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认识100的数教案4篇
认识100的数教案4篇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学生反应的准确性可以帮助教师消除教学中的顾虑,那有哪些值得参考教案课件呢?三一刀客的编辑专门为您推荐一份值得参考下载的文章题目叫“认识100的数教案4篇”,请您将本页加入收藏夹以便下次参考下载和分享!认识100的数教案篇【第一篇】设计思路:新入园的小班孩子,这一年龄段已形成与生活经验有关的概念。秋天在孩子们眼中是五彩缤纷的、盛满丰收喜悦的。最近发现我班的小朋友对水果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兴趣,小朋友经常议论说:“苹果吃了很有营养的。”“我爸爸给我买香蕉吃。”……孩子们还通过水果形象地认识了相对应的颜色。《纲要》也指出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营养方面的教育。所以我选择了这节健康课《香甜的水果》让小朋友通过说一说、找一找、想一想、尝一尝、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良好习惯。另外运用情景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知道各种水果的作用,激发幼儿对各种水果的喜爱,体验游戏中快乐的情绪。活动目标:1.愿意吃各种水果,知道水果有不同的味道。2.初步了解常见水果的营养价值。尝试自己剥香蕉和桔子。3.体验品尝水果的快乐。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5.了解健康的小常识。活动准备:1.活动前请幼儿从家中带来水果:苹果、香蕉、桔子、梨子。2.苹果、香蕉、桔子、梨子的图片若干及标记图。3.教师事先准备画有苹果、香蕉、桔子、梨子五官的水果娃娃图。4.活动前做好水果拼盘。活动过程:一、游戏“水果找家”导入,激发兴趣。请S从装有水果的托盘里拿出自己准备的水果:你们手里都有什么水果宝贝呢?(S自由回答)T:谁知道这些水果宝宝是什么味道呢?逐一出示水果:苹果是什么味道?梨子是什么味道?香蕉、桔子呢?出示水果标记图,请幼儿将水果归类:香甜的苹果要找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酸甜的桔子要回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软软的香蕉要回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甜甜的梨子要回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二、初步了解几种常见水果的营养价值。拿出画有五官的水果娃娃,模拟水果的口吻询问:小朋友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你们为什么喜欢我?(1)T说出香蕉的作用: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就能帮助你们排大便。(2)T说出桔子、苹果的作用: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就能帮助你们预防感冒。(3)T说出梨子的作用: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就能让你们不咳嗽。:下面水果娃娃要考考小朋友,你们谁能说出它的好处,说过娃娃就和小朋友握握手。(如有幼儿说:吃了香蕉能帮助排便,“香蕉娃娃”就和它握握手,幼儿说:吃苹果能预防感冒,“苹果娃娃”就和他握握手等等。)三、品尝美味的水果。:宝宝,你们会自己剥水果吗?(T让幼儿尝试剥,然后老师示范)你们刚才很能干,不但说出了水果的好处.而且还会自己剥香蕉、桔子呢!水果们要好好慰问你们,请你们一边尝尝它们的味道,一边想想它们的好处。不过,在品尝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干嘛呢?(把小手洗干净,别让细菌进入小肚子里去)将事先制作好的水果拼盘盛在幼儿的小碗里,请幼儿品尝。T:每种水果都有营养,我们一定要和所有水果宝宝做朋友,要是只喜欢一种水果,其他水果就会不高兴了。鼓励幼儿不挑食。四、游戏“水果宝宝蹲蹲蹲”:请小朋友们到篓子里选一样最喜爱的水果宝宝贴在身上,一起玩“水果宝宝蹲蹲蹲”的游戏,并说出它的好处.请小朋友带着水果宝宝一起到教室外面去游戏吧!活动反思:1、本节活动通过“摸、看、闻、尝”等方法,充分运用五官感觉来认知苹果,香蕉的形状、颜色、味道。2、整节活动中,充分引发幼儿浓厚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能更大程度的加入参与到整节活动当中。3、对本节活动的细节部分处理有些不当:(1)在开始部分,应用较安静的游戏,或与水果有关的小游戏进行导入。(2)在“神秘袋”“闻一闻”两个环节中,让幼儿等待的时间有一点长,应多准备一些材料,让其他幼儿更好的参与。(3)整节活动,可变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将幼儿分组,每人一个水果实物,让幼儿亲自感知两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特性。也可以用“蒙氏”教学法来进行,教师直接贯穿给幼儿正确的概念。这样可以让整节活动更加的收、放自如,也可以让幼儿更加有积极性,参与到活动中。(4)可再加深一点难度,让幼儿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也可用两种不同感觉的水果来进行,对比更加的强烈,明显。例如:苹果和猕猴桃,一个是光滑的,一个是粗糙的。通过这节活动,老师们给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我有了一个很大的学习提升。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继续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慢慢摸索,提高自己的组织活动能力,找到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方法,让幼儿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将以后的活动开展的更生动有效。认识100的数教案篇【第二篇】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一”、“十”,了解数位和数位顺序,理解个位、十位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2、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3、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4、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感受数的大小关系,发展初步的数感。教学重点:复习数的组成,数位及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感悟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回顾,创设情境之前,我们学习并研究了100以内的数,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课前要引导概括)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奖励一下:出去玩玩吧。(遇见美羊羊,故事开始)二、闯关复习1.帮美羊羊采蘑菇(数数)1个1个地数,从68数到81;5个5个地数,从50数到75;1个1个地数,从61倒着数到57;2个2个地数,从20数到28;10个10个地数,从100倒着数到50。在39的后面接着数出5个数;美羊羊被灰太狼抓走,和喜羊羊一起去闯关救美羊羊。2.勇闯第一关(读数、写数)读:28、95、79。写:六十四、一百。3.