贾祖璋1901年9月24日出生在浙江海宁。从1931年《鸟与文学》问世,到临终前出版的《花与文学》为止,60年间创作及译作近300万了的作品。自1934年,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开辟“科学小品”专栏起,贾祖璋与周建人、顾均正等人就为这个栏目撰写科学小品:同时为开时书店编写了多种动植物学课本。艰辛地做着拓荒与启蒙的工作。2.粗读课文,大概了解文意。3.整理文章思路。参考资料,少熬夜!提示:文章的开头,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读者带人了夏夜乡间优美的环境中,极富感情地记叙了幼时的游戏:捉了萤火虫,然后用鸭蛋壳装起来做成小灯笼……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下文对萤火虫的说明。接下来,作者用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萤火虫的种类、它的繁衍情况、生活习性以及它能够发光的特性。然后,作者详细的介绍了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最后,作者把对萤火虫的探索与自己对故乡的情思联系在一起。二、精读课文1.作者为什么要澄清萤火虫“出身”的问题?提示:在介绍萤火虫这种可爱的小昆虫时,作者先谈到了古书及杂志上关于腐草为萤的说法。他认为这种说法还缺乏实证,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究。而事实上,始终没有确凿的材料能够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作者由此澄清了萤火虫的“出身”问题。这一段文字,作者从萤火虫的起源说起,显然是有所考虑的,它不仅可以满足读者溯本求源的认知愿望,而且告诉读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时期,要经过去伪存真、逐步深入的过程。同时也告诉我们,了解认识事物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2.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什么?提示:作者从其生理机制的角度作了科学的说明,即:萤火虫发光是区为它的尾端有特殊的器官,这个器官透明的薄膜下排列着细胞,细胞里有叫做“萤火体”的黄色颗粒。这些黄色颗粒遇到氧气就发生化学反应而发光。这诠释里面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准确而全面。3.作者是怎样描写萤火虫发光的原因的?提示:写萤火虫发光的原因,作者由自然现象人手,进而引出人们的对其探求过程的说明,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其中使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内容准确严密。4.作者把萤火虫与自己对故乡的情思联系在一起,有什么好处?提示:此文在写法上不拘一格,其中既有对往事的记,描绘,也有对萤火虫的介绍,同时包含了对故乡的。牵挂。这样不仅丰富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富于感情,吸引读者。三、研讨欣赏体会说明文的语言。1.原来萤有许多种数,全世界所产能够发光的萤有二千种,形态相像而不能发光的也有二千种。2.幼虫和蛹大抵相似;在成虫普通位于尾端的腹面,表面是一层淡黄色透明质硬的薄膜……3.故乡的萤火虫更是一年,二年,几乎十年没有见过了,最近家中来信说:三月没有雨,田里的稻都已枯死,桑树也有许多枯萎了。参考资料,少熬夜!提示:说明文的语言要准确、简洁。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1.能够发光的,不能发光的2.大抵3.几乎(课堂总结)这是1篇内容较为丰富的文章,它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萤火虫的知识,除此之外,作者还记叙了“我”与萤火虫有关的往事,抒写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本文的特点是把记叙、描写与科学的说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同时兼有趣味性与科学性,可以使读者在饶有情趣地阅读中获得科学知识的信息。●板书设计萤火虫发光原因贾祖璋说明方法小学六年级语文《萤火虫》反思《萤火虫》是一首旋律清新、颇富儿童情趣的歌曲,全曲的一、二乐句以童谣式的歌词,富有民歌的旋律曲调,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萤火虫提着灯笼匆匆回家的情景。三、四乐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进行发展,旋律起伏,把儿童担心萤火虫的灯笼被吹灭的心情,描绘得惟妙惟肖。整首歌曲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情趣盎然。在初听歌曲时,同学们能够很好的把握歌曲的情绪风格,活泼有趣轻快的。整首曲子的学唱并不难,但是要很好的掌握歌曲,很有韵味的演唱,是整节课的亮点,也是学生很好处理歌曲演唱的难点。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萤火虫的带领下游玩音乐乐园,在乐园中学知识,学唱歌,学表演。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在设计教学时,我注重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依据学生年龄小,表演欲强的特点,通过故事,猜谜等形式导入课堂,多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充分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孩子们学唱歌曲的环节里,认为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虽然用了很多方法,但是关注学生不够,旋律学习的时候并没有循序渐进,而是匆匆的把自己的教学设计环节一步步走下去,并没有停下脚步来听听孩子的歌声,没有注意临机应变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环节,以至于孩子们在处理歌曲情境时表达得不够好,值得好好思考。