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德育教案5篇资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关多类信息、情报。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会用到各方面的资料。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那么,您知道资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在此,您不妨参考下载一下德育教案系列10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德育教案1作者:何香**:《速读·上旬》2019年第03期一、执教班级余庆县洞水小学五1班。二、主题活动名称“品长征故事,悟长征精神”。三、课时数一课时。四、执教人何香。五、学情分析从当代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情况来看,他们很难在通过个体的感受对这一群体在艰难环境下所达到的精神境界进行再体会。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当代学生往往知道长征,了解长征,但却无法体会到长征精神的可贵,更无法将长征精神与自身融为一体。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长征,了解长征精神,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过程与方法:有效运用自主性和讨论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长征故事,使学生对长征精神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长征精神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对长征精神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树立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念。七、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从长征的故事中了解我们当前生活的艰辛,了解长征精神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难点:让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够从长征故事中所领悟长征精神,通过自主**获得心理启示,并能够在生活中自主地发扬和传承长征精神。八、课程资源许多**,网络资源,***,书籍,**,**。九、教学内容与过程(一)情境式导入**歌曲《长征》,并利用多**向学生展示多种有关于长征的**,带学生进入长征的情境之中,使他们了解在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如何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同时告诉他们:“同学们都听说过长征,那么从歌曲与**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呢?是红军的坚强意志还是他们不懈的自强不息?我们如何看待这种精神?”在这一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表现和重视度判断学生是否进入到了长征的情境之中。德育教案2二年级德育活动教案课堂礼仪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教学过程:一、学习课堂礼仪小学课堂礼仪1每个学生都应该明白,上课前充分准备是最起码的礼貌,也是对老师的尊重。学生应在预科铃一响就进入教室,准备课本、联系书、文具等,安静地坐着等老师的到来。2、一堂课起始时的礼仪规范:“上课”时:[班长]:起立!立正、目视老师,[全体同学]:(鞠躬礼)同时喊:“老师好!”[老师]:“同学们好!”(点头礼)。[班长]:请坐!下课时:[班长]:“起立”,[全体同学]:(立正、目视老师)鞠躬礼“谢谢老师!”[老师]:同学们再见!3、上课迟到,应先敲门或喊“报告”,得到老师谅解和允许后,方可悄悄入座。4、回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声音要响亮。注意听,不要嘲笑答错的学生。5读书、写字、坐姿要规范、科学,有利于身心健康。忌东倒西歪。6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私下说话,不做小动作,每堂课都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德育教案3钟祥市长寿路学校吴芳活动主题:奥运在我心活动设想:《中学德育大纲》规定:初中阶段德育第一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中,自信,自豪,决心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学习。21世纪的青少年天生就有幸福感。说起爱国,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理性认识,只有让学生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认识到祖国的发展祖国的兴旺繁荣,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热情。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参与,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目的:让学生感受到奥运会就在身边,认识到主办奥运会就是我我国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我国国际地位的体高,从而增强我国的民族自豪感。活动重点:学生的实践活动活动难度: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活动准备:分三组活动第一组20人搜集有关2008北京奥运知识,比如会徽及其意义,关于“鸟巢”,奥运会比赛项目等。以竞赛题的形式,共20道题。并确定一个主持人进行知识竞赛。题型多样化,可以设抢答题、选择题、填空题等。第二组24人经营第一期黑板报和手写报。手抄报至少四版。来自手抄报的四个小组的代表将介绍手稿的栏目和内容以及办报的意义。第三组20人充当奥运小记者。主要进行校内外采访。受访者应分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层次、不同身份。采访的主题有:1如何迎接北京奥运会2.奥运在祖国北京主办有什么感想;3.为北京奥运说祝福语。面试结果的汇报方式:以讲故事会的形式。小组选出2-3名代表在课堂上讲感人的故事。活动设计:一、激发情趣引入主题(幻灯片2008北京申奥成功画面)2001年7月13日,对炎黄子孙来说,是一个彻夜难眠、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晚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这个消息通过电视里立即传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顿时,神州大地沸腾了,世界上只要有中华儿女的地方都沸腾了,人们再也无法抑制发自内心的激动,齐声欢呼:“我们赢了!”二、回顾中国奥运史(幻灯你知道吗)193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刘长春是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由于孤身一人乘船经过许多天的漂泊才到达美国,第二天就匆忙上阵,成绩明显下降,结果在预赛中就遭淘汰。1984年,中国参加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并获得15枚金牌,列金牌榜第四位。在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共获得28枚金牌,在金牌榜上名列第三。2001年7月,北京赢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主办权,在2004年雅典第28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32枚金牌,上升至金牌榜第二位。三、成果展示导语:中国奥运会正在腾飞,中华民族正在崛起。作为中国人民的一员,让我们密切关注北京奥运会。背景**北京奥运主题曲第一组知识竞赛第二组手抄报介绍第三组采访汇报(过程中幻灯帮助展示一些直观物:北京奥运会会徽、北京奥运会吉祥物“鸟巢”等)四、畅想奥运2008年是非常不平凡的。暴风雪没有吓到我们;**分子阻挠不了我们;汶川大**我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距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77天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信心百倍,满载希望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的到来。