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进阶训练(3)(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进阶训练(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易水不寒卢世龙(1)在漂泊与寻找之间,我总会有意或无意地感到岁月就像一条河,尽管河的左岸是难以释怀的记忆,右岸是充满玄奥的无穷未知,但河里飞快流逝的,绝对是人的鲜活生命。(2)对于易水河的膜拜,源自一位名叫荆轲的英雄。世间孤胆锄暴的好汉多得很,然荆轲明知有去无回,仍临河高歌,绝尘远行。慷慨悲壮,不但成就了英雄,也成就了易水。(3)那时,平静的燕国,大地常绿,燕山常青。冬日里,雪花大如席,漫天落下,给茫茫山岭笼罩厚重冰盖。然后,春夏之季,慢慢溶化。条条涓流融入易水河道,汇成清澈透明的涟漪,抚慰鲜活的水草游鱼,抚慰多姿的大地生灵……(4)人生不过是一场漂泊,并无意义可言。而寻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或许便是做人的意义所在。(5)英雄去了远方,那里是另一个世界,谁也无法知道那边是个啥模样。不过,英雄和筑而歌,仰面痛饮,登车壮行的易水仍在,仍是干秋万代子孙们感受英雄精神的场所。物欲盛宴下的人群,没有人文精神壮骨活血,往往迷失自我。(6)没错,面前的易水河,枯草杂存,乱石遍地,更像平缓沟渠。它非但无水,反倒让人燥热难奈。如此沧桑,或许是在证明,伴随时间河流消失的,更有自然河流。如同一个小小的“!”号,我再怎么疲备不堪地为她奔波,也注定只会留下慨叹。使劲揉搓眼睛,擦拭满脸汗泥后,便想,这黄沙漫天,黄尘遍地的世界,真的是英雄所要拼却宝贵生命捏卫的家园吗?历史长风,蔓延一沟惆怅。既然眼睛看不到水,就用脚去看吧。尽管步履沉重,我仍打起精神,奢求收获易水对我的哪怕点滴馈赠。顺缓坡而下,我将苍凉枯槁沙沙踩伏大串印痕,它们也在我裤腿留下道道黄泥标志。有砂粒相继入鞋硌人,有顽石偶尔跌撞绊人。但生活路上的磕绊再怎么复杂多变,我们也不能因之忘却既定目标。我屏息直奔河的中心地带……不远处哄地飞出一只小鸟,吓一跳。原来,水是有的。密集枯苇菖蒲,裹挟一线时断时续的浊流,浮些黑不溜湫的塑料泡沫,猛一下还难看清水的模样。原来,似无却有的水,蜿蜒于沟心草丛,时不时蜷个凼,积成汪。(7)我轻轻提起裤管,悄悄蹲下身去,生怕一不小心,扰乱这脆弱的宁静。慢慢拨开漂浮物,但见水底融着厚厚的黑色汁液,仔细瞧,怎么也看不清凼的底部是个啥模样。这简直就是中国历史的翻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把底牌给藏着掖着……可我依稀看见,水中有个秃秃的圆球,悬浮不定。人或许是生着一双什么样的眼睛,看到的事物就会是什么模样:也或许是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事物。醒过神来,才知那是自己的脑袋。世界真是越来越莫明其妙,对照浊流看自己,原来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8)正感慨着,右脖颈生生地酸痒起来,抬头,满天沙尘纠结菖絮和杨絮,如城市噪音,一阵紧接一阵疯狂扑来,我将眼睛眯成一条缝,它们却魔鬼般钻进衣里,某处发痒,浑身难奈。这世间呀,人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家园。所有追求,都直接影响人格发育。且人们让河流沧桑不堪,成了河不河鬼不鬼的样子:河流便让人们痛苦不堪,活得有话说却无处诉说地憋屈。于今的燕山系脉,恰似难于收拾的乱石堆;而纤毫般的易水,更像它的一行辛酸浊泪。(9)我站在干枯的河床上,完全是在亲近易水河的残骸。(10)一条以水承载人文精神的河流,于今连水都没有了,这失去的又岂止是蓬勃生机,它更是全部的精华和荣光啊。(11)在华北平原的广袤背景里,易水显然不够小鸟们饮用。游人满怀肃穆接踵而至,满目苍凉,易水不寒,心寒。(12)适有老汉路过,见我一身狼藉,面露哂容。遂问,这是易水河吗?答,那是荆轲塔,不是易水河是啥。这河三十年前还清水滔滔,断流也就近些年的事哩!顺老汉手指方向,山坡一座灰不溜湫的塔儿,孤立尘暴之中,情形酷似荆轲他老人家伫立云层,默默静观华厦众生茫无头绪地折腾时光。(13)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岁月长河里,这次生命实在过于短暂,寻找生命作为的机会便更加宝贵。舍个人生命,挽民族大厦于将倾也好,照亮他人行程也罢,给予他人福祉也行……生命的漂泊,原是个实践过程,只有及时而认真进行把握,才能找到真正意义的价值归属之地。(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易水断流“心寒”,是因为易水是子孙万代感受英雄精神的载体,现代人如果没有英雄的人文精神滋养,就会迷失自我。B.