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数学高中教案【汇集4篇】
数学高中教案【汇集4篇】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在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中,常常会用到一些资料。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那么,您知道我国有哪些资料种类吗?考虑到您的需要,网友特地编辑了“数学高中教案【汇集4篇】”,或许您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数学高中教案【第一篇】1。5(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教学目标设计通过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能够在简单的问题情境中判断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三、教学流程设计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概念引入早在战国时期,《墨经》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有之则必然,无之则未必不然,是为大故无之则必不然,有之则未必然,是为小故。今天,在日常生活中,常听人说:这充分说明,没有这个必要等,在数学中,也讲充分和必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教材第一章第五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二、概念形成1、首先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若两三角形全等,则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2)若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3)若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4)若ab=0,则a=0。解答:命题(2)、(3)、(4)为真。命题(4)为假;2、请同学用推断符号写出上述命题。解答:(1)两三角形全等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2)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3)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4)ab=0a=0。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继续结合上述实例说明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若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中,我们称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是这个整数必是偶数的充分条件,可以解释为:只要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成立,这个整数必是偶数就一定成立;而称这个整数必是偶数是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的必要条件,可以解释成如果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成立,就必须要这个整数必是偶数成立充分条件:一般地,用、分别表示两件事,如果这件事成立,可以推出这件事也成立,即,那么叫做的充分条件。[说明]:①可以解释为:为了使成立,具备条件就足够了。②可进一步解释为:有它即行,无它也未必不行。③结合实例解释为:x=0是xy=0的充分条件,xy=0不一定要x=0。)必要条件:如果,那么叫做的必要条件。[说明]:①可以解释为若,则叫做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②无它不行,有它也不一定行③结合实例解释为:如xy=0是x=0的必要条件,若xy0,则一定有x若xy=0也不一定有x=0。回答上述问题(1)、(2)中的条件关系。(1)中:两三角形全等是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充分条件;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等的必要条件。(2)中: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充分条件;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的必要条件。4、拓广引申把命题:若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中的条件与结论分别记作与,那么,原命题与逆命题的真假同与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分为四类:(1)充分不必要条件,即,而(2)必要不充分条件,即,而(3)既充分又必要条件,即,又有(4)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即,又有。三、典型例题(概念运用)例1:(1)已知四边形ABCD是凸四边形,那么AC=BD是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什么条件?为什么?(课本例题p22例4)(2)是的什么条件。(3)a+b是1,b什么条件。解:(1)AC=BD是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充分不必要条件。(3)必要不充分条件。[说明]①如果把命题条件与结论分别记作与,则既要对进行判断,又要对进行判断。②要否定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则只需举一反例即可。例2:判断下列电路图中p与q的充要关系。其中p:开关闭合;q:灯亮。(补充例题)[说明]①图中含有两个开关时,p表示其中一个闭合,另一个情况不确定。②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通过图示,深化概念认识。例3、探讨下列生活中名言名句的充要关系。(补充例题)(1)头发长,见识短。(2)骄兵必败。(3)有志者事竟成。(4)春回大地,万物复苏。(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6)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说明]通过本例,充分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使得抽象概念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四、巩固练习1、课本P/22练习1。5(1)2:填表(补充)pqp是q的什么条件q是p的什么条件两个角相等两个角是对顶角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四边形是平行边形a=bac=bc[说明]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所学新知,反馈教学效果。五、课堂小结1、本节课主要研究的内容:推断符号,充分条件的意义命题充分性、必要性的判断。必要条件的意义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判别步骤:①认清条件和结论。②考察pq和qp的真假。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判别技巧:①可先简化命题。②否定一个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③将命题转化为等价的逆否命题后再判断。六、课后作业书面作业:课本P/24习题1。51,2,3。五、教学设计说明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以及下节课中充要条件与集合的概念一样涉及到数学的各个分支,用推出关系的形式给出它的定义,对高一学生只要求知道它的意义,并能判断简单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由于充要条件与命题的真假、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相互关系紧密相关,为此,教学时可以从判断命题的真假入手,来分析命题的条件对于结论来说,是否充分,从而引入充分条件的概念,进而引入必要条件的概念。3、教材中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没有作过多的解释说明,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定义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一些熟悉的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充分条件的概念,从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来引出必要条件的概念。