勇闯第二关(复习数位及数的组成)132的十位和个位上分别是几?24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66的两个6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各表示什么意思?4.勇闯第三关(比较大小、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填空)137○3个十和7个一248○8448比84()362○5562比55()488○10088比100()5.勇闯第四关(摘苹果)20、100、85、48、25、38、61、321个位是0的2个位是5的340和70之间的数4十位是3的6.勇闯第五关1写出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2写出十位上是5的两位数。三.全课小结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成功地救出了美羊羊,看!喜羊羊和美羊羊对大家说了什么?认识100的数教案篇【第三篇】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P31--P33)设计理念:《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接下去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较大小的基础。本堂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星星为主线,从数星星--摆星星在学生活动中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得到和谐地统一和发展,并力求体现数学课堂的思想性、趣味性、实践性、艺术性、生活性和综合性。1、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合作学习的优势是每个教师都深有体会的,但是合作不能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流于形势,而是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让学生合作的时机和情境,并提高合作的有效性。本堂课我按排了两次小组合作。第一次是各小组数星星的活动,因为数星星的方法是多样的,所以这里有必要按排小组合作,而且在这里小组成员间还要注意分工和合作,如果不注意方法,合作得不好,就会出现错误,所以这里我认为合作是很有必要。第二次是按规律填数,这个方法也是多样化的,这里留给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合作的有效性。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学习。如在数数中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的,虽然要求选用合适的方法,但对方法不作统一、硬性的规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3、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通过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在充分动手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学习目标1、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10,知道100里面有10个10。3、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5、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6、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学习重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学习准备:准备12瓶星星,里面放着不同数量的星星;一套课件学习过程课前谈话:猜老师的年龄引出数数一、情境引入师:这里有很多漂亮的小星星,喜欢吗?你们能一眼看出哪一瓶星星的颗数最少?哪一瓶星星最多吗?学生猜:(1号最少,5号最多)板书1少5多大家估计得是否正确,每只瓶子里的星星到底有几颗呢?想知道,怎么办?(数一数)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数星星,好吗?板书(数星星)二、探究新知1、数数1小组分工合作数星星:每一小组一瓶星星,喜欢用什么方法数就用什么方法数。2汇报A、汇报数的结果B、对刚才的估计进行验证C、汇报数的方法:数数方法的多样化D、数数:全班数,一个一个地数,从35数到42,两个两个地数从20数到42。同桌对数,一个同学先从56数到63,另一个同学再从63数到723比较11号和12号两瓶星星的多少,然后通过数数进行验证(5颗5颗地数和10颗10颗地数)2、数的组成1两堆星星一样多,你能一眼看出是几颗吗?(24颗)2为什么要数右边一堆?(右边十个一堆十个一堆摆放整齐,能一眼看出来)32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板书)三、巩固与发展1、按规律填数()()35()()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有几种方法,是按怎么样的规律填的?后反馈。2、方块游戏(百格方块图)1能用很快的速度数出有几个方块?(100个,有10行,每行10个,板书:100=10个十)2能一眼看出方块里出现了几颗星星?(38是由3个十和8个一组成)3现在方块里有多少颗星星了?(83是由8个十和3个一组成)4如果这样一颗一颗数下去,第98颗星星在哪个方块上?你是怎么想的?四、结题今天我们全班小朋友都是数星星的孩子,(课件出示星星两个字由一百个星星组成)知道这两个字是由几颗星星组成的吗?(100颗)如果不信,下课的时候你们可以上来数一数。今天这堂课我们是数星星,长大以后我们要去研究星星,好吗?认识100的数教案篇【第四篇】活动目标:1.学习区分自己和同伴的左右,并知道自己的方向变了,左右边的事物也发生了变化。2.通过活动,学习用“左”“右”等词正确表述方向。3.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学习区分左右,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活动难点:知道自己的方向变了左右边的事物也发生了变化。活动准备:1.兔、羊、猫图片个一张,数字卡片人手一份,图形卡片人手一份字卡“左、中、右”各一个。2.玩具米奇一个,机器猫一个,小狗一只。3.幼儿用书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以提问形式导入课题1.上一次,医生阿姨为了小朋友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来给小朋友打预防针了,回忆一下是打在哪只手上的?知道是什么手吗?2.引导幼儿区别左手、右手。a.吃饭时左手干什么?右手干什么?b.写数字时用哪只手?3.练习区别左右手听老师的指令,听到左手举左手,听到右手举右手。二、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别左右1.引导幼儿区别左右空间从左右手引到左边和右边,然后从自身出发让幼儿知道自己的身上有(左脚、左肩、------右脚、右肩------)2.通过游戏区别左右空间方位a。“找一找”师说左手就举左手------b.“看一看”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说“我左边是谁,右边是谁”三、猜测老师的左右手师以不同的方向举起左右手------让幼儿猜。(.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四、
本文标题:认识100的数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11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