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民主生活会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范例(通用4篇)
民主生活会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范例(通用4篇)民主生活会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篇】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而不论是讲真话、讲实话,还是干实事、求实效,归结起来,就是要在言行两方面都能够体现担当作为。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精神作风来看,担当和作为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其价值所在。担当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作为,从而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作为总是有原则的,正因为有原则,才需要担当,从而以意志激发斗志、以定力涵养活力。这就表明,在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实事求是上,担当与作为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只有把勇担当与善作为一致起来,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做、坚决地干,不断增强作为整体的担当作为意识,方能真正走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路径上,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把坚持真理与坚守初心融为一体,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及其雄浑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铸就了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及其昂扬的精神风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切实解决好在坚持实事求是上的党性问题,把掌握思想方法和遵循党性要求高度统一起来,争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事求是派,从而努力成为新时代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民主生活会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篇】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期,每前进一步都是一场硬仗,每一次探索都需要敢于亮剑、无私忘我的担当者。干部要为事业担当,组织要为干部担当,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题中之义,如何实现“两个担当”良性互动是各级组织需要积极探索的重要命题。此次,我省评选表彰100名“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褒奖担当作为者,正是“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的创新之举、担当之举。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让担当作为者吃苦不吃亏。选好人、用对人,是对干部最大的激励。要坚持从对党忠诚的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担当作为,真正把那些政治过硬、实干苦干、敢抓敢管的干部发现出来、重用起来,让担当者得重用、获褒奖,让碌碌无为者让位子、受警醒。要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着力打破隐性台阶,排除“唯分唯票”惯性干扰,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对担当作为者放手不放任。干部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执行急难险重任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工作中,有时难免会出现“无心之失”“探索之误”,这也导致一些干部或因怕被问责而不敢担当,放不开手脚;或因主动担责受了委屈,寒心泄气……如何让担当者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关键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合理实施容错纠错机制,尽力将容错纠错从“事后补救”前移到“事前预防”,鼓励干部放开手脚大胆闯。当干部因敢闯敢试、大胆创新而受到不公平对待时,要敢于为他们说公道话,绝对不能让“领头羊”当“替罪羊”。坚决开展澄清保护,让担当作为者流汗不流泪。干部要放手干事、锐意创新,势必会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触发一些矛盾冲突,甚至引发一些诬告陷害行为,不少干部因此承受了较大的心理负担。各级组织要注意区分正常检举揭发和诬告陷害,坚持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澄清时就澄清。对经查受到恶意中伤、诬告陷害的干部,通过召开澄清会、出具书面说明、向党组织通报等形式,及时消除不实信访、举报的负面影响,帮助受到诬告错告的干部卸下思想包袱、消除思想顾虑。对那些故意诬告、散布谣言、干扰改革的行为,采取相应措施严肃处理。奋进新时代,壮阔东方潮。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期待新气象。各级组织要把这次受表彰的“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先进典型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传播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担当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形成表彰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见贤思齐、奋发有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不断为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民主生活会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干部思想工作作风实际,直面问题不回避,抓住症结不放手,在突出解决“四风”问题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不落实这一“顽症”,大力整治“为官不为”问题。深查细究,认真查找“为官不为”存在的问题省委书记王儒林提出,“工作不落实,就是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不负责,就是政治上不过关,要痛下决心,长期不懈抓落实。”同时,他就整治“为官不为”问题强调,“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认真深查细究、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一些干部存在的不落实、不作为问题,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推动工作、取信于民。”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始,我们从抓落实的态度、方式、责任等6个方面,敞开大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仅省直机关就查找出不落实、不作为相关的“顽症”4164条。在省里带动下,市县两级在第二批活动中,继续把整治不落实“顽症”作为重要内容。在基层自己查、发动群众提的同时,我们还组织纪检、审计、信访等19个执纪执法和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深入调研,就“不作为”问题拉出基层领导班子的现象73条、领导干部的现象86条,并坚持立说立行,边查边改。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感到,当前“为官不为”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有的在一个方面突出一些,有的三个方面兼而有之。一是“不想为”。