我们应该为奥运会做些什么?驰骋你的热情,敞开你的心扉,敞开你的心扉。话题:我为奥运做什么五、总结语团结、拼搏、拼搏是奥林匹克精神。我相信,今天装在我们心中的不仅是奥运会,还有我们的祖国。国家有难,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国家兴旺,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造更大的辉煌。这是奥林匹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了让这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请有志者在“奥运在我心”锦旗上签名。整个活动结束德育教案4[第一章:中产阶级道德教育计划:讲文明和礼貌]中班德育教案:讲文明、懂礼貌一、活动目标:1、能知道在哪些情况下要使用“请,谢谢,对不起”,奠定团体中互动的基本礼节。2体验更丰富的情感分化,建立积极和谐的人格。二、活动准备:**,卡片三、活动过程:1、引导者先和幼儿讨论在生活中许多的礼节,如早上到幼儿园问候老师,与幼儿打招呼,道早安,拿东西时用双手接,并会说谢谢,不小心撞到别人时要说对不起,拿东西给别人时,要说请,放学回家时会和老师、幼儿道别说再见等。2、接下来,引导者可以发问,让幼儿来回答,如踩到别人时要说什么,幼儿就回答“对不起”,以此方式来练习生活中常用的礼节及礼貌用语,同时在这一周内提醒幼儿要注意礼貌。注:除了课程的教学外,导游还应将这些礼仪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小提示:幼儿最记得或常用的词汇可能较少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在何种情况下要用什么礼貌用语,因此讨论时知道,实际上不会使用,因此需加强日常生活练习。活动结束:孩子们一起交谈和讨论。【第二部分:幼儿园小班德育渗透计划】幼儿日常训练中德德育渗透方案小班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初始期,所谓“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幼儿时期的德育将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个人生。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如何将道德教育的内容、目的和方法与现实结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需要一直**的问题。1、德育在小班幼儿日常训练中的意义传统的道德教育一味诉诸知识的灌输,背离了德性成长和道德教育的本性,而对儿童来说,想象他人的内心生活是需要经验的,身为儿童可以加入的社会活动环境毕竟有限,可以相互发生作用的场合毕竟不多,这一切造成道德教育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儿童需要快乐成长、全面发展,传递给他们“道德”是他们正常发展的一个前提。然而这个前提本身也要有个前提,那就是这样的道德一定不能是伪道德,并且要适合儿童的成长,关注儿童的成长。从小班的年龄特点来看:3—6岁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时代。小班化是儿童进入集体生活的转折点,也是德育的关键时期。其一,幼儿入园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及道德品质这对低年龄段的幼儿来说相对容易。其二,低年龄段的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为教师进行常规管理创设了有利条件,同时,良好的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第三,建立了小班教学法,为今后中大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在小班幼儿常规培养中渗透德育的问题(一)小班新生生活常规都较差对于新生儿来说,生活常规较差,尤其是在生活和健康习惯方面,但儿童的个体差异是不同的。有的独立性强,主动、积极地进行生活技能的练习,有的有较大的依赖性,懒得自己动手;有些人喜欢干净,有些人习惯肮脏和凌乱的环境。因此,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孩子的共同进步。2幼儿园家长在培养幼儿道德教育中的误区1.误把幼儿园教育当成全部的幼儿教育,不重视家庭教育,认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的事,忽略孩子能力性格和情感的培养,偏重于知识和智力。2.“望子成龙”:家长一味追求智力开发,过早的进行各种知识技能训练,做出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决策。三。对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3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习惯与与家脱节父母的溺爱不利于幼儿良好品质的培养,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五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在家里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来到幼儿园后不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加上小班幼儿年龄小、依赖性强,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也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顽皮,一旦整天生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势必很不习惯、很不适应。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就必须持之以恒。3、在小班幼儿日常训练中渗透德育1适应集体生活,了解日常生活新学期开学是小班工作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辛苦的一个阶段,但是只要班上的老师齐心协力,找到工作的突破口,问题就会解决。通常小班的孩子入园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哭闹,所以我们在幼儿来园前一天通过家访的形式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同时给家长提出需要配合的地方。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要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并不容易。因此,上厕所、上厕所等环节成为小班化工作的难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建立的关键环节。2养成良好习惯,引导孩子自我管理1.创设游戏情境,感受德育“之美”1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新生入园时,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引导认识自己的标记。还可以通过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使幼儿加深对班上老师的认识,对小朋友的认识,增进与老师、小朋友的感情。2孩子玩好玩具后容易乱扔、乱放,可以采用“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游戏进行训练。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将玩具送回家,边送边说:“玩具宝宝回家喽,玩具宝宝再见。”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就会知道什么玩具该放什么地方,逐步培养幼儿玩具**拿,**放的常规习惯。3利用休息时间,你还可以玩一些生活游戏。在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时,可以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以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如在培养和训练孩子们正确洗手环节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洗手歌:“吃饭之前要洗
本文标题:德育教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85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