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推荐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推荐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推荐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复习整本书所学的图形和几何知识,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教学重点:复习整理“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巩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进口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复习的内容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首先,想想我们在“图形与几何”这一节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可能会说我们所学的平面图形包括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包围的图形,以及曲线包围的图形;mdash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有许多对称轴。我知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一个圆有无数的直径和无数的半径;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直径相等,所有半径相等。我们进一步学会了观察物体,可以画出从前面、左边和上面看到的形状,知道观察的范围和距离有关。helliphellip老师:学生们讲得很好。相信只要你注意观察,努力学习,你会有更多的新发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需要复习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形成感性认识,在脑海中呈现相关表征,逐步构建知识体系。二、流程老师:我们来说说“圆”在生活中的应用。生1:元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轮子做成圆形是因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所以轮子在平面上滚动很平稳。2:年出生的学生在观看表演时会自动形成一个圆圈,因为每个观众(圆圈上的点)和表演者(圆圈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helliphellip老师:圈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我们还学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你还记得周长公式和面积是怎么得出的吗?告诉学生小参考资料,少熬夜!组中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学生可能会说我们测量了一些圆的周长和直径,然后求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知道了这个固定值就是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最后总结出了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我们把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了若干份,然后把这些小扇形拼成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当于圆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得出圆的面积=πr×r,即S=πr2。师:讲得很好。除了关于圆的知识,我们还学习了观察物体,你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独立思考”第3题图)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好办法。师:观察物体时,观察的范围是怎样变化的?生: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师:你能结合生活中的观察范围变化的实际例子说一说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及时让学生结合生活举出事例,趁热打铁进行针对性的巩固,随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下一步教学内容。三、总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设计意图:以呼吁的口号结束,倡导学生不要死学知识,而应活用。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24页。教学目标:1、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2、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获得学习的愉快体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带商标纸的罐头盒,一个圆柱图,小鼓、卫参考资料,少熬夜!生纸、小木头段、圆台形物品。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体实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让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物品,说出它的名字和形状。2、提出:想一想,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形状是圆柱的物体?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引出今天的课题。二、认识圆柱1、让学生先观察自己带来的圆柱体物品,再闭着眼睛摸一摸表面。然后交流摸的感受。2、讨论:圆柱有几个面?各有什么特点?重点使学生了解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并在图上标出来。4、让学生拿一个圆柱形实物,指出它的底面、侧面和高。5、提出: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圆柱上下两个圆的大小相等呢?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6、分别拿出圆柱体小木棒、卫生纸卷、瓶子、小鼓等物品,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圆柱体。三、圆柱侧面积1、拿出一个带包装纸的罐头盒,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沿着侧面的一条高把包装纸剪开,再展开,会是什么形状?2、教师照教材的样子,把罐头盒的商标纸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展示并把商标纸贴在黑板上。3、分别提出教材中说一说的两个问题,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4、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由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四、尝试应用1、师生共同测量出罐头盒的周长和高。2、让学生根据测量的数据尝试计算出它的侧面积,并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五、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读题,并判断用哪张纸比较合适。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自己计算罐头盒包装纸的面积,然后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3、第3题,用字母给出圆柱的半径或直径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订正。六、布置作业:练一练板书设计:圆柱的侧面积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第三篇】一、教材分析参考资料,少熬夜!1、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2、教学目标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⑤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⑥经历对“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的原来”,会用“鸽巢问题的原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⑦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⑧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⑨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3、教学重点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⑥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⑦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⑧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4、教学难点参考资料,少熬夜!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④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⑤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⑥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5、教具和学具三角板直尺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方格作图纸二、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现有教具,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三、课时安排(一)负数5课时第一周(二)百分数(二)7课时第二、三周(三)圆柱与圆锥10课时第四、五、六周(四)比例12课时第七、八、九周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五)数学广角5课时第十周(六)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第十一、十二周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第十三、十四周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第十参考资料,少熬夜!五周4.综合应用………………………………4课时第十六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四篇】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教学目标: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7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1)某种学生的出油率是36%。(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二、新知探究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1)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2)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3)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4)计划早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2、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提。解决这类问题要先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3、学生自主解决“实际早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1)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线段图表示出来。(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相比的百分率,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3)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计算出结果。方法一:(14-12)÷12=2÷12≈=%方法二:14÷12≈=%%-100%=%(4)小结解题方法: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参考资料,少熬夜!决
本文标题: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22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