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案设计最新4篇每位教师每堂课都需要准备一份完整的教学课件,编写教案和制作课件是日常工作之一。优秀的教案可以让教师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教案和课件呢?本文推荐了1篇与“教案设计最新4篇”相关的文章,详细介绍了相关细节,帮助我们提升教学质量,共同实现更加出色的教育工作!教案设计篇【第一篇】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2.能按一定的顺序、细致地观察图画,提高观察能力。3.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到秋天的美。4.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5.能够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进行说话练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9个生字。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难点:理解“飘着、一眼望不到边、黄澄澄”等词语和把稻子比作黄金,把落叶比作伞、运动场、电报的有关句子。教学思路: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使学生建立直观感受。教学时,通过谈感受导入课文学习。观察图画,先进行整体大致的观察,初步了解图上画了什么,听录音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再抓住图画的主要部分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边看图边对照有关句子,学习本课的生字,分析记忆字形,进行书写指导。然后图文对照,指导学生看图学文,理解、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准备(用具):1.布置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2.放大课文彩图或制成幻灯片。课文录音带。3.小黑板,识字卡片。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词语“秋天”,齐读课题。2.谈话:现在是9月份,正好是秋天,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观察到秋天有些什么特点呢?二、仔细观察图画,进行初读指导。1.看放大彩图,听录音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你从彩图和录音中了解秋天有哪些特点?(指导学生初步观察彩图,不强求回答完整)2.跟录音小声读课文,继续思考课后第一个问题,并用笔在书上圈画。读后,补充回答第一个问题。3.自读课文,速度稍慢,要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想想这个字怎么记。教师巡回指导。4.同桌交换检查读课文的情况,要读准字音,正确停顿。第二课时一、看图学习生字,理解部分生词,分析记忆生字。1.出示彩图。(指稻田)问:这稻田有多大?(板书:一眼望(wàng)不到边)认读生字“稻”、“望”,分析字形。“稻”: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结构的字,上边是由“亡、月”组成,“亡”学生可按笔画来记,第三笔是竖提。下边是“王”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长短基本相同。“望”就是看。“望不到边”,就是看不到边。2.结合彩图,读句子:“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认可与“全”字区别比较。金子:赤黄色,是一种贵重金属。可制造货币,装饰品等。也叫黄金。“铺”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金字旁,右边的笔顺3.指图,读句子:“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认读生字底(dí)。“底”字外边是广,里边是“低”字的右半部。“低底”形音相近,意思易混,要注意区别它们的形、音、义。“底下”是下边。“作(zuó)”字是左右结构,左边“亻”,右边是“乍”是五画。4.指导看图,问:“高高的蓝天上有什么?白云随风怎么样?然后读句子:“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认读生字“飘”(piáo),分析记忆字形。飘:由左右两大部分组成,左边是“票”,书字时应先写“西”,再写“示”。“西”要扁一些,不要写成东西的“西”。5.观察图画并结合生活所见,读句子:“一片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落到水里”,“有的落在岸边”。认读生字“落(luó)”,分析记忆字形。“落”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先上后下,即先写草字头,然后在草字头下面写三点水和“各”字,不要先写三点水,写成左右结构的字。6.读句子:“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认读生字“电报(báo)”,“报”字右半边共4笔。第一笔是横折钩,第二笔是竖,第三、四笔合起来是“又”字,不要写成“及”字。“电报”是用电信号传递文字。速度很快。二、复习巩固。1.读黑板上的词语。2.读词语卡片,扩大识词量。一眼望不到边、看望、张望,金子、金黄色、金光闪闪,底下、底座、桌子底,当作、工作、作业,电报、报纸、报告,落下、落在、下落,铺着。3.填空。(1)蓝天下是一眼()不到边的()。(2)稻子熟了,像()一地()。(3)小鱼游到落叶()下,把它当()伞。(4)由()来了,催我们()到南方去呢!五、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语句连贯。六、指导写字。注意指导下列各字的字形。“飘”、“望”、“稻”、“铺”、“底”、“报”、“金”、“落”。七、作业。1.抄写生字。2.熟读课文。第三课时一、复习。1.认读词语卡片。(带生字的词语)2.读课文,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二、精读训练——图文对照,理解课文。1.第一段。(1)看彩图,提问:天是什么颜色的?天上有什么?(天是蓝色的,天上有白云)(2)“天是蓝色的,天上有白云”,这是我们从彩图上看到的。要写成一句一句的话就不能这样写了。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3)指书。①第一段中哪句话写“天是蓝颜色的”?②哪句话写“天上有白云”?③朗读第一段。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4)第一段。提问:秋天的天空有哪两个特点?(板书:高、蓝)(5)看板书,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2.第二段。(1)学生自读第一句话。问:你从第一句话中读懂了什么?(稻田很大很大,很平坦。放眼望去,一大片地方主要景物是稻田,其他景物很少,很不显眼)(2)齐读第二句,看图帮助理解“黄澄澄”。问:什么黄澄澄?(稻子黄澄澄)什么像铺了一地金子?(黄澄澄的稻谷像铺了一地金子)为什么说“铺”了一地金子,不说“堆”了一地金子,或者“洒”了一地金子?指导看图回答。(“铺”是把东西展开或摊平的意思,说明稻子长得很整齐,远远望去平平展展一大片,好像人工铺成的一样。“洒”是指东西分散地落下,说明比较少,只是星星点点的。“堆”是一堆一堆地叠好,面不大。