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23年四年级三顾茅庐阅读答案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2023年四年级三顾茅庐阅读答案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3年四年级三顾茅庐阅读答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四年级三顾茅庐阅读答案18.三顾茅庐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潺潺(juānchán)流水疏疏(shūsū)朗朗半晌(shǎngxiǎng)茅塞(sâsài)顿开二、先填空,再解释所填字的意思。()()起伏:三()茅庐:青翠()滴:秀丽()人:群雄()争:茅塞()开:三、根据意思写词语1.对长者或宾客尊重而有礼貌。()2.形容湖水十分的清而透明。()3.形容环境稀疏敞亮。()四、先将句子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加点词语,仿照例句写一句话。1、他们来到隆中,只见山冈(),好像一条..()的卧龙。2、刘备听了(),像拨开()见到了青天。.3、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得到()一样啊!...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一、认真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做题。„„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1、写近义词。吩咐()等候()2、读了这段话,你觉得刘备对诸葛亮怀着怎样的态度?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用“~~~~”画出相应的语句。3、如果你是诸葛亮,当你知道刘备在台阶下等了那么长时间,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写一写。参考资料,少熬夜!二、读了《三顾茅庐》你一定知道诸葛亮是怎样成为刘备的军师的,你还想了解诸葛亮吗?那就读读下面的短文吧。诸葛亮治蜀诸葛亮是一个很有治理才能的政治家。蜀国建立以后,益州地方的大地主、大官僚、地主豪强侵夺百姓,十分专横。诸葛亮下令予以打击,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有人劝诸葛亮说:“我们刚刚占据了益州,应当多行恩德。”诸葛亮说:“只有赏罚分明,宽严并用,政治才能清明。”结果,不法官僚、豪强遭到严厉打击,当地有才能的人受到重用,蜀国的局势很快稳定了下来。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诸葛亮不许部下随意杀戮和欺辱。他曾打败南中一带举兵反抗的少数民族部落,俘虏了他们的首领孟获。孟获不服,传说诸葛亮释放了他,如此一擒一纵,前后七次,最后孟获表示归附。诸葛亮还鼓励少数民族人民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据说他亲自把蜀锦的图案纹样,送给少数民族人民,还让会织锦的士兵,向他们传授织锦技术。故西南少数民族称蜀锦为“诸葛锦”。西南少数民族人民更像尊敬“慈父”一样尊敬诸葛亮。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1)胡作非为,专断强横。()(2)奖赏有功的人,处罚有过失的人,界限非常清楚()(3)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2、仿照例句,用“只有„„才能„„”造一个句子。例:只有赏罚分明,宽严并用,政治才能清明。3、诸葛亮的治理才能具体体现在哪里?第三部分拓展提高《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有个性的人物,你还喜欢谁?说说他的主要事迹,并且说出你喜欢他的原因。四年级三顾茅庐阅读答案2*课内巩固一、拼音字形1、易错字音:(熟记)悄(qiǎo)然扑腾(tenɡ)芽蕾(lěi)骚(sāo)扰(rǎo)小吕(lǚ)呵(hē)护疾(jí)病屡(lǚ)次外壳(ké)泛滥(làn)气魄(pò)怦(pēnɡ)然一震黝(yǒu)黑参考资料,少熬夜!2、易错字形:震撼糟蹋瞬间流畅浓郁经历概念弧线短暂磕磕绊绊二、日积月累1.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子路》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三.妙笔生花比喻句:1.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2.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3.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拟人句:1.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3.犀牛鸟非常机灵,还能为犀牛放哨。*课外积累一、基础知识1、在下面填上表示“说”的成语。表示不想说:〔〕表示悄悄地说:〔〕表示诚恳地说:〔〕遗憾2、句子万花筒。(1)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不会把你老人家忘怀。(把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把字句”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主人叫凡卡。凡卡摇摇篮。(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资料,少熬夜!二、日积月累1.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环境中,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名句)2.漂流他乡的老人,回到久别的故乡一句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此时的感慨。(古诗名句)3.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颂扬那些具有终身默默奉献精神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崇高品质的教师们。(古诗名句)4.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汪浩却沉迷于各种游乐之中,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看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着眼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名句)三、诗词欣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座“碧山”。⑸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走近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与杜甫合称大李杜(小李杜则是李商隐、杜牧)。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助你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参考资料,少熬夜!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资料袋古典文学之第一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四年级三顾茅庐阅读答案3挑山工习题基础知识一、读拼音写词语。jiãzòujūsùdānwùpúsù()()()()dēngpānliěkāibùguàtàishān()()()()tãngyúnjiàwù()二、用“____”画出下面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挑山工(tiāotiǎo)尽头(jìnjǐn)背心(bēibâi)扁担(dàndɑndān)随便(biànpián)压弯(yāyà)三、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划上“√”。1.饱览(1)吃足了(2)饱满(3)充分(4)满足2.心悦诚服(1)衣服(2)担任(3)适应(4)服气四、按abb式填空。如:静(悄悄)黑()()()亮()()()沉()光()明()绿()红()白()五、填上合适词语()的扁担()的山色()的肌肉()的货物()的溪流()的山路()地走过()地赶来()地离开六、造句。耽误——朴素——七、写出下列各词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拘束——惊异——包蕴——似乎——八、选择正确答案。《挑山工》一课点明中心的句子是:a.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参考资料,少熬夜!b.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往往更不行。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答:()九、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1.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1)它指的是什么?(2)“我”需要它干什么?2.我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的哲理。(1)在空格内先填上合适的词语,再造句。(2)“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是指哪几句?这几句包蕴着什么哲理?十、简答题。1.读课文,想想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答: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答: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答:创新训练一、根据解释写成语。1.不能解答的疑问。()2.话语耐人寻味,值得琢磨、体会。()3.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二、“奇怪的是挑山工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在这一段中起什么作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三、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回答问题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件事或物对你的影响,以及它是怎样鞭策你的。四年级三顾茅庐阅读答案4四年级语文《三顾茅庐》评课稿四年级语文《三顾茅庐》评课稿《三顾茅庐》是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这是1篇发展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好课文,同时,这篇课文也能帮助我们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对祖国的优秀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沈老师在教学中抓住了《三顾茅庐》一文中刘备“诚心诚意”这一中心,引导学生深入地朗读、理解、感悟文本中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人物的特点。课堂有三点值得学习:一、思路清晰,教学设计巧妙合理。教学板块清晰,复习导入后,直接从“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刘备的诚心诚意”入手,让学生品读文章,品味重点词句。
本文标题:2023年四年级三顾茅庐阅读答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129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