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活见鬼》教学设计(精编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活见鬼》教学设计(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活见鬼》教学设计(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活见鬼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读出古文的韵味,感受与现代文的不同,力争达到?熟读成诵?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现代文、字典理解文章内容,读懂课文讲述的故事;练习复述,正确使用人称代词?他?3.情感与态度:思考两人为什么?相视愕然,不觉大笑?,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要疑神疑鬼的,要反对迷信、相信科学;教学重难点:能理解全文意思,并领悟文中道理。教学准备:1、教师根据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带工具书。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1.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猜个字谜(课件1:?鬼?字),你为什么猜它是一个?鬼?字呢?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带有这个字,(课件2出示,师板书课题),当你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概括(害怕、恐怖)。如果让你用一个标点符号来体现你此时的心情,你会打上?(!)能读出这个味吗?3.其实今天我们口头上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活见鬼?在生活中也随时使用(刚刚明明放在桌上的钢笔一转身就不见了,你一定会惊讶地说出——刚才还是艳阳高照,收拾好东西正要出门去玩,转眼却下起大雨,你会失望地说上一句——)4.这三个字就出自于这篇文言文,古人认为,?鬼?是似人非人的怪物。早在四百多年的明代,人们特别信神信鬼,面对人们的迷信、腐朽的思想,有一个叫冯梦龙的人决定用自己的文章来为当时腐朽的人们?疗腐?。5.简介作者(课件34展示)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代表作有‘三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一个故事如何治疗古人的腐朽思想,打开课文,让我们走进《活见鬼》二、初读疏通,整体感知。1.预习中你遇到哪些困难?(字音、字义、读不通)2.读通读顺(1)谁来为大家读读课文(指名初读),(真好,但是大家有没有听出一点点小问题,倾听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正音,读正确。参考资料,少熬夜!(2)大家能不能大声读读这些文言句子(课件5,学生练习读,指名读,齐读)课件6出示?踉跄?: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似之处,与什么有关?怎样走路才算是?踉跄?呢?生字条旁写三遍。课件7、8出示撩与亟字字音和字义,正音。再次齐读带生字的句子,读流利。课件9课件10出示全文,学生展示读,要求流利。全班齐读。3.文白对读,读懂课文(1)指导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要经常抑扬顿挫地诵读○2读译文来理解古文。○3边读古文边看译文的解释。○4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结合课文下的译文,同桌合作弄懂文意。师范读、生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进行检查;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文白对读品味文言师生合作读古文和译文,挑两人接着往下对读(课件11、12、13出示文言文和译文对照内容)(4)思考:从文白对读你有什么发现?(总结过渡:对,文言文语言简洁凝练,那就让我一起有滋有味地来读读简洁凝练的文言文吧!)三、深入研读,读出滋味。1.语速放慢些,试试看。一名学生个别读(课件14)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2.读了这个故事,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好笑?用直线画出来。课件15出示:?值炊糕者晨起那谁能读出可笑呢?指名读,学生评价。他读出可笑了吗?那谁能读出这种味道?指名读你,学生评价,那有什么好方法读出可笑呢?(抓关键词:亟、奔入、踉跄、号呼?)指名再读,读读译文再指名读。请大家想象画面:第一个闯入者是谁?(板书:撑伞者)是什么样的?进门可能说什么?最搞笑的还不是第一个,第二个闯入者他又是谁?(板书:投伞者)想象一下他是什么样子的?进门可能喊什么?《活见鬼》教案设计2听陈老师的课,热情的微笑、节奏鲜明的语言所深深吸引,在老师认真细致指导学生读书、思考的同时,我们更能感受到老师对于教学设计的用心。本节课中几处教学设计更让人印象深刻。参考资料,少熬夜!1、想象人物的心理,帮助学生把课文读得更好。本课教学中教师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课文中“夜归者”的心理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久之,不语”的时候他会怎么想,当他怀疑对方是鬼,而用脚去小心试探对方的时候,却没有碰到,这让他更加害怕了,这时,他又会想些什么呢?对人物的心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就会较好的读出这种由“疑为鬼”到“愈益恐”的心理变化。2、通过表演,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把课文读得更好。“亟奔入其门”的“亟”字、“踉跄”和“号呼”这三个地方是学生读不出味道之处,而这几个疑难之处却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轻而易举的让学生感受到这二人此时此刻的心情,看到这二人惊慌失措的样子,听到他们说了什么,怎么说的。在表演的基础上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能把课文读得更好。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是这1篇文言文,而是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通过回忆以前对文言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总结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激活学生已积淀的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汇报交流,教师导学释疑,让学生明白互助交流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学习方法,为学生以后自主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活见鬼》教案设计3教材分析:《活见鬼》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1篇课文。这是1篇文言文。文章主要写了一个雨夜,一个人持伞独行,有个在屋檐下避雨的人钻到自己的伞下一同走,也不说话,怀疑为鬼,走到桥上时,持伞人把另一人推下了水,然后跑了,到早起做糕的人家里,说自己遇到鬼了。过了一会儿,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也跑进来,说遇到鬼了。两人都说遇到鬼了,但互相看看大笑起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否则会闹出笑话!这篇小文章短小精悍,幽默风趣。共有三个层次:一是雨夜两人同行;二是互相怀疑,一人撩试后把“鬼”挤下了水;三是两个人相遇后相视笑了。