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面积》教案【推荐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面积》教案【推荐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面积》教案【推荐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圆的面积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教学重、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学具:16等份和32等份的圆形、剪刀、刻度尺、一张圆形纸片。边长等于r正方形透明塑料片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激发动机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用手摸一摸,引导说说关于圆,都知道了什么,为学新知做好铺垫。2、引导确定新的学习目标:还想知道圆的什么知识,适时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圆的面积)3、引导简单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运用转化法探索圆面积的计算方法。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猜想、引导,确定方法师:我们曾运用转化法探索出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把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从而探索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同学们猜想一下,圆可能转化为哪些平面图形呢?(学生可能会想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师:请同学们看手中的学具,想一想把圆怎样剪?剪成什么样的图形?(根据学生猜想,指导学生试着把圆平均分成8、16、32个相等的扇形,然后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2、动手操作,尝试探究师请同学们动手剪拼一下,看到底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师谁能向大家汇报一下,你把圆拼成了什么图形?请你把拼好的图形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给大家看。(各小组汇报,共享思维成果)3、课件演示,突破难点参考资料,少熬夜!师课件演示,再现将圆16等份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的过程;再将圆32等份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的过程。引导思考:(1)圆与有近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2)把圆16等份和32等份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区别?(3)如果等分份数仅需增加,结果会怎样?师:课件进一步演示把一个圆等分成64份、128份…拼成长方形,是学生之观感知:将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4、观察比较,导出公式师:请各小组仔细观察思考:拼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联系?能从中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汇报讨论结果。使学生明确: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也就是S=πr×r=πr2(可能有的同学会把圆剪开后拼成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梯形。教师要给予肯定,并引导推出同样的计算公式。)5、尝试运用出示例3,读题列式,学生尝试练习,反馈评价。提问:如果这道题告诉的不是圆的半径,而是直径,该怎样解答?不计算,谁知道结果是多少吗?2、完成第116页做一做的第1题。3、看书质疑。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只列式不计算。直径50分米2、一块圆形铁板的半径是3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3、小明家购买一种麦田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5米。请你帮忙算一算,它能喷灌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自己运用了什么方法,学到了哪些知识?五、课堂作业第118页的第3题和第4题。小学数学圆的面积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渗透极限、转化的数学思想。3、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参考资料,少熬夜!的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和运用。课前准备一个大圆、剪刀、小正方形。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xx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教师引导交流:(出示一个圆)我们已经认识了圆,说说你对圆的了解。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引导交流:如果圆的半径用r表示,周长怎样表示?周长的一半怎样表示?学生做出回答。教师引导交流: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有关。大家猜想一下,圆的面积与谁有关?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教师引导交流: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大家可利用昨晚把圆剪开后,拼成的图形展示一下,看看发现了什么?全班汇报交流:谁想先来展示一下?(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交流:你能让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直一点吗?学生领悟: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学生领悟:多分几份,平行四边形的底就会直一些。教师引导交流:对,如果把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会怎么样?教师引导交流: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分成128份呢?如果把这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呢?教师引导交流:对,把圆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就越近似于平行四边形。教师引导交流:若把其中的一个小扇形平均分成2份,取一份放在另一边,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了什么图形?师:这样就把求圆转化成了求长方形。教师引导交流:你认为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生:他们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教师引导交流:你能根据它们的关系,推出圆的面积公式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c÷2×r=πr×r=πr2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师引导交流: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πr2教师引导交流:黑板上的这个圆半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三、巩固练习1、请同学们利用公式,求出“神舟五号”飞船预先设定的降落范围是多大。建议:可以先画模拟图,然后想办法得出比预定范围小了多少平方米。2、自主练习第1题。3、自主练习第2题。给出圆的直径求圆的面积,必须先求出圆的半径,再求圆的面积。4、自主练习第3题。