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 考点22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2)(含答案)
专题十考点22思想内容、观点态度(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暑旱苦热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屠”字用得新奇,本意为屠杀,也可引申为消灭,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暑热的憎恨之深。B.颔联用了虚写的手法,诗人从人间忧惧江海之枯竭,联想到天上也该怜惜河汉将干。笔墨开阔,寄情深挚。C.颈联由名山想到仙岛,在诗人心中,这两处该是清凉世界,尽管遥不可及,却对他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D.本诗用了反衬的手法,用“清风无力”来反衬暑热之甚,用昆仑蓬莱的清凉来反衬暑热之苦,巧妙得当。2.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前集》中盛赞此诗识度高远。请你结合尾联,对刘克庄的这一说法作简要阐述。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题元遗山集①赵翼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②。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注]①元遗山,即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是金元之际的著名诗人。金时官至尚书右司员外郎,金亡不仕,致力辑存金代文献。②楚弓,喻指金代文献。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作者阅读元好问著作后的感想和评价,肯定了《元遗山集》成就。B.诗人认为元好问曾经经历金元两朝易代之变,最终汇集两朝文献于一身。C.颔联用典,写元好问虽未在元朝做官,但未能不食“周粟”,有损品节。D.《元遗山集》中有借写故都的荒凉景象来打发亡国之悲的诗句,真切动人。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尾联分析作者的创作观。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暗①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②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注】①黮暗: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2.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4.阅读下面这首清代词,完成下面小题。满庭芳·和人潼关曹贞吉太华垂旒①,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落日红旗半掩,秋风急、牧马悲鸣。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泥丸封未得②,渔阳鼙鼓,响入华清。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何年月,铲平斥堠③,如掌看春耕。[注]①垂旒:古代帝王贵族冠冕前后的装饰,这里比喻西岳华山。②东汉初,隗嚣的将领王元说:“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意思是有两谷关的天险,只要用一粒泥丸子就能封闭关隘。③斥堠:侦察候望,这里指用以瞭望敌情的土堡。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按照观景、吊古、讽今的思路结构全篇,集描写、议论、扦情于体,内容丰富,形象鲜明,风格博大雄浑。B.潼关周围有两大形胜一华山高耸人云,肃穆庄严:黄河奔腾怒吼,气势雄浑,一静一动,构成了潼关一带的大全景。C.那些妄图倚恃潼关来永保安宁的王朝最终却都没有逃脱覆亡的命运,词人这样写的目的是在否定潼关天险的作用。D.本词和辛弃埃的《永遇乐·京口北周亭怀古》一样,多处使用典故,把词人内心丰富的情感表达得含蓄而又深沉。2.词的最后三句“何年月,护平斥壤,如掌看春耕”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问题。再示儿①袁枚山上栽花水养鱼,卅年沈约赋郊居②。书经动笔裁提要,诗怕随人拾唾余③。三代文章无考据,一家人事有乘除④。阿通词曲阿迟画,都替而翁补阙如。【注】:①此诗作于诗人81岁时。②沈约:南朝文学家,曾作《郊居赋》。诗人三十多岁时购置随园,开始了郊外生活。③唾余:唾液之余,喻人的只言片语。④乘除:人或事物的消长盛衰变化。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中,诗人以沈约自比,概述了自己曾经经历的闲适的郊居生活。B.诗歌第六句中,诗人语重心长地教导儿子们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人事变化。C.尾联中,诗人赞扬了儿子们在词曲、绘画方面的长处,并为此感到高兴。D.诗歌首尾联均以叙述为主,诗中虽使用了典故,但整体诗意仍较为浅显。2.在学习与诗文创作方面,诗人给儿子们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分析。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B2.①识度高远,即具有高远的见识和气度。作者表白,虽有这样清凉的世界,但当天下人都在苦热之时,如果不能和天下人共同前往,自己也便不忍独游其间。②“手提天下”一句,想象奇特,气魄宏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可谓气度高远。③尾联表现了作者甘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情操,这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胸襟抱负,正是诗人的可贵之处,可谓见识高远。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颔联用了虚写的手法,诗人从人间忧惧江海之枯竭,联想到天上也该怜惜河汉将干”错误,“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意思是:人们个个担心这样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难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银河被晒干?三伏干旱,其热尤盛,天旱得久了,眼前的小河小沟便都干涸,但干旱似乎没有尽头,使人们不禁担心连江海也将枯竭。暑天正是庄稼生长最需要水的时候,如此干旱,收成即将无望,生计将出现危机,于是诗人由担心变成对上天的责问:“天难道不怕银河也会因此而干枯吗?这联上句是实写,下句是联想想象。