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小学音乐教案(通用4篇)
好文供参考!1/12中小学音乐教案(通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中小学音乐教案(通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中小学音乐教案【第一篇】音乐课:《猜》教学内容:唱:《夏天的雷雨》听:《狮王进行曲》、《天鹅》、《森林狂想曲》动:我们的发明谜语童谣教学目标:1、以“猜”为主线贯穿全课,让同学从不同视角联想感受音乐。2、学会用明亮丰满、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夏天的雷雨》,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出歌曲的情绪。3、朗读谜语童谣,能够用卡农的形式进行两声部的节奏朗诵。4、欣赏音乐《狮王进行曲》、《天鹅》、《森林狂想曲》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30′好文供参考!2/12二、热身舞4分钟三、猜谜语并介绍谜语的由来2分钟师:小朋友,看到这个“猜”字,你想到了什么呢?(猜谜语)师:看得出你们都很喜欢猜谜语,桥,教师两边挂着许多小灯笼,上面有很多谜语,咱们现在就来猜一猜,好不好?师:你们知道吗,谜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候,每逢元宵节,人们将自身制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就这样谜语成了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并一直流传至今。四、我的发明:谜语童谣8—9分钟师:瞧,我今天就带来了一个花灯,上面有一个谜语童谣,请小朋友放把谜底先在心中不说出来。1、依照节奏来念童谣,先在心里默读一遍。请你观察这4句童谣的节奏完全相同吗?(不同)2、找出不同的一句,并把节奏读出来。3、把其他三句的节奏读出来。4、完整齐读两遍5、老师要为童谣配上动作,小朋友看看老师做了那些动作?6、再请你仔细观察,那几句动作相同。7、请小朋友们边念童谣,边做动作。好文供参考!3/12五、歌曲《夏天的雷雨》15分钟1、师:其实谜语不只可以说,而且还可以唱出来,不信你们听?2、师范唱(1)师:谁知道谜底呢?(2)老师问请小朋友来回答。(3)现在老师按节奏问,请小朋友按节奏回答,看看那几句节奏相同。(4)唱着问答(5)老师完整问,同学回答(6)分组,一问一答,再换过来。师:这么好听的谜语歌,一定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猜猜看,会叫什么名字呢?(出示歌曲明)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唱一遍。六、音乐猜谜游戏8分钟师:下面咱们再来进行猜谜游戏好不好,我这儿有三个谜语,可是谜面不是用文字表示出来的,而是三段音乐,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有时我们还可以根据音乐展开充沛的想象,通过聆听音乐,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猜猜描绘的仿佛是一副怎样的画面?《森林狂想曲》介绍:音乐制作人耗时5年,深入台湾森林实地录音,收集了鸟类、蛙类、禅类等100多种自然声音,好文供参考!4/12创作了这首《森林狂想曲》。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再读一读那种谜语童谣,体会一下美的意境。七、总结今天音乐课,我们读着节奏猜出了童谣的谜底,唱着歌曲猜出了夏天的自然现象,同时我们还根据不同的音乐联想到不同的内容,最后让我们在这美妙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分析:热身舞,让小朋友们自然的进入到音乐的'氛围当中,同时拉近了老师和同学的距离。猜谜,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了,用猜谜导入童谣即自然又生动,在童谣的念说中,还交叉了节奏练习和卡农练习。歌曲的学习也和谜语不分开,老师和同学以接龙的方式学习歌曲,防止了保守的老师教、同学学的方式,使同学更加主动、积极。最后的音乐猜谜其实就是欣赏,猜,只不过是让小朋友表达自身对音乐的感受,但稍稍变换一下方式,小朋友们就觉得乐趣无穷了。教学反思:在学校试教了多次,总的来说教学效果还不错。可能是追求完美的缘故,所以总觉得公开课的课堂上不应该出现问题,应该一气呵成。所以在学习歌曲的环节,我往往会忽视纠正的重要性,难点的乐句也只是略微讲一讲。所以我发现小朋友们在第一课时总是不能很好的把歌唱好。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在课堂的最后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就是让小朋友们欣赏《森林逛想曲》,并在乐曲中再来念一念谜语童好文供参考!5/12谣。我这样设计一是为了前后呼应,二是想让小朋友们感受音乐的感染力。但这一设计比较有争议。有的老师觉得很好,因为《森林狂想曲》非常美,配上童谣别有一番意境。有的老师觉得多此一举,没必要欣赏这首乐曲,更不用回过头念童谣。我呢分别听取了两种意见,拭教了两节课,发现其实小朋友很喜欢这首音乐,他们听得聚精会神,因为他们喜欢,所以我坚持了我的最初设计。我想一切的设计都是为了小朋友,只要他们喜欢,只要让他们在我的课堂能够有所收获和快乐,那么费些心思又何妨?中小学音乐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迷路的小花鸭》这首歌。2、能积极参与音乐戏剧表演,并主动担当剧中的角色。3、能在《小熊找家》的游戏中正确拍击节奏,并与同学一起分享“找到家”的快乐。教学重难点:1、学会演唱《迷路的小花鸭》这首歌。2、能在《小熊找家》的游戏中正确拍击节奏,并与同学一起分享“找到家”的快乐。教具准备:磁带、录音机、琴、动物卡片等。好文供参考!6/12教学过程:1、跟着音乐《小花鸭怎样睡觉》律动进课堂。2、导入:师:睡觉的小花鸭是很可爱,但它忘记了回家的路,看它会怎么办呢?3、学唱《迷路的小花鸭》(1)唱一唱(2)范唱。(3)小朋友们,我们跟着小鸟、小溪一起来唱一唱。(4)学生整体学唱。2、编一编分小组交流根据歌词进行音乐戏剧表演,再让学生唱一唱。3、评一评学生表演后互相评一评,评选优秀的'小组。4、唱游《小熊找家》师:我们把小花鸭送回家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吧!从而导入唱游。①播放歌曲《小熊找家》②师边作范唱同时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动物卡片③进行游戏,让学生根据歌词意思,模仿***节奏。④再让学生准备多种打击乐器,让学生用乐器来敲击节奏。⑤评价。