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专练05 名篇名句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练(新高考)(原卷版)
专练05名篇名句默写真题回顾(2022·全国)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规律】新高考名句默写题,分值是6分,为理解性的情境默写。名句背诵建立在理解文本含义基础上的识记,要求对原文语句的内容、情感、作用、表达技巧及前后的语意关系有所理解。这有利于将中华文化的传统诗词索养落到实处,让诗词的崇高精神滋养学生的心灵。典型示例(2022·重庆南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超越喜悲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庄子《逍遥游》有“________,________”。(2)“乘风破浪”原指乘着风势破浪前进,常用来比喻志趣远大,勇往直前。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的意思与此相近。(3)在古代诗文中,“秋月”是一个冷寂的意象,还往往寄寓着时光流逝的慨叹。如“________,________”中的“秋月”就是这样。【方法点拨】默写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专题演练1.(2022·安徽·六安一中高三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描写在每月十五,明月照在半面墙上,桂树的斑驳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状,烘托环境的宁静,表达自己内心的平和。(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之悲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鲛人泪”“玉生烟”两个典故,含蓄地传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2.(2022·广东·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客感慨曹操“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所表达的意思相近。(2)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架起房屋的椽子“__________”。(3)“月”是古代诗人的常用意象,在文人笔下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古诗词中含有“月明”意象的语句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3.(2022·辽宁·鞍山一中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登临北固亭,慨叹眼前景象,又担忧当前时局,表达的感慨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类似。(2)《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椽子“_________________”,写音乐声“_________________”。(3)黄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______,_______”。4.(2022·福建·高三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诗十九首中》多有思妇感怀之词。《亭中有奇树》中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情绪。(2)苏轼《赤壁赋》中,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人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对生命深沉的感喟,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两句。5.(2022·山东·青岛二中高三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写宾主相聚欢饮畅谈的场景;而《登高》中“______________”写诗人失意不能饮酒的情形。(2)《〈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3)刘克庄的《贺新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应“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6.(2022·湖北·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反问和比喻手法写出了秦国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为。(2)好文章常能借平常事物来阐发深远的意蕴,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22·山东菏泽·高三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邀请琵琶女的经过和琵琶女的羞涩之态。(3)“舟”是古诗词常见的意象,如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透露了诗人沉重的身世之感。8.(2022·山东潍坊·高三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头发稀疏、衣衫单薄,泛舟于浩渺的洞庭湖,尽显超脱世俗的气概。(2)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君主用严酷的刑罚和威风怒气震慑百姓造成的后果,以此来劝谏唐太宗“竭诚以待下”。(3)唐宋诗词中惯用意象表情达意,“虎”这一意象就常被用来表现场面盛大或气势轩昂、如“______,______”。9.(2022·广东·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比喻告诉唐太宗要以民为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10.(2022·河南·高三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可谓“末世衰主,穷奢极侈”。(2)关于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苏轼曾用“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来描写周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曹操。(3)“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22·山西·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软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句,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同样意思的两句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六国论》中写齐、赵二国虽不赂秦也最终灭亡,但苏洵对齐国“____________”表达不满,对赵因“____________”表示可惜,态度截然不同。(3)“梦”是课内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写梦中景梦中事,或忆梦中人梦中情,或借梦抒怀等,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专练05 名篇名句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练(新高考)(原卷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3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