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_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通用4篇)
1/7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_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通用4篇)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_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通用4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第一篇】专题四大洋和大洲(第二章第二节)。1、七大洲(按面积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赤道穿过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亚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的群岛。3、“水球”: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4、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5、半岛: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如山东半岛、印度半岛)。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第二篇】1.降水是人们熟知的大气现象,学生也都已有认识。因此,教学时可请学生发言,补充降水的形式(雨、雪、雹等),而对2/7于降水的成因和条件不必多讲,对于降水的概念也不需要作严谨的解释。2.降雨等级的教学,不必讲解严格的划分标准,而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描述各等级降雨的情况及人们的感受。同学们描述的即使不太准确,也不必细究,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根据经验判断降雨等级。3.人们讲到某地的降水量,和气温一样,一般都指观测的数据。因此,与“气温的观测”相对应,教材也安排了阅读材料“降水量的观测”。由此,学生能加深对降水量的理解。4.活动第1题,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让学生阅读第一项教材给出的影响案例,以此做参照,思考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活动。(2)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并形成共同意见。(3)各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宣读本组的结论。教学时需要注意,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很不错。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着这一原则,对于活动第2题,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要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降水的变化。1.降水的季节变化可从降水柱状图上作直观判读。主要应抓住两点,其一是全年各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其二是哪个3/7季节多,哪个季节少。2.阅读活动中的图3.20,在完成教材要求后,还应提醒学生将图3.20与图3.19a、b相比较,认识到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的不同。此外,还可补充几例让学生判读。该活动的答案:10、11两个月份降水多,5、6、7三个月份降水少;或10~3月降水较多,4~9月降水较少;或该地降水夏半年少,冬半年多。3.绘制降水柱状图活动的教学,可参照上一节绘制气温曲线图中的教学建议。降水的分布。1.降水空间分布的规律不如气温的明显,但因主要影响因素与气温的一样(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所以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仍然能看出明显的规律。这些规律教材通过活动设问引出。这些问题可引导学生逐一读图回答。(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2)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降水量最贫乏的地区即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第三篇】1、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4/7官”。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3、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是(铁路运输)运输。4、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两大组。5、东西铁路干线主要有三条(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6、南北铁路干线主要有五条(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北同蒲-----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7、青藏线东起(西宁),西至(拉萨)。1、(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2、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3、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4、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现代化。5、我国四大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6、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7、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为界,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主5/7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以南地区耕地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等。8、走科技强农之路(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9、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宜林则林)。10、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宜粮则粮)。11、这里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宜牧则牧)。12、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1、工业也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2、(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3、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盒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4、目前,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5、21世纪以来,我国加强工业研发,鼓励加强工业研发,鼓励技术创新,努力打造国产品牌,正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6、我国的四大工业区(京津唐)、(沪宁杭)、(辽中南)、(珠江三角洲)工业区。7、202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2000年的(7倍)6/7多。8、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9、我国的硅谷是(中关村)。10、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第四篇】专题二地球和地球仪(第二章第一节)。1、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专指赤道)。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3、纬线: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横着),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即0°纬线)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north;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south。经线:连接南北两极且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半圆),指示南北方向(竖着);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west;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7/7经,“e”表示east。口诀一:南纬s北纬n,西经w东经e。口诀二: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p19图2-11)。4、南北半球分界:赤道;东西半球分界:160°e,20°w;。
本文标题: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_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98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