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首诗写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景象。诗歌有两节,第一节写的是看到万里长城,像巨龙蜿蜒在群山之中,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第二节写的是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开通了运河,方便了水上航运,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能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银光闪闪”等词语。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著名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歌曲磁带、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道城墙建造了20xx多年,是人类历史上建造时间最久的建筑;有一条河开凿了1779年,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久的人工河流。沐千年风雨,历世事沧桑,它们的名字将永远地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上。有谁知道这道城墙的名字?(出示万里长城的图片):让我们大声地说出这道城墙的名字!万里长城!有谁知道这条河流的名字?(出示京杭大运河的图片)让我们骄傲地呼喊这条河流的名字!京杭大运河(出示填空:万里长城_________。京杭大运河_________。)那么这位小朋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壮丽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各自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读准字音。2、检查生字词。驾驶谱写不朽创造绸带参考资料,少熬夜!曲折蜿蜒嘉峪关奇迹(1)指名读。(2)说说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峪:读“yù”。嘉:上半部是“士”。创:左半部为“仓”。不朽:指诗歌千古传诵。谱写:编写歌谱。(3)齐读出示的生字词。3、再读课文,读通顺。4、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奇迹”讲了哪些内容?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2、讲读。3、比较: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1篇又1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9、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11、指名读,生评议。齐读。四、作业设计1、用钢笔描红。2、完成习字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参考资料,少熬夜!1、听写词语。驾驶谱写不朽创造绸带曲折蜿蜒嘉峪关奇迹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二、学习第二部分。1、指名读第二部分。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2、讲读(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运河”比作“绸带”,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2)比较: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3、指导朗读。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三、总结课文。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这两大奇迹吗?2、总结:今天,我们乘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其实,祖国的奇迹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四、作业设计:1、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2、多音字组词。行xínɡ()曲qū()折shé()hánɡ()qǔ()zhé()zhē()板书设计:参考资料,少熬夜!长城和运河长城(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古代劳动运河(绸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3、引导学生搜索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搜索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搜索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学习运河片段,了解运河。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搜索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不只是长城,还有运河。读下面的诗句,看看我在飞机上看到的运河是怎样的一种奇异的景象?二、学习运河片段1、“像绸带飘落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在这儿,说运河是一条长长的绸带,你认为这样的比喻好吗?为什么?2、出示:银光闪闪(abcc):微波粼粼、金光闪闪波涛滚滚、细雨蒙蒙凉风习习、烈日炎炎逃之夭夭、气势汹汹3、指导读诗句三、为什么说,京杭大运河也是人间的奇迹呢?1、它长: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747公里。2、它连通五省市: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出示图)3、实现了南北的运输。我们知道,现在的交通形式很多,由陆路的汽车、火车;水上的水运、天空的空运,现在进入太空的运输都有了。但在当时,北面的物资要运到南边来,确实参考资料,少熬夜!不方便。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想到开凿一条运河,将五大水系贯通,这是何等的想象和创造?4、所以书上说,“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动人,就是对这种创造的想象力的高度概括。你说,面对着这条运河,你想说点什么呢?5、如果我告诉你: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这第一条是长江)你会怎样想?6、如果我告诉你,这运河的开凿,最早在春秋时,吴王就开凿了运河(邗沟),距今2500多年,到了随朝的时候,开通了从杭州折络阳再到北京的运河,这运河比现在的运河不要长;我们现在的运河是元朝的时候修建的,你又作何感想呢?7、如果我告诉你,现在的这条京杭大运河不仅是黄金水道,而且还是我国即将动工的南水北调工程最主要的河道,你又会作何感想?8、是啊!我们的祖先多伟大啊!9、指导读:10、总结:长城和运河,在中华大地上,从东到西,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运河,从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这一撇,从秦汉到现代,又经历了多少苍桑,有过多少泪水,但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一捺,从随唐起始,到今天,又有过多少灵动的创造,有过多少憧憬和希望。我们中华民族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着希望和创造的民族,充满着顽强和不屈的民族。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吗?(出示动画:人)11、长城运河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啊!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城和运河谱写着不朽和动人的诗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四、读诗,指导背诵…五、同学们,除了长城和运河,我们国家还有那些人间奇迹呢?1、学生交流。2、教师简介:故宫、天坛、兵马俑……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2、完成补充习题。苏教版3年级下《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3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3、收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教学重难点:参考资料,少熬夜!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一、导入激趣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2、生齐读课题。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句,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其意思。(3)思考: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长城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2)指名说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奇迹:奇异的景象。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3)结合自己的读书理解说说作者的观察点及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三、精读课文1、指名读第一部分内容。2、比较句子: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3、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看插图或动画体会理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参考资料,少熬夜!1篇又1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9、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11、指名读,生评议。12、齐读。五、布置课堂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生字词。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二、精读第二部分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2、讲读(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2)比较: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3、指导朗读: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4、同
本文标题:《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92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