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5S基礎知識教材第一章5S是一切改善管理的基礎一、推行“5S”的目的:“5S”是所有改善管理活動的基礎,透過此項活動的推展能夠提高效率、提高品質、降低成本、減少生產誤期、確保安全、提升士氣,同時可消除惡劣的工作環境,改善庫存不合理現象,使公司原有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現象曝光,並籍著全體人員的努力來加以改善,從而減少各種浪費,改善公司的體質,提升公司的形象,為公司永續經營奠定堅實的基礎。合理化的概念:合理化就是作改善。使所採用的過程和方法符合客觀規律,能夠以最低的投入(如金錢、勞力、腦力活動)和最高的效率(最少時間),獲得最大的收益和最好的品質(產品的品質、工作的品質、服務的品質)的過程。因為世上沒有最好,所以合理化(改善)是沒有止境的。二、常見的浪費與5S的運用1、制度上的浪費:(1)、概念:因沒有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而造成的資金、場所、人員、士氣、形象、效率、品質和成本的浪費。例如因產銷制度、生管制度、品管制度、人事制度、新產品開發制度、會計制度等等管理制度的欠缺或不合理,而造成部門間的本位主義、立場衝突甚至組織系統動作不暢、經營成本上升等種種浪費現象。(2)制度的合理化過程:A、利用公司之組織職掌、權責劃分、作業流程、作業標準和表單系統來建立各種管理制度;B、成立或委託專門的小組或人員作評估與規劃;C、經營層、管理層、技術層及作業層均需共同參與。(3)5S的運用:利用5S的整理、整頓技巧發掘各種不合理現象,再利用合理化過程來建立各種管理制度加以改善。2、效率上的浪費:(1)、概念:因為效率低下而造成人工、機器工時、原料、時間等的浪費和工作習慣的懶惰等不合理現象。(2)、效率合理化過程:A、做好生產前的計畫準備工作。B、縮短前置、輔助作業時間。C、利用生產線的各種資料(如產量廢品率、工時耗損等)來衡量績效並不斷改善。(3)、5S的運用A、利用5S的整理、整頓技巧縮短尋找所造成的時間浪費。B、完備工作場所的工具、量具、機器設備及模具等。並建立生產前工作之檢查表。C、清爽的工作場所可以清晰個人的思路,提高工作效率。3、品質上的浪費:(1)、概念:因品質不良所造成的返工、重檢、報廢及信譽、交期上的損失。這是一種成本上的大浪費,尤其是影響到客戶的信賴度,很可能造成客戶的流失或公司的生存。(2)、品質上的合理化過程:A、建立並完善全公司的品質管理體系。B、灌輸全員品質意識及自主檢查。C、強調各過程的品質控制和不斷改善。(3)、5S的作用:A、什麼樣的工作場所生產出什麼樣的品質,因此談品質管理必須先從5S做起。B、為避免不良品流到客戶手中,不良品和良品的區域劃分,應以5S中的整理、整頓來執行。C、量規、儀器、設備之管理必須充分利用5S是的整理、整頓、清掃的技巧。4、安全上的浪費:(1)、概念:因意外事故造成公司生產力的損失、成本的負擔和員工生理、心理上的傷害。(2)、安全上的合理化過程:任何有安全上顧慮的機器設備及作業均要立即予以改善,不應有“只要注意就應該沒問題”的想法。(3)、5S的運用:利用5S找出影響安全因素的隱患。5S是降低意外事故發生最有利的工具。5、庫存上的浪費:(1)、概念:庫存過多或不足都會嚴重影響生產。庫存過多,造成空間上的不足,管理費用及資金的積壓,導致財務管理的浪費。存量不足則影響生產工作進度的順暢,交期受阻及停工待料,更易影響員工士氣及成本的增加。(2)、庫存上的合理化過程:A、建立適當的安全庫存量管理作業。B、建立先進先出作業,避免儲存品的損壞或變質。C、建立呆滯(廢)品之處理方式。(3)、5S的運用:A、利用5S活動之目視管理來設定最高安全庫存量。B、推動5S之整理、整頓活動處理不能使用或不明料件,使庫存的空間有效利用及便利料件之管理。C、利用5S活動技巧來執行料件的先進先出。三、5S是提升公司管理水準的基礎:工廠合理化的項目愈多,則一些不合理的觀念就無所遁形,而籍由5S活動的導入,除了可消除上述所提到的制度、效率、品質、安全及庫存上所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現象之外,更由各階層的參與,使得管理的層次由點而線,擴大到整個面。因此生產的三要素:品質、交期、成本的觀念較易染植於所有員工的腦海,每一個員工出就自然地成為浪費的消除者與工作的改善者。