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考点19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PPT)-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
考点19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艺术技巧古代诗歌阅读一、考点解读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包括概括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此考点要求从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四个方面对古代诗歌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价,在历史的发展变革中,辩证地认识诗歌所反映的内容、主题、思想以及感情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此考点以概括分析类考题和综合其它考点考查较多,即使真正涉及评价类试题也大多集中在诗歌的内容、抒发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二、知识储备——情感概述(一)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怀1.理想道路古代文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即仕途失意,壮志难酬,怀才不遇;“达”即仕途通达,建立功业,功成名就。文人墨客往往在仕途的顺与不顺之中身不由己,也在“儒”与“道”两大思想流派中的一次次碰撞中完成自我选择和自我救赎。古人云“文章憎命达”,作为诗人,大多难以“功成名二、知识储备——情感概述就”,因此他们在理想道路的选择上往往有三种:其一,愤世嫉俗,愤懑郁结,忧国忧民,如屈原、杜甫,这些诗人往往信奉儒家;其二,无奈退隐,悠然闲适,乐情山水,如陶渊明、孟浩然,这些诗人更倾向于道家;其三,忧愤难平,心有不甘,饱受煎熬,这些诗人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王维、苏轼。古往今来的很多文人墨客,往往在功业未成的无奈痛苦中和坚守自身的执着不屈中,寻找平衡点。二、知识储备——情感概述2.悲喜缘由欢喜愉快的缘由主要是: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一年四季的独特感受;隐逸生活自由、闲适;政治得意,功成名就;历经战乱后暂得安宁,亲友团聚,回归故乡;国家太平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悲伤愤怒的缘由主要是:仕途失意,郁郁不得志;人生短暂,逝者如斯;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羁旅异乡,孤独寂寞;人生无常,伤春悲秋;彼此思念,不得相见;依依惜别,离愁别绪,忧心友人境况;昔盛今衰,王朝更替;抒怀自身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批判统治者昏庸等。二、知识储备——情感概述(二)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六类情感1.离愁别绪:多在送别诗中出现,表达依依不舍的留恋,如柳永的《雨霖铃》;表达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2.思乡怀人:诗人或诗歌中主人公多客居他乡或在渡口、舟中、驿站、边塞、闺中等。表达羁旅愁思,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表达思亲念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边关思乡,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表达闺中怀人,如王昌龄的《闺怨》。二、知识储备——情感概述3.建功报国:这些诗歌尤其在初唐、盛唐、南宋时期较多。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如陆游的《书愤》;表达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表达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的《涉江》4.忧国伤时:这类作品往往盛产于在国家由盛转衰的时期。表达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的《过华清宫》;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如杜甫的《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同情人民的疾苦,白居易的《卖二、知识储备——情感概述炭翁》;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的《登楼》;表达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的《兵车行》。5.生活杂感:这些诗歌多抒个人情怀,或触景生情,或幽居自矜,内容往往比较丰富,表达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刘禹锡的《乌衣巷》;表达借古讽今的情怀,如李商隐的《贾生》;表达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表达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表达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品格气节的坚守;如于谦的《石灰吟》;表达谈禅说理的感慨,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二、知识储备——情感概述6.贬谪失意:表达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如屈原的《离骚》表达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如苏轼的《定风波》。诗歌的思想内容一张图学透作者的情感态度寄寓在表现出一张图学透永遇乐①·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②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③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注】①永遇乐:词牌名。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作者在镇江任知府时,此时他已66岁。②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他始置京口镇。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诗歌的思想内容看标题题目可能交代时间、地点、事件和描写对象,可能含有作者的情感态度,对理解诗歌内容有很大帮助。如何把握一张图学透诗歌的思想内容如何把握看作者根据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可推知诗歌的大概思想内容。永遇乐①·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②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③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注】①永遇乐:词牌名。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作者在镇江任知府时,此时他已66岁。②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他始置京口镇。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一张图学透诗歌的思想内容看注释注释中对于作品创作背景和重点字词的介绍,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永遇乐①·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②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③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注】①永遇乐:词牌名。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作者在镇江任知府时,此时他已66岁。②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他始置京口镇。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如何把握一张图学透诗歌的思想内容看内容关注诗中的人、事、物,推敲关键词句。抓住典型意象,剖析诗歌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永遇乐①·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②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③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注】①永遇乐:词牌名。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作者在镇江任知府时,此时他已66岁。②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他始置京口镇。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如何把握一张图学透作者的情感态度抓典中情将诗歌中的典故与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相联系,理解诗人的情感。永遇乐①·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②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③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注】①永遇乐:词牌名。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作者在镇江任知府时,此时他已66岁。②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他始置京口镇。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如何把握一张图学透作者的情感态度抓景中情分析景物中蕴含的情感,如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抓住景物前后的动词和形容词,从中捕捉景物所寄寓的情感。永遇乐①·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②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③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注】①永遇乐:词牌名。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作者在镇江任知府时,此时他已66岁。②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他始置京口镇。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如何把握一张图学透作者的情感态度抓物中情抓住事物的特点,如形态、色彩、品质等,并将这些特点与人的品性联系起来分析,体悟诗人所寄托的情感。永遇乐①·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②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③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注】①永遇乐:词牌名。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作者在镇江任知府时,此时他已66岁。②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他始置京口镇。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如何把握一张图学透抓词中情抓住诗句中直接抒情的词(喜、悲、愁等)和间接传情的词(事件、人物、意象的修饰词),从中体会作者情感。永遇乐①·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②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③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注】①永遇乐:词牌名。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作者在镇江任知府时,此时他已66岁。②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他始置京口镇。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如何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一张图学透常见内容主要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成败,历史事件,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诗歌的思想内容借古讽今,忧国忧民;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旧事,寄托伤感或哀思。作者的情感态度常见情感咏史怀古诗主要写朋友、亲人、情人的离别场面。离别前的不舍与伤感及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借送别表明心志、抒发感慨;表达对友人的劝慰与勉励。赠友送别诗主要写诗人长期客居他乡或漂泊异地时的所见所闻。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漂泊无定的孤苦、羁旅他乡的幽怨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羁旅思乡诗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对黑暗官场的厌倦,寄托恬淡的隐逸思想;借山水抒发闲适淡泊之情。主要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山水田园诗一张图学透常见内容诗歌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常见情感主要描写从军出塞、保家卫国、塞上风情或记录战事、战争场面等。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歌颂祖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边塞征战诗主要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主要特征着重描摹。寄寓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表达怀才不遇或命运多外的伤感;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咏物言志诗多以弃妇、思妇为抒情主人公,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在特定社会背景、生活遭遇下的复杂心理状态。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及对丈夫的思念;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或被丈夫冷落、抛弃的哀怨;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闺怨诗二、知识储备——情感概述(三)常见设问方式1.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心境、心情、人生理想、人生态度)?3.有人认为本诗含有某某思想/情感,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4.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诗人的情感有哪些变化?6.这首诗(词)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7.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二、知识储备——情感概述(四)解题要领1.抓住直接情感提示概述诗歌情感类考题,首先要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恨、忧、孤等。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悲”表明了作者的心绪。想到自己孤身一人,常年客居他乡,年事已高,体弱多
本文标题:考点19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PPT)-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42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