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范例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范例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范例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要求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和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3、知道本课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提示课题1、老师讲两个故事:⑴表现亲情。⑵表现友情。2、谈话:同学们,这两个故事体现了我们人世间两种最伟大的感情,一种是亲情,一种是友情。(板书:亲情,友情)我们人是有情有义的,那和我们人一起居住在地球上的其他动物呢?今天就一起学习1篇略读课文,齐读课题。二、默看课文,找出你有感受,有体会的句段,并有感情地读一读三、交流自学课文后的总体感受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情与义,并完成板书:四、回到课文中,具体交流有感受、有体会的段落让学生谈体会,并指导好朗读,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以下几处:1、分析5、14、15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老狐狸对小狐狸深深的爱。2、分析16、17、18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正太郎与狐狸一家深深的友情。五、引导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并解题1、抽读这两个段落,你有什么体会感受?2、结合插图感受狐狸一家团聚时的温馨画面。3、谈话提问:狐狸一家团聚了,狐狸爸爸妈妈带着小狐狸走向了树林深处,最终消失在我们的视野,可它们那闪着金色光芒的脚印却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课文以金色脚印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4、同方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明白课题含义。5、小结:参考资料,少熬夜!这个故事中有令人敬佩的无私的母爱、父爱,有人与动物间深厚的情意,这种爱,这种情是值得我们赞扬歌颂的。“金色的脚印”正是对这种爱与情的赞扬,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题。六、拓展内容学生交流收集到的人与动物和谐或不和谐相处的一些故事。七、总结全文是啊,在这个地球上,不仅有人类,还有其他动物,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像故事中的正太郎和狐狸一家一样,和睦相处,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丽。三只狐狸、一个男孩、一颗爱心构成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愿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爱。《金色的脚印》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缘故、黯淡、消瘦、知觉、空落落、光秃秃、冷清清、直勾勾”等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狐狸一家及她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动物要和谐相处。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内容及意义,明白动物也有亲情,也有伟大的爱。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教学准备搜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习了《狐狸和乌鸦》的有趣故事,后来又学习了《狐假虎威》的成语故事。请你说一说,在你印象里,狐狸是怎样一种动物?……看来狐狸在大家心目中并不是好东西。今天我们来学习1篇关于狐狸的文章,学习以后,你也许会改变现在的看法了。2、教师板书课题:金色的脚印二、朗读课文,梳理内容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老狐狸为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情?“我”是怎样做的?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什么地方使你最受感动?2、学生按要求自学。参考资料,少熬夜!3、集体交流讨论:(1)老狐狸为救小狐狸都做了哪些事?请在课文中找出来,并读一读。初次给小狐狸喂奶和咬铁链救小狐狸,之后在“我”家地板下,冒着生命危险做窝,养和救小狐狸。(2)“我”为狐狸做了些什么?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我”为小狐狸和老狐狸送食品,向邻居讨回小狐狸,放了小狐狸。小、老狐狸不再以“我”为敌,我们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狐狸通过“我”的帮助和爱护,体会到“我”对它们没有伤害的意思。“我”和狐狸一家不再为敌,友好和睦相处,你还知道哪些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同学们交流自己的资料,教师做适当的评价。(3)课题为什么叫“金色的脚印”?“金色的脚印”体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关爱,体现了狐狸之间的亲情。这样的感情是非常珍贵的,因此用“金色的脚印”来加以赞扬。三、总结扩展,布置作业1、朗读全文并交流收获。2、可用第一人称的语气来复述课文。3、以《相亲相爱的狐狸一家》为题,续写这个故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第三篇】教材分析:文章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文中小男孩正太郎家里的佣人从山上捉来了一只小狐狸,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曾先后给小狐狸喂奶、在地板下面做窝,咬木桩,老狐狸的表现深深感动了正太郎,于是为狐狸一家投放食物。后来小狐狸被送给了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文章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同时也展示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丽的道理。学情分析:我班81个学生,男生较多,班风活跃,两级分化严重。一部分学生上课发言不够积极,喜欢在下面讨论答案,即使对了也不喜欢举手,发言小声,缺乏自信。而另一部分则积极大胆,有的甚至张口就说想法,课堂纪律观不强。目标分析:知识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过程方法:以读为本,用多种形式的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参考资料,少熬夜!的,体会生命之爱。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2、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现在屏幕上出现的这种动物,因为不是我们这地方的特产,可能同学们没亲眼见过,但是我相信你们都知道它的名字叫——狐狸。