如此,公司的管理水準即可進一步提升。第二章5S精意一、整理:1、意義:就是將事物理出一個條理來,區分為需要用的東西和不需要的東西,然後對需要品加以妥善保管,不需要品進行處理。其強調的內容是空間和時間的管理。2、一般工廠因整理不善而造成的不合理現象和造成的有形或無形的浪費有:(1)、淩亂的工作場所使工作人員士氣低落。(2)、藏汙納垢的場所,產品品質容易變壞。(3)工作的空間變得越來越窄。(4)浪費時間尋找需要的物品。(5)不需要的物品要花時間整理。3、整理的實施觀念:(1)要突破“留之無用,棄之可惜”的觀念。(2)要檢討“所有東西都是要用的”這種觀念。(3)區別需要與不需要首先要考慮物品:A、區域和時間的規劃,要從整個公司的角度考慮。B、什麼地方、哪個部門,什麼時間要使用或可使用的物品,即為“需要”物品。C、只有整個公司各部門各處都用不上的物品。4、各部門的執行要點:整理並不是把物品說得好或排好就可以了,而是根據各部門的管理內容先加以列出,再根據物品的使用的目的加以分門別類,如此就可判斷出“需要”與“不需要”的物品,並進一步加以處理。部門執行要點:(1)地面:A、有無死角或淩亂不堪的地方。B、有無閒置無用的機器設備、台車、工具等。C、品質有問題的返工品或報廢應隔離存放。D、清掃用具,垃圾桶是否各處散置。E、有無作業場所不該有的東西(2)工作臺面,櫃子或工具箱,儲物架:A、扳手、鉗子、量具等雜亂陳放於工具箱櫃子仙。B、膠紙、布碎、手套等消耗品散置於工作臺上或櫃子裏。(3)、辦公室、辦公桌、事務櫃:A、檔案夾是否任意放置於辦公桌或事務櫃。B、檔案資料夾或事務櫃是否已破爛不堪使用。C、檔案資料夾有無定期清理已過期的檔資料。D、事務櫃、辦公桌內有無置放私人物品如皮包、書籍、衣服等。(4)、樣品、檔資料:A、是否有過期或失效的檔資料、樣品或測試品。B、檔資料、樣品等有無分類保管並有效控制。5、執行方法:為使整理活動成為日常管理之要項,一般以下列方法實施:(1)組成“5S”專案小組或專責單位,按各部門工作範圍和內容的差異而訂定所需之整理項目。(2)對各部門的整理技巧提供教導並實施。(3)實施成果評價及展示。(4)檢討和改善。6、整理的目標:(1)使物盡其用,杜絕浪費。(2)騰出寶貴的空間。(3)創造出清爽、舒適、有效率的工作場所。二、整頓:1、意義:將整理後所留下需要的物品和空間作出整體性的規劃,縮短前置作業時間,令物品、檔、工具、設備隨時保持在立即可取可用的狀態,並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整頓強調的形式和內容是定位化、標識化、時間化的管理。整頓產生的管理精神活動有:A、工序間效率的提升。B、利用資料來管理生產。C、安全知識培訓和品質意識教育。例如:A、物料標識,區域、容器標識令員工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節約時間的習慣。B、嚴格區分合格品和不合格界限,灌輸全員自主檢查品質意識。2、在公司內,因整頓不良產生的狀況有:(1)意外事故特別多。(2)生產效率無法提升。(3)產品品質不穩定。3、整頓的執行方法:為使現場的整頓工作易於進行,各部門應先對自己的責任範圍作一個整體規劃,規劃的內容包括:(1)區域規劃:例如車間分有作業區,通道區和存放區,倉庫分有通道區,成品區,物料區等。(2)標識:A、區域標識:對於所規劃出的區域,應予以標示,使所有人員均能一目了然,瞭解它的用途而不會張冠李戴。B、物件標識:★首先整理出比區域準備放置的東西,然後畫出區域佈置圖。★對於架子,櫃子應考慮其有無使用價值或有無浪費之處。★畫區域佈置圖時應考慮空間的充分利用和流程是否合理順暢。(3)設計放置的場所:A、經常使用的東西由個人保管或直接釘掛於機器設備的旁邊,高度則應大於肩膀與手肘之間,以利於拿取及歸位之方便。B、偶爾才使用的東西,則由相關的管理人員統一收集管理,放置於一個固定的場所,但一定要大家都看得見。C、私人的物品應設計櫃子或架子統一集中存放,避免置放於工作臺、椅背或地上等。D、清掃用具等則應由幹部指定于固定的放置場所。(4)、物件上應有明確的標示:A、若是用容器裝,則在容器上應予明確的標示出來所裝的物品及數量。B、若是模具,則應將模具本身予以標示出號碼,如此則使模具的取放更容易,不易產生尋找所造成的時間浪費。