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数字技术进行网格管理存在的问题3篇
1/13关于数字技术进行网格管理存在的问题3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关于数字技术进行网格管理存在的问题3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数字技术进行网格管理存在的问题1一、“全能网格”治理效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网格员能力素质与要求存在差距。网格化管理标准高、程序多,需占用的人力也多,网格员人选基本为社区两委干部,目前我街道社区干部的年龄结构整体偏大,学历大专以上的偏少,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与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二)社区负担过重,推行网格工作有困难。随着“放管服”工作的推进,对社区公共服务能力要求更高,大量工作“下放”到社区,大大增加了社区和网格员的负担。社区行政事务多、台账报表多、上墙制度及工作职责多,造成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负担过重、运行不畅。(三)网格化管理存在虚泛化。我街道划分网格党小组只是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进行划分,建立之初并没有规定网格化管理到底应该管理哪些具体事务,同时网格员都为社区两委干部,社区处理各项事务基本还是原来两委分工运行。且即使明2/13确网格员工作职责,但无法处理的工作也是社区兜底处理。比如,“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明确联户长职责,但联户长无法解决的情况可上报居委会,联户长工作履职方面存在懈怠情况,网格的作用发挥不够全面。(四)网格划分标准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冲突。网格划分标准与社区实际情况存在出入。比如,网格党小组划分要求社区以200-300户为标准划分一个全科网格,但在人群密集的小区户数远超300户,有些区域跨度大、住户分散的户数又低于200户,为贴近标准,只能将同一个小区的住户分为两个网格,区域跨度大、住户分散的合并成一个网格,在管理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五)网格化存在“多网”现象。网格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是提高基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但存在多项工作都要求网格化管理,且各项工作划分标准不一样,各网格划分不能相统一。网格化还不是一张网,而是多张网,比如有党建、综治、疫情防控等等各个方面的网格,不仅网格人员没能有效整合,而且网格划分的标准也不一样,工作也是各搞各的。这样一种条条的“网格”模式,显然不符合基层工作“块块”的特点,使得人财物等各种资源不能有效融合。比如,“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和“网格党小组”的划分标准不一样、工作重心不一样,网格长的选择标准也不一样,就难以达成网格划分相对应、相统一。(六)群众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积极性不高。社区在开展3/13网格化管理工作时,群众的参与度不高,且社区流动人口较多,更是为网格化管理增加了难度。在实际的网格化管理中,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网格员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和待遇保障,目前我街道各社区网格员都由社区两委干部担任,仅依靠行政命令和简单宣传,无法充分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二、对策及建议(一)加强对社区网格员的培训。定期组织网格管理员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他们对网格化管理的认识。积极引进有工作经验的社工人员和善于学习、富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加入社区管理队伍,提高社区网格化管理职业化水平。(二)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将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监督、考核、评价、奖惩等各个环节落到实处。一是运用好民主议事制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度,只有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参与维护社区成员利益,才能使他们对社区网格化管理产生认同,才能配合支持社区各项活动。二是完善激励制度,对人员经费进行统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为基准,合理确定网格员待遇。推广在网格员队伍中考核选拔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作法,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展网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三)整合多网格,达成网格统一。网格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优化基层治理效能,但过多的网格会造成社区负担过重,4/13协调工作上存在困难,只有“多网合一”,才能有效发挥社区在网格化管理的统领作用,否则各个方面的网格人员,可能就只听从上级部门,导致各唱各的调。数字技术进行网格管理存在的问题2一、存在问题(一)基层社区负担过重。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在落实权力下放的同时,把大量属于自身部门职责的行政工作“下放”到社区,大大增加了社区和网格员的负担。社区行政事务多、台账报表多、不合理的证明多,有的社区上墙的工作职责近百项,与中央、省、市要求为社区减负的大方向相背离,也造成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负担过重、运行不畅。(二)配套改革还不到位。在社区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网格员推行一岗多责的同时,政府职能部门的体制机制配套改革没有到位,仍然按照“以条为主”进行业务部署和考核管理,相关业务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数据壁垒,无法实现业务部门系统与市级基础数据库的自动匹配、比对,网格员多头指挥、重复劳动的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效能提升。(三)网格员待遇仍然偏低。目前网格员待遇存在各区不统一、城乡不统一的双重问题,网格员实拿工资总体在5/132500-3000元之间,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素质要求不匹配,影响网格员队伍稳定。同时也导致男性网格员大量离岗,造成网格员多为女性的局面,影响网格员入户访查工作的正常开展。二、对策建议(一)建立健全社区事务准入制度。进一步厘清政府与社区的职责边界,对当前社区事务进行梳理,不合理的行政审批、行政监管、政务服务等事务尽可能的进行协调剥离,对于委托社区协助完成的事项,严格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提供相应的工作经费和条件。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社区事务清单制度,政府职能部门需要进入社区或委托社区办理的事务,需要向本级社区建设组织协调机构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进入,有效防止政府职能部门把“权力下放”异化为“职责下放”,切实减轻社区和网格员负担。(二)进一步推进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坚持党委政府统筹推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建立权威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综合各部门进入社区的工作内容和考核要求,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设计与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基础数据信息采集清单,做到一表采集、一次录入、多口应用。积极推动市、区两级集中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作为条块衔接的数据“中转站”,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录入统一进入市、区基础数据库,再由数据库向各业务部门系统自动匹配、导入。