(出示狐狸的图片和狐狸的有关资料。狐狸:一种哺乳动物,形状有点像狼,但形体比狼要小一些。狐狸嘴尖面长,脸呈三角形,耳朵也是三角形的,尾巴蓬松且长,毛色一般为赤黄色。这种动物生性狡猾多疑,常昼伏夜出,以鼠类、鸟类或家禽为食。)人们对它的印象都不是太好,一说到它我们都会想起一些不好的词语,如狐狸尾巴、狐狸精、狐假虎威等。(让学生来说《狐假虎威》的故事。)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篇和狐狸有关的课文,学习完后你应该对狐狸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出示课题,全班齐读《金色的脚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看着这幅图,猜猜看他们是谁?(正太郎和狐狸一家)2.这幅场景能用我们学过的什么词语来形容?(和谐)3.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能够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4.全班交流5.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就是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教师出示屏幕)三、细读课文,自主探究(一)请再次自由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划出答案,做好批注: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2、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你体会到什么?3、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二)全班分小组讨论(三)全班交流,教师板书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老狐狸夫妻俩设“调虎离山”之计营救小狐狸;老狐狸深入“虎穴”做窝喂养、营救小狐狸。)2.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些地方给你感受最深,有何感受?1)开始,“我”见两只老狐狸救小狐狸没成功,觉得小狐狸可怜,出于同情,“我”想为小狐狸解开铁链。参考资料,少熬夜!2)当“我”发现两只老狐狸在自己家里做了窝并开始咬那根拴铁链的木桩时,“我”打消了放小狐狸的念头3)“我”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让老狐狸施展自己的本事,又决定给老狐狸投送食物。渐渐地,老狐狸体会到“我”的善良,和“我”熟了,常有一些亲昵的举动。“我”越发感觉到狐狸是有情有义的动物。4)当“我”为寻回小狐狸而失足受伤时,是老狐狸给了“我”温暖,使“我”得以苏醒,“我”更加感动,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我”最终把小狐狸要了回来,让他们一家团聚。3.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1)以前我们学过《金色的鱼钩》,作者把锈迹斑斑的鱼钩看作是金色的,表现了老班长那种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那么这里为什么是金色的脚印呢?2)全班交流,教师归纳(四)教师小结: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当人类施惠与它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爱护和尊重。当动物对人类流露感情时,一点也不亚于人类对人类流露的感情,而这份感情更让人感动和珍惜。四、课外延伸,升华主题1.学完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2.大自然是人和动物共同的家园,人类和动物要和谐相处,就像他们一样,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丽。(出示图片)3.你还知道哪些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下去搜集看看。(丹顶鹤的故事)板书设计起因:佣人抓到一只小狐狸(1-3)老狐狸:喂奶做窝咬木桩→骨肉亲情人与动物24金色的脚印经过:搭救正太郎→知恩图报(4-21)正太郎:投送食物要回小狐狸→关爱动物和谐相处结果:把小狐狸放回大自然(22-24)《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以正太郎的眼光来写的,老狐狸用调虎离山之计营救小狐狸未遂,接着又在正太郎的家里做窝,喂养小狐狸,继续想办法救小狐狸,当正太郎遇到危险的时候,老狐狸救了正太郎。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爱的力量,同时也赞美了动物与人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一、成功之处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两点:1、这节课中我主要用了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我感觉我设计的一组电子幻灯片是很好的。它很好的展示了我的教学意参考资料,少熬夜!图,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教学效率。2、这节课中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外地学习的经验,合理的让学生使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学改革发展成必然的今天,不改革是不行的。只有改革,才有发展,才有进步。二、要改进的地方1.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关键在于设计好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之后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使学生敢说、会说。案例中以“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如此以一问题统领全文,不仅产生了领悟作者意图的解读效果,而且赢得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向这方面发展。2.“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时,不是一味地听;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地讲。”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有深度、有争议的问题,一时搞不明白。这我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在辩论中明晰,互相启迪,共同提高。在这次教学中我就注意做到了这一点。我深深地感到:学生自主快乐学习,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最大的成功。《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3.知道本课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并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
本文标题:《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114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