第(7)段作者写自己认不清楚水中自己的脑袋,表现了易水河水的浑浊不堪,也喻指中国历史的深藏不露。C.文章取材十分广泛,没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谈古论今,写人写水写人生,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D.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艺术手法,叙述和议论交互穿插,浑然融合,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富有启迪。2.文章第(3)段写易水河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而寻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或许便是做人的意义所在”这句话的含意,再结合本文内容或荆轲的故事谈谈你从这句话中得到的启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舞台孙禹文①连日来,她的心情一直难以平静,只要一瞥见床头柜上那幅装帧精美的照片,她的心房便会剧烈地颤动。②她是一个刚过二十岁的纺织工人。同许多青年人一样,她喜爱唱歌,让她最着迷、最崇拜的,是清纯派歌星李琼。眼前,她看着的正是她与李琼合影的照片。③她自己不会相信,那天,著名红歌星李琼会拉着她的手,同她出现在同一个正在直播的晚会现场,从而,成为她的家人、朋友反复品味的一个永恒的电视画面。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她会拥有一张出自《青年报》名记者之手、留下她与最崇拜的人合影的照片。④她努力不想这事,好让自己平静一点。可那印象太强烈了,事情虽已过去两个多月,一切就像在昨天、在眼前。⑤当她听说李琼的又一专辑出版了,她又禁不住激动起来,骑着她心爱的红飞鸽,直奔音像公司。⑥她觉得人与人相识、相处、相交、相知都是缘分,不在于地理位置的远近、结识时间的长短以及社会地位的悬殊……一边想,一边骑,不知不觉到了街心绿岛。⑦这是车辆、行人绕道拐弯的地方,也是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⑧那件事,她一直觉得挺平常、挺普通。你想想,一个流氓对一个晚归的中学生施暴,她遇到了,能装作没看见?她记不清是她抓住那个坏蛋,还是那个坏蛋抓住她,直到那家伙拔出匕首,狠狠地捅了她几下,她也没有搞清楚。她只感到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抱住了一样东西。直到警察来了,她还抱着那只鞋。后来到医院看她的公安局领导告诉她,正是根据这只鞋,他们很快抓到了那个家伙,并破获了三年内类似的十起大案。她也知道,正是这只鞋,把那个比她大两岁的青年送到了另外一个世界。⑨绕过绿岛,她的心里掠过一丝不安。就是这么件普通的事,她和她的家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住院期间,市长亲自去看望她,后来,她被授予“优秀共青团员”“三八红旗手”,再后来,她被有关领导通知,参加省“五一”联欢晚会。⑩那天,她刻意打扮了一下,被安排坐在前排的中间位置。当晚会快要结束时,只见一位身材修长、身着白色连衣裙的演员款款地走向舞台中央。这时,舞台灯光大亮,一束柔和的光照在这位演员脸上。啊,这不是李琼吗!她异常激动,很用力地鼓掌,可惜细汗沁满了手掌。她还没有完全从兴奋中醒悟,女歌星已泪流满面:她在动情地向人们讲述关于她的故事。只见她快步走向她,所有灯光随之移动。李琼牵着她的手,慢慢走回舞台。她噙着泪,满怀深情地向观众介绍:“这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观众席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李琼仍然牵着她的手:“下面,我要为我们的英雄演唱一首新近创作的《卫士赞歌》。”她声情并茂的演唱,感染了所有在场的观众,晚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演唱结束后,李琼牵着她的手回到原来的位置,与她并肩坐在一起,开心地交谈着。摄像机的镜头不时转向她俩,那个机敏的《青年报》记者,不失时机地揿动了快门……⑪一别两个多月,想必她一直都好吧。她一面骑,一面为李琼祝福。不知不觉中,已到了音像公司。⑫巨大的广告牌上,赫然写着“歌星李琼最新专辑首发”。她忙乱地架好自行车,直往里赶。只见大厅内人头攒动,无数种嘈杂声好像在重复一句话“给我签一个”。莫非她在这儿?她不顾一切往里钻,一会儿又被人潮挤回来,只好踮起脚尖。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熟悉的面孔正出现在无数只晃动的手当中。