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新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新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新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约分的含义。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进行约分。教学准备:卡纸、彩笔。教学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美味蛋糕店”的师傅招收学员时考了这样一道题目:请你在最快的时间里切出一块蛋糕的8/24,要求切得比较均匀。今天老师也想拿这道题目考考你们,看看哪些同学们能被选上。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引导发现,明确概念。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卡纸。表示出这张卡纸的8/24,想一想怎样做?(学生动手操作,展示成果并解说)师:从上面这些学生的发言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让生通过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找出一组相等的分数:8/24=4/12=2/6=1/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有选择地板书。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三个式子,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1)它们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时除以了一个相同的数,所以这些分数的大小都不变。(2)是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师:说得非常准确,这里的除数都是什么数?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引导学生归纳出: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作约分。师:还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约分后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越来越小,但分数值都相等。最后一个式子的得数是1/3不能“再往下除参考资料,少熬夜!了”。师肯定:准确地说1/3不能再约分了。谁知道,为什么不能“再约分了”?引生答出:因为1和3没有公因数。所以不能“再约分了”。总结并揭示:像1/3这样的分数,当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的分数,我们把它叫做最简分数。约分的最后结果应该是:最简分数。师: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最简分数?生:(举例说明)。2.探索约分的方法。请两个同学来介绍一下约分的过程。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约分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3.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在最快的时间里切出一个蛋糕的8/24,其实也就是切出这块蛋糕的1/3,这样也就顺利地完成了题目要求!三、课堂练习,巩固应用。教材第48页“练一练”。(1)学生试做。(2)集体交流。四、畅谈收获,全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1.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2.在学习约分之前,学生已经探索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因此合理的知识迁移,较好地帮助了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使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3.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究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从约分含义的理解到约分方法的学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在学生的发现、探究、交流中解决,使课堂充满了活力。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探讨“求平均数”问题的分析方法。2、能正确列式解答“求平均数”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探讨“求平均数”问题的分析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三个数学小伙伴都想和老师比赛投篮,1分钟内看谁投中的个数多。小胖1分钟投中了5个,他认为这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水平,于是要求再给他两次机会,让他能充分发挥出水平。第二次,他投中了5个,第三次,还是5个。看来他的水平很稳定,用5来代表他1分钟投篮的水平合适吗?参考资料,少熬夜!二、新授1、师:小淘气1分钟投了3个,他也要求再给两次机会。第二次投中5个,第三次投中4个。刚刚小胖三次都投中5个,那显然就用5来代表小胖的水平。现在用几来代表小淘气1分钟的水平呢,说说理由。生:用4来表示……;用5来表示……。师:用超常发挥的补救发挥失常的,这时候,用4来代表他的水平比较合适。这个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板书)还有其它想法吗?生:因为4在3和5的中间;把超常发挥和发挥失常的去掉,他们不具备代表性;因为4是3、4、5的平均数……师:不管超常发挥还是发挥失常,都是他自己投的,就先求和再均分,(板书)能使每一次的个数一样多。移多补少的目的也是将每一次的个数变成一样多(板书)。用一样多的这个数来代表他的水平合适吗?遇到这样数据多多少少的,就可以通过先求和再均分,找到能代表他水平的数。2、师:小丁丁直接要求有3次机会,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第一次投了3个,第二次投了7个,第三次2个,看来水平很不稳定,一起用手势高低来表示他的三次投篮结果。师:你觉得用几来代表他1分钟的水平呢?生:计算,是4。师:4是从哪里来的?前面的小淘气是3个、4个、5个,好歹还有个4出现,这里一个4都没有,怎么会用4来代表呢?和同桌说说道理。生:3+7+2=12个12÷3=4个(板书算式)生:还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把7拿出1给3,再拿出2给2。(媒体)师:现在用4来代表小丁丁的水平合适吗?不管是求和均分还是移多补少,这两个方法的目的都是使得数据变得同样多,像这样通过求和均分或者移多补少,使得数据变得同样多,就是在求原来这些数据的平均数。(板书)我们说,4是3、7、2这3个三个数的平均数。那么小淘气的投篮水平也是4,这个4又是哪些数的平均数呢?生:他投了3次,所以4是3、4、5的平均数。师:这个4能代表小丁丁第一次的投篮水平吗?能代表他第二次的投篮水平吗?能代表他第三次的投篮水平吗?我们辛苦了那么久,结果这个4既不能代表第一次的水平,又不能代表第二次的水平,也不能代表第三次的水平,那它到底代表的什么呢?师:平均数不代表某一次的水平,而是代表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整体水平。(板书)3、师:终于轮到老师投篮了,老师想要4次投篮机会,参考资料,少熬夜!小朋友会同意吗?为什么?师:小丁丁笑了,老师,我们比的是平均水平,又不是比总数,你投好了,还要除以4,投得差了,仍然要除以4,更差了。我们就同意你投4次。老师第一次1分钟投进了4个,第二次6个,第三次5个。到这里老师心里十分后悔,如果只投三次就好了。老师想就此收手,你们猜3个小朋友会同意吗?为什么?老师如果投第四次,可能赢吗?也可能输。老师第四次投中了1个。我赢了还是输了?算一算。如果我第四次投中了5个,我的水平是多少?如果第四次投中了9个呢?三、练习1、姚明比平均身高高,既然有人比平均身高高一点,就有人的身高……不然移多补少补给谁去呢?2、平均身高160,但不是人人都160,排在中间的人一定是160吗?3、平均水深才110,所以以他140的身高肯定淹不死,是吗?生:这是平均水深,是移多补少的结果,是求和均分的结果,也许有的地方比140深得多。出示水下图片。师:掌握了平均数以后,回到生活中再来看在这些数据还会上当吗?4、有一则调查新闻,说先在的男性平均寿命是71岁。30年过去了,男性平均寿命从68上升到了71,该高兴还是难过?可是一个老爷爷看到新闻都难过得哭出来了,他今天刚过了70岁生日,你觉得他为什么会难过?他有必要去难过吗?说明他不懂平均数。你懂不懂平均数?你能用今天学的本领来劝劝他,让他喜笑颜开吗?5、想不想猜一猜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还是短?出示。《20xx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4岁。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教学目标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教学内容同学们,大家都去过广润发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参考资料,少熬夜!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你知道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1、认识计算器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2、用计算器计算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3、教学例4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4、完成“试一试”题目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试着求出结果。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怎样判断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呢?5、巩固练习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2、自主探索:1122÷34=111222÷334=11112222÷3334=参考资料,少熬夜!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111…122…2÷333…34=20041002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教后记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教学目标1、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一一对应思想。3、初步建立坐标系的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1、能运用数对表示指定的位置。2、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图形或地点的位置。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提问:怎样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列数,再确定行数,即(列数,行数)。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明确要先确定列数,再确定行数,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2。(1)引导学生理解图意。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这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与横线的交点上。(2)师谈话引出问题。不仅找座位需要确定位置,看图时我们也要确定位置。这张动物园图很清楚地表示了每个场馆的位置,你能说出这个场馆分成了几行几列吗?(0表示列和行的起始)(3)用数对表示位置。(4)在图上表示场馆的位置。出示飞禽馆(1,1),学生说明位置后,再在图上标出位置。学生独立标出猩猩馆(0,3),狮虎山(4,3)的位置,然后再投影订正。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同一行或同一列的数对,有什么地参考资料,少熬夜!方相同,什么不同?小结: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3、适时练习: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4、小结:想一想:怎样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先找出数对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然后在列数与行数相交处描点,标上名称。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会根据题目中所给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三、课堂总结谈谈今天你的收获?
本文标题:新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21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