有些干部安于现状,看摊子、守位子,推着干、看着干,工作热情减弱,进取意识淡化;有的习惯于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少,研究具体工作、具体问题少;特别是一些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愿再吃苦挨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二是“不会为”。有些干部一方面对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等新任务不熟悉、不学习、不钻研,开展工作不得要领、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在“擦边球”、“闯红灯”、搞规避变通、靠吃喝处感情、拉关系跑项目等传统打法不能用的情况下,新的办法不多、工作思路不宽,有的甚至束手无策。三是“不敢为”。主要表现为“三怕”:一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二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担心引火烧身、担心承担责任,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患得患失。三怕媒体炒作、成热点。不善于、不习惯在媒体关注和公众监督下推进工作。追根溯源,深入剖析“为官不为”问题的成因“为官不为”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密切相关,是“四风”的综合反映。认真分析产生“为官不为”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理念信念不够坚定,党的宗旨意识淡化。无论哪种“为官不为”,归根结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三观”改造没有做到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降低,对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重,对事业的兴衰成败看得淡。群众观念没有牢固树立起来,没有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责任担当意识不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一些干部觉得要求严了、“束缚”多了,感叹工作越来越不好干、官越来越不好当,产生了明哲保身的错误思想,想当“老好人”“太平官”,不敢动真碰硬,遇到矛盾就绕,遇到问题就躲,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存在盲目攀比思想,比收入、比舒适、比待遇,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失准、工作失职,不仅助长了奢靡之风、违反了纪律规定,而且意志消退、贻误了事业发展。有的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按部就班、求稳怕乱思想,害怕承担风险,不敢打破常规,导致一些工作没有实质性突破。能力水平欠缺,没有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一些干部不是不想作为,而是存在“能力恐慌”“本领恐慌”,缺乏真本事、硬功夫,导致工作上力不从心。有的科学发展观树得不牢,发展理念和方式比较落后,没能随着形势发展需要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在经济工作中更多沿用传统思维方式,采用市场经济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有的法制观念淡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不高,不能做到严格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有的“排斥”媒体,不善于在新闻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监督下工作。对新形势、新要求不适应,把“改作风”和“敢担当”、把“干净”与“干事”人为对立起来。面对当前反腐高压态势和正风肃纪要求,一些干部感到被束缚了手脚,“规矩多了、什么也干不了”。其实,转变作风、提倡“干净”,是为了洗澡治病、轻装上阵,是为了更好地“干事”,不能拿大胆“干事”替“不干净”找理由,更不能以“干净”为“不干事”找借口。这种人为地把二者对立的思想,不仅是对使命职责的消极逃避,也是对改进作风的误解误读。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干部“为官不为”针对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的“为官不为”问题,我们在中央第六督导组和第七巡回督导组的指导下,坚持以解决思想问题为核心,以强化纪律约束为重点,以完善制度机制为根本,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抓手,以营造良好环境为保障,深挖病根、找准病灶,综合施治、对症下药,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开展活动形成的优良作风转变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端正思想,引导为官有为。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干部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的问题,筑牢“为官有为”的思想基础。我们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省委举办6期省管主要领导干部集中轮训班,确定10个专题、开展讨论活动2700多场次。我们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这条红线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同时,组织开展向我省汪洋湖、翟树全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我们大力开展“狠抓落实年”活动,推动干部更加重落实、敢落实、善落实;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推动干部转变思维方式、转变工作模式。省委、省政府还要求把防汛抗洪、抗震抢险和灾后重建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考场,在重大灾难面前考出理想信念、为民宗旨和转作风、抓落实的实际成效。打消顾虑,鼓励大胆作为。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有了明显改进,但个别干部在思想上也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我们着力消除“为官不易”的认识误区,切实向干部讲清楚,现在不让做的这些实际上都是党的宗旨、章程、原则、规定所不允许的,现在所做的只是正本清源。我们着力消除怕触红线的思想负担,明确提出克服“怕”字,核心是要按规矩办事,关键是要依法行政、秉公用权,只要是符合中央精神的、符合改革方向的、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就大胆去做。我们着力消除畏难退缩的不良倾向,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敢于担当是干部的基本素质,体现干部的党性觉悟,引导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树立导向,指导正确作为。我们把树立正确导向作为推动干部“为官有为”的核心要务,着力引导干部行有所循、行有所止。为树立科学的工作导向,我们提出把全面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全力推动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五大发展”的工作思路。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我们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提出突出选用“四种类型”干部,即突出选用党性强的干部、敢担当的干部、有本事的干部、有实绩的干部,引导各级干部改进作风、崇尚实干。为树立明晰的考评导向,我们改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对市州、县域考核指标作了较大调整,减少发展速度和规模指标的权重,增加质量和效益指标的权重。提高本领,促进善做善为。有本领才能有作为。我们紧密结合事业发展需要,突出干部履职尽责急需,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去年下半年以来,累计脱产培训党政干部万人次,使他们不仅“为官有为”,而且“为官善为”,着力提高全面深化改革、依法行政、联系服务群众和推动振兴发展的本领
本文标题:民主生活会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范例(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7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