两个人互相怀疑对方是鬼,闹出了笑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借助《活见鬼》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学情分析:1、由于上学期学生接触过文言文。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经验。2、学生已具备的能力有:能流利的朗读现代文,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独立学习及合作学习的习惯;掌握了一定的读参考资料,少熬夜!书方法,如: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能结合课文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6个生字;2、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达到“熟读成诵”。3、能根据现代文、工具书理解内容,在反复诵读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二、过程与方法1、采取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2、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适当讲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吸收我国古文的精华,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2、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教学难点:1、学生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读懂全文。2、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2、教师制作教学课件。3、带工具书。教学过程:一、激活沉淀,确定目标1、板书课题,读课题,说说对课题的理解。同学们,在有些人的内心深处都深深地恐惧着一种东西,那就是?你认为鬼真的存在吗?可是,古代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信神信鬼却是很普遍。今天我们学习1篇有关鬼的故事。(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两遍。从字面上来理解,题目的意思是——(活人见到鬼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明朝的冯梦龙。这篇课文是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同学们从小学点文言文对更好地学习祖国传统文化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大家有兴趣吗?2、提出学习目标,教师归纳。读了课题,同学们想学到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3、回顾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习文言文,也是有方法的。还记得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文言文吗?我们是采用了什么读书方法的?学生发言后。老师结合大家的发言,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帮大家总结了学习文言文六字法,不知大家喜欢不喜欢?(打参考资料,少熬夜!出课件)大家齐读——(1)读:反复朗读,正确断句。强调:古代语言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多读几遍便能更加通顺。(2)明:理解词语,揣摩句意。①借助工具书理解了解词语的意思。自己翻译后,再与原文译文对比。②借助课文译文理解内容。(3)讲:连接句意,复述故事。(4)思:深入探究,领悟道理。(5)联:联系实际,谈论感受。(6)诵:熟读成诵。二、运用学法,自主学习1、自学提示。那就让聪明的我们运用刚才总结的“读、明、讲、思、联、诵”的学习方法,对照刚才制定的学习目标,先独立学习。在学习中碰到问题时先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没办法解决的,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再不懂的,等一下可以提出来全班讨论。任务已经明确,那就行动吧!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汇报交流,导学释疑1、指导学生读通、读顺。(1)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刚才,同学们经过了专心的自学,有付出就有收获!谁能带读一下这些生字。出示“趋”、“炊”、“沾”、“踉”、“跄”、“愕”。学生带读。分组抽读。这六个生字,除了“趋”以外,都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做到左窄右宽。特别是“愕”字,右边要比占到左边的位置来。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美观、大方。“趋”字要注意里边的写法。(2)抽读。生字会读了,课文是否会读呢?指名一位学生读,读完评价。(打出课件)(3)范读。(打出课件)画停顿。(4)个别读。(5)全班读。2、指导学生理解文句的意思。(1)理解句子的意思。会读还不够,还要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谁来说说,自己你懂得哪句的意思?采用哪种方法?(2)用自己的话把全文的意思讲一讲。①看课文讲。一句一句会讲了,][谁能边看文言文边合起来讲一讲?(学生讲)②复述。谁能不看课文来讲一讲了?(学生讲)参考资料,少熬夜!③与译文比较。齐读译文。把自己的译文与课本中的译文比一比,谁的比较好。3、指导学生探究明理课文的内容会讲了,但老师还是有一个疑问,不知谁能帮助老师?(打出课件)(1)为什么“疑为鬼也”?①原因:夜黑、偶遇、久之不语。②指导朗读:“有赴饮夜归者……疑为鬼也”。(2)为什么“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①原因:以足撩之,偶不相遇,便肯定遇上鬼了。②指导朗读:“以足撩之……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3)为什么“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①原因:赴宴夜归,投伞通行——互疑为鬼,挤之下水——再次见面,恍然大悟:疑心太重,闹出笑话。②这笑声里含有什么意思?(笑自己疑心太重,疑神疑鬼,这世界里哪有鬼啊;笑自己闹出笑话;笑声中含有对迷信的讥讽。)③指导朗读:“值炊糕者早起……不觉大笑”。四、拓展延伸,扎实训练谢谢你们帮助老师解决了疑难问题。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也要经常提些问题,寻找答案,这样学习的收获才会大!这篇课文你们学懂了吗?老师也有几道题目想考考大家,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一)你能行吗?(打出课件)练习1、学了本文,你有什么体会?可以从内容和文体两方面简单谈一谈。(打出课件)练习2、你能用“活见鬼”说一句话吗?练习3、熟读成诵。(二)课外作业练习4、拓展阅读——文言文《鹬蚌相争》《矛与盾》练习5、向自己周围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采访他们听后的体会。附:板书设计活见鬼(文言文)疑为鬼也——夜黑、偶遇、不语挤之桥下——撩之不遇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愕然、大笑——恍然大悟附:《活见鬼
本文标题:《活见鬼》教学设计(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68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