4、整頓要達到的目的:整頓的主要目的是在塑造一個一目了然的工作場所,無論是櫃子、架子、桌子等都要標示的一清二楚,即使是一個剛進入本工作聲所的新人,也能很快找到他所需要的東西,因此在換線或換模時,就能做到大家一起來,而不是只看幹部在表演,其他人則袖手旁觀,因而延誤了時間。三、清掃1、意義:清掃,就是將自己的工作環境四周打掃乾淨,這其中也包括自己所保管的物品、治工具、模具,機器設備等在內,而且要保持乾淨狀態。清掃的主要的目的在於籍著清掃的動作,一方面做工作四周的檢查,另一方面則是消除因污垢所引起的產品變質、機器設備故障或火災,所以事實上,清掃是一種用心的行為,當我們進入一個亮晶晶的工作場所時,你會發現,這個部門的所有員工都在致力於:A、維持一個高品質、高效率的工作環境。B、機器設備的維護保養。C、努力維持作業中的產品品質。D、設法不污染作業環境等。清掃檢查保護預防防銹抹油塗漆修理2、清掃的實施觀念:(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清掃是一種防患於未然的工作。(3)清掃的用意在於減少機器設備的故障,及維護產品的品質。(4)清掃不是部門主管或管理人員的責任,而是要大家一起來做。3、實施的方法:(1)劃分責任區域:責任區域劃分,並明白宣示,每日清掃,確保整理、整頓的效果。(2)建立相應的點檢專案。(3)建立設備操作標準,並要求所屬按規定執行,掃除一切異常現象。4、無“心”的清掃(1)漠視髒亂的工作環境(2)品保制度無從推展(3)品質異常無法再發防止。(4)品質抱怨不絕於耳。5、清掃的目的:(1)清除髒亂與污染源。(2)降低機械設備的故障率。(3)實施操作人員自主保養制度。(4)保證品質。四、清潔:1、意義:清潔即維持清掃的成果,使自己所負責的工作區域、設備保持在乾淨、無污垢的狀態。2、簡潔的實施方法:(1)高效率、高品質的產品必定能在“清潔”的工作環境才能生產出來。(2)清潔是一種用心的行為,而不是在於它的表面功夫。3、清潔的實施方法:(1)隨時保持責任區域內整潔:A、標示責任者B、明示清潔的內容:★時間★地點★物品或機器設備(2)每日做必要的點檢並予以記錄。(3)持續的檢討直到符合清潔的要求。(4)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必要的改善。五、素養:1、意義:素養:就是以“人性”為出發點,透過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動,培養上下一體的共同管理語言,使全體人員養成守標準,守規定的習慣,進而促成全面管理水準的提升。思想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因此,任何管理活動的成功與失敗,完全在於人們的觀念與想法。而要讓所有的管理人員與員工具有相同的管理語言,必須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做起。也就是從與大保养制度扫怪措施扫漏措施扫异措施家工作場上慢慢定型,久而久之,“必須遵照標準來作業”的習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任何破壞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的人、事、物,大家就會起而糾正,正視它為異常而全力排除,管理的功能就可發揮。2、素養的實施觀念:(1)唯有素養的養成,才能奠定管理的根基。(2)素養是要在工作場上,建立起共同的管理語言。3、素養的實施方法:(1)不斷的教育訓練,使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的管理觀念滲入管理幹部與一般員工。(2)應依照各工作場所的作業特性,建立起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的各項點檢表,並將好的部份顯示出來,讓大家瞭解它的改善成效,而能群起效法,有缺點的部份,通過大家的參與來共同改善。4、即是希望從教育訓練著手而完成習慣化為目標,即是:教育訓練實施5S過程式建立自主管理觀念自動自發遵守規定習慣化第三章5S的實施方法一
本文标题:5S基础知识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1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