她拼命往里挤,好不容易挤到了她的跟前,激动地一把抓住她的手,大喊:“哎,李琼,你好吗?”她“嗯”了一下,极熟练地从身后拿起一盒专辑,亲切地问她:“签哪儿?”她以为李琼没有在意,便向前挪了半步,用力地抓住她的手臂,调皮地冲她喊:“哎,你看我是谁?”看着李琼迷惑不解的样子,她着急地说:“哎,李琼,我是肖小茹!”李琼停下手中的动作,仔细地端详她。她也极认真地看着李琼。她真想大声说,李姐,你还是那么漂亮。双方对视了一会儿。李琼好看的眉毛轻轻皱了一下:“对不起,我记不起来了。”边说边优雅地摇着头。她愣住了。⑬热情的歌迷仍在往前涌。她被挤在一边,木然地站着。那边,李琼仍然带着浅浅的微笑,满怀热情地为人们签着什么。⑭她一人彳亍在街头。她为那台晚会害羞。(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交代了照片的摆放位置“床头柜”和“装帧精美”,细节处足见小茹对歌星李琼的特殊情感。B.小茹遇见施暴者舍命相助,其个人不仅得到政府表彰,也让歌星李琼为她流下真挚的眼泪并献上赞歌。C.小说善用环境,如“灯光大亮”“柔和的光”既是场景写实,又烘托出小茹意外遇到李琼时惊喜、甜美的心理。D.小说善用插叙,如第⑦段在行经之处插入故事,使情节更有波澜。这一写法在鲁迅的《祝福》中也有运用。5.小说中,小茹的心理状态经常被她的歌星偶像李琼左右。请以第一人称“我”来梳理相关情节中小茹的心理波动及原因。6.有人赏读完小说,认为结局如果改写成歌星李琼当众一眼认出小茹,小说就是另一番意味了。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说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亲亲雪城阿成①我的家乡哈尔滨,在严冬的季节里俨然是一座大雪雕成的城市。这里的人们,一年里要与雪做伴一百八十多天。听起来这很像是一个神话。为了防寒,城市的住宅几乎全部是双层玻璃窗。这种窗户可以抵御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我还听说有的人家玻璃窗是三层的,这样窗玻璃连霜都不上了、站在透明的窗前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街上纷纷扬扬的大雪。我还记得,一个曾侨居在这座城市里的日本文化人,浪漫地称漫天飞舞的雪花是一封封“天至之书信”(还称来自松花江的自来水是“管道啤酒”)。雪之纯净,江之纯净。那是一座怎样圣洁的城市啊。②为了御寒,城里民宅的墙都很厚,据说最厚的达一米,这听起来真让人吃惊。须知,我客居在海南岛上的那个小房子,墙只有一砖半厚。这样的房子如果建在我的家乡哈尔滨那是要冻死人的。听说早年那些洋人流亡者造房子,还在厚厚的砖墙中间加上成排的红松原木,然后,再在两面砌砖。除此之外,城里也有那种“板加泥”的房子。墙壁的两面都是厚厚的木板,木板中间夯上木屑。这种墙非常保暖,可以抵御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还有一些大石头砌起来的房子。这样的房子虽然看上去很笨拙,但是它冬暖夏凉(有过在山洞里居住经历的人就会知道,在严寒的季节里,山洞里是暖的),这样的石头房子即便是在零上40摄氏度炎热的日子里,屋子里面依然凉爽怡人。但是我在海岛上极少见到这种用石头砌的房子。③早年,哈尔滨普通人家冬日取暖,并没有暖气,而是家家都有一个火墙子。这便是立起来的暖气了。如果腰背着了凉,背靠着这种暖气坐一坐,效果是很好的。如若你住的是那种苏联房,就不用再建火墙子了,这样的房子里几乎家家都有一个“别契克”,就是烧木柴的大壁炉。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特别喜欢这种大壁炉,觉得它很气派,很绅士,很有文化。其实,那不过是俄罗斯寻常人家必有的设施。早年,哈尔滨老百姓家多为平房,很多人家都有一个栅栏院。里面种着西红柿、豆角、茄子、果树和灿烂的大丽花、波斯菊。冬天则是白雪的家园,堆雪人,打雪仗,是我那一代人儿时的冬季游戏。其实院子里的雪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用它埋藏准备过年的鸡鸭鱼肉和水果,雪藏的这些食物特别保鲜。只是逝者如斯了。④而今,哈尔滨已经进入现代化的社会。像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几乎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大变化。就拿御寒为例
本文标题: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进阶训练(3)(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11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