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曹冲称象教案【最新5篇】
曹冲称象教案【最新5篇】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有可能会使用到资料。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所以,关于资料您究竟了解多少呢?以下“曹冲称象教案【最新5篇】”由网友为大家收集整理,欢迎您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曹冲称象教案篇【第一篇】【内容简析】本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的一个故事。有人送了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让人们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最后曹操七岁的儿子曹冲想出了一个妙计,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设计理念】本文设计意在通过朗读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懂得当一个问题从习惯的角度无法解决时,应换一个角度去寻求办法,培养学生平时多观察、多动脑筋的好习惯。【教学目标】1、比鲜11个生字,会写8个字。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毖习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品质。【重点难点】朗读课文,理解曹冲说的话;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品质。【教具准备】挂图、塑料船(实验用)、水、水桶、石子、尺子、天平或杆秤。【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讲故事,引入新课1、碧富埃引入故事。2、笨垂彝迹讲课文故事。(大意:古时候,有人给曹操送了一头大象,曹操让人们想办法称一称大象有多重。最后他七岁的儿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同学们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好办法吗?3、卑迨榭翁猓读题,学习“称”字,掌握读音,理解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弊杂啥量挝模注意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2、蓖桌互相读生字,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前鼻音、后鼻音。3、苯淌检查读音,指导读准“称、秤、量、曹”等字音。4、弊杂啥量挝模找一找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1、弊杂啥量挝模边读边想“有人给曹操送了一头怎样的大象”。找出有关自然段读一读。2、惫僭泵且槁圩乓桓鍪裁次侍猓肯嗷指导理解“到底”。3、敝傅祭识恋1、2自然段,重点读好描写大象的句子和表现官员们疑问的句子。四、小结内容,汇报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备聪埃荷辖诳瓮学们已初读了课文。谁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惫渡:人们想出哪些办法来称象?二、细读,感悟课文1、弊杂啥量挝模结合插图,边读边想:官员们提出了什么办法?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找到有关自然段,多读几遍,画出有关句子。2、蓖桌交流,互读。3、毖生汇报,读出所画句子。4、倍恋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官员们的称象办法,为什么直摇头?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直摇头”。5、倍恋4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6、毙∽樘致郏1)比较官员们的办法和曹冲的办法,说一说:谁的办法好?好在哪里?2)曹冲称象的办法分几步?7、毙∽榛惚ǎ朗读文段,做实验: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8、敝傅祭识恋谌、四自然段。读第四自然段时,抓住“才”“先、再、然后”等词语理解文段内容,体会曹冲遇事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的好品质。9、彼伎迹翰艹宄葡蟮陌旆ê寐穑克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引导学生理解:第一,曹冲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受到启发;第二,最主要的是他平时注意观察、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10、敝室墒湍选11弊杂衫识恋5自然段,相机指导理解“果然”以及曹操为什么微笑着点点头。三、朗读积累1、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摹2、闭抄你喜欢的词语。3、备聪按视铩4、庇谩跋取…再……然后”说句子,写句子。四、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议、论、官”等难写的几个生字。五、总结全文你喜欢曹冲吗?用一句话来夸一夸他。六、拓展延伸如果让你称象,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七、布置作业1、卑压适陆哺家人或朋友听。2、辈檎矣泄乩史人物曹操的资料。八、课外实践在生活中你遇到了什么难题?你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曹冲称象教案篇【第二篇】教学目标: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⑵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随文认识12个生字。重点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随文认识12个生字。教学用具:多媒体生字卡片一、导入:出示一杆秤。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板书:秤)它是做什么的?(称东西的)噢,它是用来称东西重量的。秤是由秤盘、秤砣和秤杆组成的。怎么称才行呢?咱们来试一试称一称苹果。现在我知道了苹果的重量了,怎么样?秤杆平了。提起秤,指着秤杆问:这叫什么来着?板书杆仔细看看老师手中的秤,在认真观察一下杆字,你发现了什么?读秤杆。它能称大象吗?(贴象的图片)古时候,就有人提出来要称大象的重量,到底是怎么称的呢?今天咱们就来学习1篇文章称象(板书:称)二、初读课文,注意生字。1、自由读课文。(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注意带拼音的字,读准字音,看准字形。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问同学和老师。)2、用最快的速度数一数文章有几个自然段。3、指名分段读课文。三、讲读课文,随文识字。1、刚才同学们说不能称大象,为什么?象很大,看看书,这头象有多大?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过渡:这么大的象,你说有多重呀?(指着一名同学问。)你问一问;另一位官员。官员们在做什么?(议论)2、出示:议论。什么叫议论?(讨论)刚才我们就是在议论。议论离不开语言,所以这两个字都有言字旁。3、齐读议论官员们又接着议论了。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官员们在议论什么?5、官员们首先想出了什么方法?