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学数学圆的面积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组合图形的特征,掌握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掌握和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2、通过自主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图形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举和学习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组合图形的认识及面积计算、图形分析。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基本图形纸片。教学设计:⊙创设情境,认识圆环1.师: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课件出示圆形花坛、圆形水池外的圆形甬路、奥运五环标志、光盘……2.同学们,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是环形的)3.教师拿出环形光盘说明:像这样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圆环或环形。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环形的物体?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已经知道的环形物体以及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4.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环形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环的面积)设计意图:从学生掌握的常识和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从直观上也感受到了环形的特点,参考资料,少熬夜!为后面学习环形的面积奠定基础。⊙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画一画,剪一剪,发现环形特点。(1)画一画。让学生在硬纸板上用同一个圆心分别画一个半径为10厘米和5厘米的圆。(学生按照要求画圆)(2)剪一剪。指导学生先剪下所画的大圆,再剪下所画的小圆。问: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环形)师:我们也称它为圆环。(3)教师手拿学生剪的圆环提问:这个圆环是怎样得到的?生明确:圆环是从外圆中去掉一个内圆得到的。(4)借助图示认识圆环的各部分名称。你知道圆环各部分的名称吗?(出示图示引导学生明确相关内容并板书)①外圆:又名大圆,它的半径用R表示。②内圆:又名小圆,它的半径用r表示。③环宽:指外圆半径和内圆半径相差的宽度。2.探究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1)小组讨论,怎样求圆环的面积?(2)汇报讨论结果。(3)小结:环形的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设计意图:以学生的亲身实践贯穿始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一些方法,如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观察、分析等,使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掌握,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把环形从一般图形中分离出来,快速地抓住了环形的本质特征,形成环形的概念,并顺利推导出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3.课件出示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圆环的面积是多少?(1)学生读题。观察:哪里是内圆和内圆半径?你能指一指吗?外圆是哪几部分组成的?哪里是环形面积?你打算怎样求出环形的面积?(2)学生试做,指生板演。(3)交流算法,学生将列式板书:解法一外圆的面积:πR2=×62=×36=(cm2)内圆的面积:πr2=×22=×4参考资料,少熬夜!=(cm2)圆环的面积:πR2-πr2=-=(cm2)解法二π×(R2-r2)=×(62-22)=(cm2)答:圆环的面积是。(4)比较两种算法的不同。(5)小结: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2-πr2或S=π×(R2-r2)(板书公式)(6)讨论。知道什么条件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怎样计算?(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结合图示多角度解答)①知道内、外圆的面积,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S环=S外圆-S内圆②知道内、外圆的半径,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S环=πR2-πr2或S环=π×(R2-r2)③知道内、外圆的直径,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④知道内、外圆的周长,也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S环=π×(C外÷π÷2)2-π×(C内÷π÷2)2或S环=π×[(C外÷π÷2)2-(C内÷π÷2)2]⑤知道内、外圆的直径或半径及环宽,也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S环=π×[(r+环宽)2-r2]或S环=π×[R2-(R-环宽)2]……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进一步认识圆环;结合图示理解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例题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使学生领会两种方法间的区别,好中选优,展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合作讨论中进一步弄清求圆环面积所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完成教材68页1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班内说一说解题思路。2.一个环形铁片,外圆直径是20dm,内圆半径是7dm,这个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3.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75cm2,求圆环的面积。[引导学生理解阴影部分的面积为R2-r2=75(cm2),圆环的面积=π(R2-r2)=×75=(cm2)]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突出重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练习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反思体验,总结提高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布置作业,巩固应用参考资料,少熬夜!1.完成教材72页8题。2.找一些关于环形的资料读一读。板书设计圆环的面积圆环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S环=πR2-πr2或S环=π×(R2-r2)圆的面积教案【第四篇】教材分析圆的面积是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认识圆入手,到圆的周长和面积,与直线图形的学习顺序是一致的。但是,学习圆是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化曲为直”、“化圆为方”,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感受极限思想。在本单元中,本节内容安排在“认识圆,圆的周长”之后,这样可以让学生借鉴在学习圆周长时的经验来研究圆的面积;有利于让学生感悟学习平面图形的规律和方法。学习本节内容后,为后面学习扇形统计图、以及圆柱、圆锥打下基础;同时,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对圆的特征,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已基本掌握,但对于像圆这样的曲线图形的面积,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如何把圆转化成直
本文标题: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面积》教案【推荐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48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