好文供参考!7/125、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播放《小熊找家》4次,律动出教室〉中小学音乐教案【第三篇】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运用力度与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中不同的角色与情景,并表达对小青蛙喜爱的心情。2、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音乐动一动,3、引导学生感受3/8拍在音乐中的表现特点。教学过程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①今天老师想改变一下以往问好的方式3、我们试一试有节奏的问好②你可以用这个节奏4、再创编一句吗?这个节奏是本歌曲中的一个难点节奏,把这个节奏用到这里,为歌曲学习也是一个铺垫。5、导入:师: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老师给你们出一个小谜语,很简单,大家来猜一猜,“身穿绿色衣,好文供参考!8/12露着白肚皮,保护庄稼小卫士,农民伯伯心欢喜。”生:青蛙。师:你对青蛙的了解有多少?生:自由说说。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小青蛙,你唱吧》用趣味性的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学习热情。6、歌曲学习:⑴放录音机范唱。⑵请你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印象,或者说感觉怎么样?⑶听歌曲。师: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一下歌曲。⑷师弹奏第一段的旋律,请同学用“la”在心里默唱。⑸奏第一段旋律,这次请同学们轻声用“la”模唱。⑹教师提示学生表情,声音,引导学生再次用“la”模唱。⑺生用“lu”模唱。⑻找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歌词。⑼教师范唱。⑽学们试着轻声唱唱第一段歌词。(教师伴奏,引导学生轻声哼唱第一段,错误地方教师给予纠正。)⑾教师伴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第一段。⑿学生试着轻声唱唱第二、三段歌词。好文供参考!9/12⒀教师伴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第二、三段歌词。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如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感受。⒁教师伴奏,学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⒂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请几名同学为歌曲伴舞,感受音乐的节拍特点。师:同学们唱得真好,但我觉得如果能为歌曲配上一些打击乐器和舞蹈那就更棒了,老师这有一些打击乐器,谁来试一试选一种打击乐器为这首三拍子的歌曲伴奏。5、结束部分: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希望同学们通过对《小青蛙,你唱吧》这首歌曲的学习,能够更加爱护我们身边的动物,让它们和我们一起快乐的成长。中小学音乐教案【第四篇】教师:郝丹妮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感受乐曲中描绘鹅的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2、引导学生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3、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和想象力。好文供参考!10/12教学重点体会歌曲中鹅的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歌曲,并边唱边演。教学难点了解休止符号和反复跳跃记号。养成教育训练点:锻炼学生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教学准备琴、多媒体、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脚蹬红靴子,唱歌伸脖子。”学生猜(谜底——鹅)(二)讲故事通过图片配合,讲诉唐代诗人骆宾王在7岁时创作《咏鹅》的故事。引出本首歌曲的歌词。在唐代贞观年间,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叫骆宾王。他读书很用功,也很努力,在他7岁的时候呢,就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文学才华。7岁的`小骆宾王很聪明,每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他好文供参考!11/12都是很积极的回答问题,而且答案回答的也很准确,经常受到老师的鼓励和夸奖。有一天放学后,小骆宾王和小伙伴们相约到小河边玩耍。在河面上他们看到了一群鹅,别的小朋友看到鹅后,他们都欢呼雀跃,有的跳了起来,有的学着鹅走路时的样子,有的学着鹅的叫声,有的则伸出手指数着他们到底有多少只。小骆宾王却不同,他认真、仔细的观察了一下鹅,看到了鹅白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闪动着水波,在蓝天的照耀下,显得特别好看。洛宾王太喜欢了,于是情不自禁的写下了一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波清波。(三)朗诵1、朗诵背诵诗歌《咏鹅》。2、简单讲诉诗歌里面的含义内容。大白鹅呀大白鹅,你弯曲着脖子仰天欢叫,洁白的身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红的和脚掌波动着清清的水波。(四)1、聆听歌曲,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内容。2、让学生简单了解休止符和乐曲中的反复跳跃记号。3、学唱歌曲,由老师领唱学生跟唱。(五)边唱边演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边唱边演《咏鹅》。(六)拓展好文供参考!12/12欣赏其他音乐家创作的同名歌曲《咏鹅》,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本文标题:中小学音乐教案(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18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