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观点态度;二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本题首先需要理解题干中“识度高远”的意思,即具有高远的见识和气度。这首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写暑旱酷热,反映诗人憎恨热、天之情,后面四句重在发抒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其博大的胸襟。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昆仑是中国西部的高山,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蓬莱是古代传说中渤海三座神山之一。这些都是诗人心目中无暑旱酷热之苦的清凉世界。诗人由暑旱苦热想到昆仑、蓬莱等现实与传说中的清凉世界,这是极其自然的。如此清凉世界对饱尝暑旱酷热之苦的诗人产生的吸引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不能将整个世界拎在手里同去,又怎忍心只身独往那清凉世界昆仑和蓬莱山呢?诗人尽情抒发了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豪情,显示了其博大的胸襟。手提天下诸语,想象奇特,气魄宏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2.答案:1.C2.第一问:国家动乱是不幸的事,但对诗人来讲却是幸事;因为有了沧桑的内容,文章就会精彩动人。第二问:①外部环境影响诗人的阅历,进而影响诗歌内容和情感;②诗歌内容和情感决定作品的质量。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C项,“写元好问虽未在元朝做官,但未能不食‘周粟’,有损品节”错误,颔联“无官未害餐周粟”这句的意思是不做元朝的官,已经不玷名节了,又何必效伯夷叔齐的愚忠,为不食周粟而饿死呢?元好问虽没有像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而饿死,但却未在元朝做官,对大节无损。故选C。2.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侧重对诗歌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情感倾向以及作品局限性的评价。鉴赏时,首先必须明确其表层意思与深层意思,把握其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要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似是而非的问题。第一问:理解诗句含义,首先要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国家不幸”,指国家动乱;“沧桑”,指诗文的内容;“工”,指精巧,精致。由此可知,诗句意思是国家动乱是不幸的事,但对诗人来讲却是幸事;因为有了沧桑的内容,文章就会精彩动人。第二问: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深度理解,与2019年全国卷1“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考查方向一致。注意考查这一句中体现的作者创作观,并不是作者所有的创作观。正如从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探究出杜甫创作观。在赵翼看来,国家的沦丧是大不幸,诗人历经此事必然会经受心灵的触动,从而引发创作,所以外部环境会影响诗人的阅历,进而也会影响诗歌内容和情感。国家的沦丧虽是大不兴,但对爱国诗人来说却也正相反,原因是他的心灵在经受激烈的撞击后,必能进发出耀眼的火花,因此这富有真情实感的诗篇也必然具有诗史的价值,因而诗歌内容和情感也会决定作品的质量。3.答案:1.B2.①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②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错,“行藏终欲付何人”意思是,在死后,他们的行藏最终又会托付给什么人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建功立名时,他们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都是自主的;但是,之后他们的一切又要不自主地委之他人,任其摆布,任其剪裁了,对于这一点他们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并非选项所说“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的意思。故选B。2.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给我们的启示其实离不开诗中所阐发的道理。颔联“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承接首联,从史实失真的角度叙写了高贤的悲哀。在当时,高贤们已承污纳秽,受到误解;而后来末流所至,更是以假乱真,以讹传讹,从而使高贤们的行藏失去了原来的真相。由此可见本诗阐发的道理是: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这首诗歌作者完全是有感而发的,但是它本身所昭示的对书本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却无疑具有普泛性的哲理意义。书本是前人经验、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因此,为了继承前人宝贵的精神遗产,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就必须广博地读书。但是,书本又并不都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里有高下之分、有真伪之别,因此,在读书时必须善于区别,批判地继承。前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诚如是也!所以。我们在读书时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批判精神,而不能无保留地兼收并蓄,以假为真,以讹传讹,以至为书而误;我们只有以怀疑的理性目光去择取、去吸收,才能化他人的成果为自己的血肉,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这就是本诗所给予我们的哲理性的启示。4.答案:1.C2.①最后三句诗人以问作结,描绘了“铲平斥堠”后的春耕图:什么时候,能够铲平这些军事土堡,那时土地不再被分割占用,人民不再去成守争战,那时才能安安稳稳地在如掌一样平坦的田地上辛勤耕耘了。②作
本文标题: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 考点22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2)(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2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