4、由于这节课概念性、理论性较强,一般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学中始终要注意以学生为主,结合相关学科及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相互交流中去给概念下定义,去体会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高中教案【第二篇】一、教学内容分析向量作为工具在数学、物理以及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小节的重点是结合向量知识证明数学中直线的平行、垂直问题,以及不等式、三角公式的证明、物理学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设计1、通过利用向量知识解决不等式、三角及物理问题,感悟向量作为一种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体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些数学问题,使一些数学知识有机联系,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2、了解构造法在解题中的运用。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平面向量知识在各个领域中应用。难点:向量的构造。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与回顾1、提问:下列哪些量是向量?(1)力(2)功(3)位移(4)力矩2、上述四个量中,(1)(3)(4)是向量,而(2)不是,那它是什么?[说明]复习数量积的有关知识。(二)、学习新课例1(书中例5)向量作为一种工具,不仅在物理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在数学学科中也有许多妙用!请看例2(书中例3)证法(一)原不等式等价于,由基本不等式知(1)式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证法(二)向量法[说明]本例关键引导学生观察不等式结构特点,构造向量,并发现(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是)例3(书中例4)[说明]本例的关键在于构造单位圆,利用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公式得到证明。(三)、巩固练习1、如图,某人在静水中游泳,速度为km/h。(1)如果他径直游向河对岸,水的流速为4km/h,他实际沿什么方向前进?速度大小为多少?答案:沿北偏东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是8km/h。(2)他必须朝哪个方向游才能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大小为多少?答案:朝北偏西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为km/h。(四)、课堂小结1、向量在物理、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2、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有机联系。(五)、作业布置1、书面作业:课本P73,练习4高中学校数学教学教案篇2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熟悉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能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重难点熟练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用技巧。教学过程复习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用-B代替B看看有什么结果?高中学校数学教学教案篇3教学目的: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并能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及有关运用教学难点:标准方程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探究标准方程二、掌握知识,巩固练习练习:⒈说出下列圆的方程⑴圆心(3,-2)半径为5⑵圆心(0,3)半径为3⒉指出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⑴(x-2)2+(y+3)2=3⑵x2+y2=2⑶x2+y2-6x+4y+12=0⒊判断3x-4y-10=0和x2+y2=4的位置关系⒋圆心为(1,3),并与3x-4y-7=0相切,求这个圆的方程三、引伸提高,讲解例题例1、圆心在y=-2x上,过p(2,-1)且与x-y=1相切求圆的方程(突出待定系数的数学方法)练习:1、某圆过(-2,1)、(2,3),圆心在x轴上,求其方程。2、某圆过A(-10,0)、B(10,0)、C(0,4),求圆的方程。例2:某圆拱桥的跨度为20米,拱高为4米,在建造时每隔4米加一个支柱支撑,求A2P2的长度。例3、点M(x0,y0)在x2+y2=r2上,求过M的圆的切线方程(一题多解,训练思维)四、小结练习P771,2,3,4五、作业P811,2,3,4高中学校数学教学教案篇4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要充分揭示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此本节课我以建构主义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验证解决方法”为主,主要采用观察、启发、类比、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使教学目标体现的更加完美。二、教材分析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本节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公式(二)、(三)、(四)。教材要求通过学生在已经掌握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诱导公式(一)的基础上,利用对称思想发现任意角、终边的对称关系,发现他们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之间关系,进而发现他们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即发现、掌握、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式(二)、(三)、(四)。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要求。为此本节内容在三角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一(1)班全体同学,本班学生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但本班学生具有善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采用发现的教学方法应该能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四、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过程,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2)能力训练目标: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以及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求值与化简;(3)创新素质目标: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和渗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个性品质目标:通过诱导公式的学习和应用,感受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规律,运用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2、教学难点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六、教法学法以及预期效果分析高中数学优秀教案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如何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者苦心钻研、认真探究。下面我从教法、学法、预期效果等三个方面做如下分析。1、教法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数学知识,更主要作用是为了训练人的思维技能,提高人的思维品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以学生
本文标题:数学高中教案【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9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