以后的课应该在孩子理解了情境的基础上及时的指导声音,指导孩子们用正确的声音去表现情境是我教学的当务之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1、能正确的写字。2、让学生了解对比的表达方法,突出人物的精神作用。3、指导学生流利读古诗文名句并能背诵。4、学生弄清成语“指鹿为马”的本义和比喻义,能完整地讲述故事。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重难点:1、运用对比,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2、通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去准确记住词语的写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一读,注意加点字的写法。1、在布置预习时,让学生通过查词典理解这些词语。2、重点关注带点字的意思:部焕诣厉川裁躁3、自由读这些词语,并交流如何记住这些带点的字,把词语写正确。4、集体交流。5、学生书写这8个词语,注意带点字的笔画和结构。二、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人物精神的作用。1、学生自主体会“对比”方法的好处。2、学生相互交流读这两段话后的感受和发现。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第一句直接写诸葛亮比往常更加镇定。第二句用守城将士的“惊慌失措、面如土色”和诸葛亮的镇定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诸葛亮的沉着与冷静。这就是使用对比方法最明显的`好处。4、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第二句话,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感受对比方法的表达效果。5、让学生反复读这两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比较,哪句话更能突出哈尔威镇定自若的形象。第二课时一、读一读,记一记。1、指名朗读古诗文名句,读准字音,读出语气。2、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理解意思。3、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讨论、交流读了这两句的感受。4、在熟读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同桌互背互评。5、教师指导学生抄名言,注意把字写正确,注意行款整齐。二、读一读。1、自由读故事,读准字音,了解故事大意。2、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指鹿为马”的目的是什么?对他的行为你有怎样的看法?3、学生交流。4、学生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第三课时口语交际。目标要求:参考资料,少熬夜!1.学生能把自己想到的练字的好处归纳为几点。2能有条理地介绍给其他同学听。3.能注意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避免自己的发言和别人重复。课时数:一课时过程:一、学生读教材,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二、思考:练字给“我”带来了哪些好处?并进行归纳。三、将自己归纳的内容小组交流。1.培养审美能力。2.欣赏自己的书法也是一种美的享受。3.坚持练字能磨练意志,养成做事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四、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第四、五、六课时六年级语文教案【第四篇】一、教b学内容:学生打草稿。二、教学过程:㈠讲解打草稿的要求:1、先想好自己写什么。2、再想一想自己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㈡教师示例。作文提纲一、作文题目:我发现猫会自己治病二、文章中心:这篇文章通过写我发现猫会自己治病的事,告诉我们,只要认真去探索,就一定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三、材料安排:1、写我发现猫吃“牛顿草”,感到很奇怪。2、写我通过实验,证明了猫吃“牛顿草”是为了治病。3、写我的感想。㈢佳作引路程。我发现猫会自己治病大家看了这个题目可能会感到奇怪,猫怎么会给自己治病?治的是什么病?我又是怎么知道的呢?怎么,你们还是想不明白?好吧,那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那是一年前的事了。有一天,我在阳台上写作业,写了一会儿,我的手酸了,就放下笔抬头望了一下天空,只见天空一片蔚蓝,像一块洗净了蓝宝石,使人见了心旷神怡,一下子消除了疲劳。我低下头,刚要继续写,忽然发现“小黑”(猫的名字)在花盆的周围转来转去,好像在寻找什么。好奇心使我又一次放下手中的笔,想看看“小黑”在搞什么明堂。只见“小黑”伸出右爪,在一个长满杂草的大花盆里乱拨着。我吃了一惊,不禁大声喊起来:“小黑,你在干什么?”“小黑”好像没听见似的,一点也不理我。过了一会儿,它的头伸向一丛草里。我仔细一看,这是一参考资料,少熬夜!种名叫“牛顿草”的草,据说,这种草可以治肚子痛,“小黑”用嘴咬住草,嚼着嚼着,没多久,整根草都被吞进肚里去了。我想:猫喜欢吃的是鱼,怎么它也会吃草呢?莫非它是在治病?这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一闪,不由使
本文标题:语文六年级教案【实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9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