6/13(三)进一步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整体联动。结合市委、市政府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工作,科学合理界定镇(街)职能定位,提高镇(街)公共服务、公共管理能力。设立镇(街)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中心承担镇(街)开展公共服务、承接社会事务、受理居民诉求等职能,向下对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向上对接区职能部门、区政务中心等,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上下互动、部门联动。进一步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功能,对各渠道发现的问题实行网络派单制度,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管理事项统一受理、分流办理、处置反馈、考核督办,形成区域实施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整体合力。(四)进一步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加强网格员业务培训,完善网格员选拔聘用、目标考核、管理使用等机制,建立动态化管理的网格员数据库。鼓励社区网格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探索社区网格员加盟专业社工机构、社工工作室等办法,培育复合型社区工作人才。提升网格员基本待遇,在镇(街)层面对社区事务准入部门的人员经费进行统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为基准,合理确定网格员待遇。推广在网格员队伍中考核选拔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作法,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展网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五)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网格化信息平台的信息安全管理和保密制度,严格实行“一级一权限、一机一帐号、一人一密码”,确保信息安全。按照内外有别、分类服务、分级管理原则,服务类信息与外网连通,向城乡居7/13民公开,方便公众查询,管理类信息以内网为主,能公开的公开,不宜公开的应设定权限,确保管理信息不泄密。数字技术进行网格管理存在的问题3一、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科学内涵及内在特征网格(Grid)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信息技术领域。网格化被引进管理领域后,由北京市东城区首创,于2004年开始在城市管理中进行实践。网格化管理模式是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以单元网格管理为特征的一整套城市管理思路、手段、组织、流程的总称。后来,网格化管理模式被运用于社区治理。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地理编码技术、网络地图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将不同街道、社区划分成若干网格,使其部件(包括公用设施、道路交通、环卫环保、园林绿化等)和事件(包括市容环卫、设施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综合管理等)数字化,同时,将部件管理、事件管理与网格单元进行对接,形成多维的信息体系,一旦发现问题,都能及时传递到指挥平台,通知相应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特征表现在:1、社区网格化管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与过去的城市管理模式不同,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3S”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打造了一个数字化的管理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城市管理部门与行政区划之间空间的界限,整合资源,及时发现8/13问题,迅速处置、解决问题。鲜明的数字化时代特征,是网格化管理的关键,是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技术保证。2、社区网格化管理以公共服务为内容。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项具有完整体系的系统工程,其公共服务的范围不仅包括道路清扫、垃圾处理、植树种草等环境卫生管理,还包括了计划生育、综治安全、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区社会事务,甚至还包括文明小区创建、家庭调解、帮扶帮困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健全完备的公共服务是社区网格化管理全面提升的重要内容。3、社区网格化管理以合作治理为目标。作为一种新型公共治理模式,网格化管理秉持一种合作理念,强调互相合作,其具体体现为强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性社会治理。在党委领导下,作为治理核心主体的政府,通过社区网格与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合作处理社区社会事务。二、当前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误区1、误认为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网格管理技术的利用,导致社区在网格化管理时陷入重技术利用轻内容整合的误区目前很多地方在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时,将所在区域内的所有社区划分为多个网格,有的以主要干道和街、路、巷为界,有的以区—街道—社区—执行网格为划分路径;表面上看起来每个网格都是一个全方位的、相对独立的微型综合管理服务体系,但一些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只是强调技术上划分了多少网格,9/13配备了多少网格管理人员,在管理内容上包括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无缝隙管理、零距离服务上还是沿用以往的办法,城市管理处置力量各自为政,出现管理资源分散,职能交叉、责任不清、重复作业等问题,导致社区网格化管理条块分化,始终形成不了完整的方案和体系,整体治理效果不明显。2、误认为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通过网格包揽所有社区事务,导致社区在管理时重政府管理轻居民自治一些社区建立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往往把整个社区所有的社会事务“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囊括在内,使网格成为原有的“区—街—社区”结构之下一个新的重要层级,推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覆盖到全社区。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虽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社区事务能够高效、及时地得以解决,但政府行为和社区行为结合太过紧密,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仍然较为具体、直接和明显,从区域定格到人员数量安排,再到网格管理服务的内容以及人员的任命等基本由政府进行决策,而社区居民很难进入社区的管理当中,社区难以实现自治。3、误认为网格化管理就是社区管理的全部,导致社区管理重搭载功能轻实际应用网格化管理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实现社区管理的重要方面,显然不是社区管理的全部。社区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但实践中,很多地方政府把社区网格化管理当作筐,什么都往里装,赋予社区网格化管
本文标题:关于数字技术进行网格管理存在的问题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9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