(指名说)拿着板书指名读:砍一棵树造一杆秤老师在这里提醒一下,很早以前,人们用来砍树的斧头是用石头做的,所以砍字是石字旁。这种方法行吗?6、官员们又想出了什么办法?出示:宰割啊?他们竟然要把人家辛辛苦苦,不远万里送来的大象宰了?还要用这么锋利的刀个割了。读读完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呀?这种方法行吗?7、谁想出办法来了?(曹冲)板书:曹冲8、谁愿意把曹冲的方法读一下?(指名读)9、看课件(咱们把曹冲称象的过程来看一看好不好?注意在看时,一定要用心去听,一会儿,老师让你来说)边看教师边叙述。(注意用:首先然后接着直到为止最后)10、指名到前面叙述曹冲称象的过程。(教师适当给予指点)11、曹冲真聪明,造不出大秤,可以用一艘大船来代替,船舷就相当于秤杆;不能宰大象,就用石头代替,他们想出了连大人都想不出来的方法,真了不起。我想咱们班的同学更聪明,观察一下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12、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看一看,咱们黑板上还有哪两个字长得象?注意秤和称这两个字的读音不同。读。13、记住这个聪明的孩子,(曹冲)他想出了称象的好办法。咱们班有姓曹的吗?((预设:如果有就说:你一定也和曹冲一样聪明,同学们一定早认识这个曹字了是不是?如果没有就说,那今天咱们就来学一学这个曹字。跟老师读)14、说到曹冲,希望你也要记住另一个名字曹操,以后咱们会学到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操字,咱们经常用,就是我们每天伸伸手,弯弯腰做的早操的操。四、巩固识字,借助板书讲故事。今天我们收获真不少,认识了爱动脑筋,善于观察的曹冲。下面,谁能借助老师的板书,把《称象》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指名复述课文。五、文章升华、拓展。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小礼物了,想不想要?咦,怎么锁上了?怎么办?哎呀,还有拦路虎呢!我们开火车大声喊一喊它们。出示儿歌。自由读。一齐拍手读。儿歌内容:曹操一日好心情,众人观象真高兴。一个问题提出来,大象到底有多重?砍树造杆大秤用,秤大没人提得动。先宰再割分成块,活活大象要送命。曹操有子叫曹冲,小小年纪很聪明。议论声中站出来,我有注意大家听。一艘大船停水中,大向稳稳站船中。船舷上面刻记号,再换石头容易称。石头多重象多重,智慧解题传美名。我们立志学文化,中华少年出英雄。曹冲称象教案篇【第三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写字。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教学方法:采取小组议论为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准备:相关图片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2.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谈话,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指名反馈。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五、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教学重难点:1.写字。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教学过程1.范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2.讲读课文①指名朗读一段提问: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板书:官员、曹冲提问:什么人称官员?②指名朗读二段提问: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提问:课文中怎么具体描写大象的?(像……像……)指名读句子:“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议论、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师:“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提问:官员们议论什么?“到底”什么意思?师:这样的一头大象,要想称出它的重量可不容易。指导朗读,读出重音“又……又……到底”师过渡:大家都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于是曹操问大家谁有办法称这头大象。③指名读三段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方法?(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式说)板书:杆秤称象提问:曹操听了态度怎么样?“直摇头”什么意思?(做个动作看看)讨论:为什么直摇头呢?④指名读四段提问:这段写什么?(曹冲想出称象办法)做实验演示称象过程(象上船——船下沉——画线;象下船——船浮起——装石子——船沉到画线处——称石子)提问: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同)默读四段:读、画:用“——”把曹冲说的话画出来。提问:共有几句话?1句和后4句是什么关系?(1句是总写,后4句是具体叙述)指名逐句朗读画、批:按称象步骤用…画出有关动词板书:赶、沉、画、赶、装、沉、称提问:这些动词可以颠倒顺序吗?为什么?师:作者用这些动词准确、具体地写出称象步骤和方法。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过程。板书:船称石头石头多重大象就有多重⑤指名读五段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这种方法好在哪儿?提问:结果怎样?“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当时几岁?“才”什么意思?师:现在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3.观察插图思考: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与课文哪段内容相符合?(重点观察曹冲的动作、神态)口述画面内容(三)朗读全文。讨论: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板书:动脑筋、想办法提问:曹冲为什么能想出科学的称象方法?(其一,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思考。其二,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得到启发)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教学重难点:1.写字。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一)总结全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讨论: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二)练习。1.读一读,说说每组中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用带点的词造句①曹操听了摇头。曹操听了直摇头。(第二句加了“直”字,“直摇头”就是不住地摇头,说明曹操认为官员的称象方法太笨拙,很不赞成
本文标题:曹冲称象教案【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2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