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周恩来读后感(最新5篇)
1/19周恩来读后感(最新5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周恩来读后感(最新5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周恩来读后感【第一篇】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为了帮助党员干部提高认识、深化思想,《党建》杂志社组织集中观看优秀国产影片《周恩来回延安》,并同步召开以“弘扬周总理崇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作品研讨会。作为杂志社的一员,我全程参加了观影活动和研讨会现场,在历史真实、影像丰富、情感充沛的“一场生动的党课”中,思想受到极大震撼,情感受到极大冲击,灵魂受到极大洗礼。初心,是对人民的念念不忘。周总理身在中南海,但心中装着人民,满满地全是人民,对延安人民更是念念不忘。影片的开头,当越南代表团提出要去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一下子勾起了周总理对延安的回忆,这份回忆也一下子激荡了他想回延安去看看的感情涟漪。当周总理与毛主席说起这个想法时,两位伟人高度一致地表达出同样的情感:阔别延安23了,真想念延安的人民啊……正是周总理对延安人民的念念不忘,使他对当年延安的老邻居、老朋友的名字几十年不曾忘记,一直刻在心中最深处。影片中,周总理到达延安后,第一件事就是2/19请当年的老邻居、老朋友吃饭,急切地想与他们见见面、叙叙旧。当总理一一同他们亲切地握手,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时,当年的老邻居、老朋友激动万分,也是惊呆了,当时就由衷地感叹:“周副主席,您还记得我的名字啊……!”周总理肯定是记得的呀,永远会记得他们的名字,因为,在总理的心中,永远装着“人民”二字!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于都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动情地说:“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遍及河北阜平、福建古田、山西吕梁等多个革命老区,每一处足迹、每一个镜头都记录下“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总书记与老区人民在一起”的温暖时刻。现今,人民依然是我们党最大的靠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紧紧地装在心中、高高地举过头顶,作为共产党人“初心”的底色用心呵护、精心保养、全心坚守,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诚之情,以“心中时刻装着人民”为出发点,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中。初心,是对人民冷暖的牵肠挂肚。周总理身为大国总理,日理万机,但人民的总理心头永远牵挂着人民的一粥一饭、一丝一缕,担心着人民群众吃不吃得饱、穿不穿得暖。影片中,当周总理发现当年延安的老乡亲仍然还吃不饱饭、生活仍然十分艰辛时,眼中噙满了泪水,脸上写满了愧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闪回”着当年延安人民的小米饭、延河水养育3/19了红军、养育了党……当看到一个大国的总理为了人民的“饭碗”如此悲情、为了人民的疾苦如此伤怀,怎不让人对伟人的人民情怀、人格魅力深深敬仰!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牵肠挂肚,是具体到一人一事一物的,真实、真情、真心。影片中,带给观众巨大情感冲击的一个画面,是周总理悄悄去看望当年的曹大姐。周总理心中永远惦记着当年的曹大姐,曹大姐心中也永远惦记着当年的周副主席,正是当年曹大姐家的一碗小米饭连接了深深的鱼水情、永远的人民情。时光可以流逝,这份真情永远留驻心间。当曹大姐看到周总理苍老了、消瘦了,还是跟当年一样的真情,要拿出珍藏的几个鸡蛋给总理补补身子。当周总理看到曹大姐生活还非常困难时,执意让曹大姐留着自己吃。就在这时,曹大姐一句“周副主席跟我们生分了……”,一瞬间,总理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情感波涛,泪光闪闪,与曹大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无言,却是力量无边。周总理最怕的就是句话呀,因为,在总理的心中,人民的分量最重!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沿着狭窄山路辗转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探访村里的特困户施齐文家。他走进两位老人睡觉的小木房,揭开米仓盖子察看,还走进猪圈看老人家里养的两头猪。施齐文老伴用苗族话主动问起:“怎么称呼您?”总书记向大妈介绍自己“我是人民的勤务兵”……从黄土地到中南海,从下乡知青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怀着人民公仆的初心,把人民时刻牵挂在心中,并把关心群众落实在行动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一条公仆之路。今天,人民的生4/19活条件大大改善,各级党员干部的工作条件也大大改善,但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的作风永远在路上,要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群众的贴心人,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最牵挂是群众”。初心,是对人民好日子的矢志追求。周总理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奋斗不息,鞠躬尽瘁,他生前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一个人只要还活着,就应当为党工作。”影片全面、真实地反映周总理回延安22小时的内心世界、丰富情感,片中总理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无不细腻、深刻、立体地表现着他的内心活动与情感波动,总理的每一次情感爆发无不冲击着观众的心弦,总理的每一次噙满泪花无不带动着观众泪流满面,与其说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跨越时空的关于周总理人民情怀的写意史诗,为观众留下了久久的回味、长长的怀念……影片结尾处,周总理与地委同志们在饭桌上“立军令状”那一幕,把总理的初心与使命彰显得淋漓尽致、推向高潮,也看得观众无比心痛,要知道总理因病是滴酒不能沾的,这也是邓大姐在北京一直担心和叮嘱的。当总理举起酒杯那一刻,我们看到的是伟人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民勇担当的使命、为民忘却自我的伟大人格的光芒四射,这光芒,映红了延安宝塔,映红了延河水,映红了延安人民的心。让观众无比欣慰的是,今天,我们可以无比自豪地报告周总理:今日的延安,如您生前所愿!2015年农历腊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延安,亲切看望父老乡亲。此次到延安,总书记一个重要5/19目的是对革命老区脱贫致富进行调研,他亲自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延安干部群众迅速行动,打响了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019年5月7日,新华社消息,“革命圣地告别绝对贫困”!