所以只能“用铺”,不能用“洒”、“堆”。)(3)再读第二名句。问:什么像金子?(稻子像金子)为什么把稻子说成金子?(稻子成熟了,被太阳一晒,金灿灿的,颜色像金子。稻子是粮食,人们生存离不开粮食,稻子像金子一样珍贵。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黄澄澄的稻子,在他们看来稻子和金子一样贵重)(4)指导朗读。稻子熟了(陈述的语气),黄澄澄的(赞美的语气),像铺了一地金子(高兴的语气)。(5):秋天到了,稻子怎么样了呢?(板书:黄)指导背诵第二段。3.第三段。(1)读第一、二句,看图指导背诵。(2)叙述:这两句话写出了稻田、池塘、梧桐树的位置。(3)打出的投影字幕:“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采用比较的方法理解“一片一片落下来”的含义。教师演示:把数片树叶(或小纸片)一起洒落下来,告诉学生这叫“一片片落下来”。把数片树叶一片接一片地洒落下来,告诉学生这叫“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很多树叶一下子落下来,数不清楚有多少,叫“一片片地落下来”。)(4)齐读第三句。(5)打出投影字幕:“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学生读句子,老师在“它、伞”下面打上着重号。问:“它”、“伞”各指什么?(6)老师用“|”划分句子,并讲解划分的理由。指导学生看刚才打出投影字幕。问:哪几个小句子写出了看到的情景?哪个小句子是写想到的?:第四句前一半是写实实在在看到的。后一半是写根据看到的而想象出来的。(7)问:只写“看”到的,不写“想”到的,好不好?为什么?(不写想到的就体会不出小鱼可爱的样子)(8)自读第五句,照第四句的样子,把句子分成“看见的”、“想到的”这两部分,并说明划分的理由。(9)再读第三段。问:这一段里写了几种景物?哪种景物能突出秋天的特点?(叶黄、落叶)(板书:叶落)4.第四段。(1)自读第四段,按照第三段的样子划分句子,并说明划分的理由。(2)“电报”指什么?(电报指落叶)(3)谁一边飞一边叫?(燕子一边飞一边叫)(4)如何理解“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这句话?(写人们的想象)(5)写了燕子几个动作?用哪个词把燕子动作连起来的?(6)齐读课文,找出秋天的特点。(板书:往南飞)三、课文。1.看彩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2.课文教我们先看哪里,再看哪里,最后看哪里?(先看天,再看稻田这边,最后看稻田那边。)(板书:这边、那边)3.观察顺序。天在上面,说明先看上,再看稻田,稻田在下边,也就是说再看下。提问:稻田的这边和那边哪个近哪个远?说明先看近,后看远。让学生连贯地口述看图的顺序。4.看这幅图,要我们找出秋天的特点。请同学们按“上—下”、“近—远”的顺序说一说秋天的特点。5.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四、作业。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的天空()的云朵()的稻子()的树叶2.完成课后第二大题。第四课时(说话训练)一、到室外观察秋天的花草树木,了解秋天花草树木的特点。二、让学生先说说看到的花草树木和夏天的花草树木有什么不同。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说,互相听。三、指名学生说说秋天的花草树木有什么特点。四、同学评议。评议的要点是:是否说出秋天花草树木的特点,语句是否完整、通顺、连贯。五、学生说话内容,可以有所侧重,不必面面俱到。要说己观察最仔细、了解最清楚的景物。六、说话举例:秋天来了,秋风一吹,路边白桦树的叶子就哗哗地响,一片一片地飘落下来。有一天,风很大,树叶都快落光了,枯黄的落叶把通往学校的小路都盖严了。我踏着落叶向前走,脚下软绵绵的,真像踏在地毯上一样。可是校门两边的松树还是那样绿,那样有,迎着秋风挺立在那里,就好像两个忠实的士兵在守卫着学校。教案设计篇【第二篇】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二、教学重、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三、教学准备;、雨后课件、幻灯片、四、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趣揭题:1.人们都说:“夏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万里晴空,突然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一场暴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2.是呀,雨后清新的空气,清凉的微风固然令人喜爱,然而,许多小朋友更喜欢赤着脚到水塘里去踩水玩水,看谁溅起的水花儿高,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呀!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乐情景写成一首小诗,题目就叫:雨后(板书读题)3.你们想去雨后的广场看看、玩玩吗?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1、观看课件,展示儿童戏水画面,配乐读诗2、现在,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冰心奶奶的小诗写得这么好,你想不想读读呢?瞧,这是两颗金光灿灿的星星,想不想得到?这可不容易呀!只有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才行呢!咱们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这两颗金星4、争夺第一颗金星开始!1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2(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得到第一颗金星,就要把它们清除。这些字你会读了吗?谁愿意来试试?(指名读,正音)树梢赤脚使劲妹妹拍拍小辫发射兴奋短粗咬着糟糕5、小朋友们真不简单,只一会儿工夫,就顺利得到了第一颗金星。现在我们要乘胜追击,争取第二颗金星。1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觉得难读的地方做个记号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了再接着往下读。2课文写了雨后小朋友玩水、踩水的欢乐场景,那么多快乐似神仙的孩子,你最喜欢小诗中的谁呢?为什么?请你把描写他的句子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3大家真不简单,不但生字和句子会读了,而且把这首诗都读得很流利。你瞧,第二颗金星也来表扬我们了呢!(贴上金星)三、细读课文,朗读感悟1、学习第二节⑴看图:瞧,这就是那对小兄妹,你觉得他们快乐吗?你从哪里知道的?⑵假如现在你的脚下就有一个大水塘,你会怎么做?小哥哥怎样踩水?谁能学着他的样来演一演?指导读好第一句,体会他踩水时的酣畅痛快⑶男生读第二句:你觉得这小哥哥怎样?小哥哥知道要照顾自己的妹妹,提醒妹妹小心摔倒,可不会照顾自己,使劲踩水,一不留神,自己却摔跤了,多么有趣!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小哥哥的心情吗
本文标题:教案设计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13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