脱贫的欢呼声响彻延安的山山峁峁,也响彻在全中国的角角落落。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是对人民的好总理的最好回报,也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周恩来读后感【第二篇】战斗“疫情”和复工复产之际,我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不知不觉地流了泪。我被周恩来总理平易近人,体恤民情,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品行,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真诚发现真实情况、敢于担责、勇于向党中央反映实情的作风深深感动。1961年新中国面临三年自然灾害,大病初愈的周总理到河北省邯郸市伯延公社调研,在将近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6/19以继日走村入户,忘我工作,其故事其细节令人感动至深,他充分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心一意为民情怀,敢于担当高贵品质。而在现实中,常常耳闻和见诸报端是某些领导到基层调研,是隔着玻璃看一看,住进宾馆听听汇报,拿着文字材料回单位汇报,这种华而不实,贻害百姓的作法,令群众深恶痛绝!感动于周总理亲民爱民的情怀。一国之总理给小学汪老师穿鞋,用自己的钱帮老大娘把寿材重新买回来,栽地瓜苗时把一碗水留给群众而自己只喝一口水,与夫人邓颖超商量收养张二廷的最小孩子…周总理心里只装着人民群众,一心为了群众。这些点滴作法,如今对于有些干部戴了帽子歪了嘴,有的明哲保身保乌纱帽,糊弄上级欺骗百姓;有的贪图享受、收受礼金、贪污公款,败坏了干部形象,败坏了党风;其官僚主义,当查;其享乐主义,当诛!其触犯党纪一律应严惩!感动于周总理与群众同甘共苦。公社主任郭凤林给年事已高的周总理准备了猪肉、鸡蛋菜肴,周总理没吃,而是与社员一起喝着稀汤,吃着窝窝头,连清碗的水也节约下来,第一天周总理仅吃半碗稀饭。周总理挺着疲惫虚弱的身体,与群众一起劳动插地瓜苗,大雨夜给救地瓜苗的乡亲们送糖水。如今,有的干部穿名牌,坐高档车子,住豪华宾馆,吃山珍海味,攀比享受等,其脱离群众,当罚;其奢靡之风,当杀!其触犯国法一律应严惩!感动于周总理听真话、讲真话。1961年5月3日,周总7/19理一行来到伯延时,新中国正面临旱灾和饥荒,伯延沿路的枯树便是无声的证明。然而,从公社主任到老乡们,没有人愿意告诉总理饥饿的实情,老区人民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不给领导添麻烦,替国家分忧,“善意隐瞒实情”。但周总理四天不停地深入农家,走访了几十户农户,调查研究,用真情打动群众,促使张二廷等“放炮”,获得“大食堂吃不饱”“少数干部多占”真实情况;进而敢于担责,毅然向毛主席汇报实情,使党中央及时纠正错误,促使伯延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集体食堂的人民公社。现实中,一些地方群众不敢说真话,爱唱赞歌;干部也听不进批评意见,甚至打击报复说真话的群众,这些行为,必须纠正!否则祸国殃民!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必须聚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必须做到无私无畏、敢于担当,把认真精神体现到党内生活和干事创业方方面面。”这些讲话高屋建瓴,是真知灼见,是金玉良言,我们要以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努力改造非无产阶级世界观,坚决反对“四风”,反对瞒上欺下,脚踏实地8/19改进不足,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树立忠诚为民务实清廉形象。周恩来读后感【第三篇】近期观看了《周恩来回延安》这部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作的重大历史革命题材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在1973年时已经身患重症的周恩来总理回到阔别26年之久的延安并与延安人民同吃同住22个小时的故事,不仅表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影片主题,同时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血肉相连,不忘初心、不懈奋斗、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与以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不同的是,《周恩来回延安》这部作品主要以周恩来总理的个人视角以及感情动线为主线,以独特的视角和时空的转换表现了民主革命时期的延安。影片中的“延安精神”让人难忘,新中国特殊时期的延安以及当下的延安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回顾历史的同时遥望未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激励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奋斗崛起之路。影片中饰演周恩来总理的刘劲老师扮演周恩来总理二十余载,在这部影片中更加的惟妙惟肖,他将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但是以及为国为民日理万机的总理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与延安百姓一同吃饭的场景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周恩来总理知道延安老区人民的生活非常艰苦,还很少能吃到这样的小米饭,总9/19理眼中噙满了泪水,这样的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的精神让人难忘。这部电影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周恩来总理这样的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为国为民的精神以及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再现了珍贵历史的同时也细腻的塑造了周恩来总理的伟人形象,影片中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着我们。观看《周恩来回延安》电影后,让我深刻的折服于周恩来总理的伟岸形象和人格魅力,也被延安百姓的善良淳朴所感动。在了解历史和走进伟人的同时激励自己,片中表达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优良作风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观众去体会和学习。周恩来读后感【第四篇】周恩来,对于80后的我来说,是一位从小学课本里、从电视里认识的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伟大而崇高的形象扎根于内心深处,不曾褪色。今天,他再次从银幕出现在眼前,
本文标题:周恩来读后感(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143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