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23年国庆节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案例)_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案例)(通用5篇)
1/112023年国庆节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案例)_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案例)(通用5篇)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接下来网友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国庆节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第一篇】二、作品要求:1.幼儿园材料提供:各色卡纸、色纸、油画棒、水彩笔、双面胶、透明胶、剪刀、胶水。2.家长自备作品创作所需其它材料。3.作品以家庭亲子合作的形式制作。三、活动时间:20__年6月1日。四、活动地点:幼儿园操场。五、参与人员:每班7对家庭。六、活动形式:每班派出7对家庭,在规定时间内用剪、折、撕、贴等形式表现相亲相爱主题。活动结束后,所有的作品将在幼儿园展出。2/11国庆节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第二篇】1.通过律动游戏,感应听辩节奏快慢。2.认识时钟,知道有长针和短针。音乐cd、图片。一、故事引导。奶奶告诉宝宝:当长针和短针都走到十二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了.宝宝盯着时钟,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教师提问:你什么时候会不高兴呀?你不高兴是怎么样呢?二、听辩快慢。教师敲小铃铛,让幼儿分辨第一次敲得快,还是第二次敲得快?三、听辩节奏。老师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各种动作表现(叮当、滴答滴答)。2.教师手臂模仿长针短针做时钟造型,幼儿一起模仿。3.引导幼儿说说还可以用身体那些地方来表现?集体学一学。提醒幼儿句尾拍手或跳三下。4.配对游戏。老师介绍生活用品或图片,并说明两种物品的'关联性。5.游戏书。老师逐一出示图中的相关的物品的好伙伴。老师指定某一物品,幼儿找出好伙伴连一连。3/11国庆节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第三篇】1、通过本次活动加深幼儿对新年的认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2、通过活动培养家园工作的友谊和谐;。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幼儿舞台表演的经验;。4、让幼儿在活动中体味传统文化之美,陶冶他们的情操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通过亲子之间的互动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让家长和孩子能够一起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遨游,让幼儿能够在喜庆的气氛中,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快乐成长,培养他们乐于学习传统文化并乐于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精神。1、通过活动的开展和家长的'参与进一步推进我园“家园共育”理念的落地;。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意识,锻炼孩子体、智、德、美全方面能力的发展,增强幼儿舞台表演的经验。2、让幼儿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中,在快乐和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美、创造美,体验美,从而产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5、各班老师准备好各班演出所需道具、服装等;。6、各班老师做好家长通知交流工作,并鼓励家长积极参加活动。1、新年表演顺序:舞蹈兴趣班、小(中)班、大班、学前4/11班、口才班;。2、请在活动开始前完成本班幼儿的喝水及如厕活动,尽量减少幼儿在活动期间离场;。4、如果在活动期间幼儿需要入厕请本班教师做好安排,确保幼儿安静离场并尽快归位,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禁止在活动期间嬉戏、打闹、吃零食等。整体活动流程:活动时间:_年12月31日(星期四)。活动流程:1)9:20家长准时入园。2)9:30~12:302023年春节活动:(共180分钟)。1舞蹈兴趣班表演《猪猪侠》。2园长致新年贺词。3小(中)班表演《吉祥娃娃》。4大班表演《新年大吉》。5学前班表演《新年快乐》。6亲子纸浆画制作。7全勤宝贝颁奖仪式。8抽奖。9亲子包饺子。10自助餐。3)12:30家长带幼儿有序离园。具体节目表:5/111、9:30——9:35开场舞蹈:由舞蹈兴趣班表演《猪猪侠》拉开帷幕,5分钟(大约时间)。2、9:35——9:40,园长致新年贺词,15分钟。3、9:40——9:45,小(中)班表演《吉祥娃娃》,5分钟。4、9:45——9:50,大班表演《新年吉祥》,5分钟。5、9:50——9:55,学前班表演《新年快乐》,5分钟。6、9:55——11:25,亲子活动:纸浆画制作,1.5小时。8、11:40——11:55,抽奖活动,15分钟。9、11:55——12:00,谢幕&合影留念,5分钟。10、12:00——12:15,亲子活动:包饺子,15分钟。11、12:15——12:55,自助餐,40分钟。12、12:55,家长有秩序带幼儿离园。国庆节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第四篇】我班的自然角里饲养了几条泥鳅,前段时间,孩子们在给泥鳅换水时不小心把泥鳅掉在了地上,几个孩子手忙脚乱地抓了起来,“呀,真滑啊!”“真不好抓。”“太滑了,抓不住。”孩子们在自由地交流自己的发现。我知道孩子们对泥鳅不容易抓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就自然生成了―――《泥鳅》这一科学活动。1、感知并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体验捉泥鳅的乐趣。2、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6/111、幼儿已初步了解了鱼类知识。2、泥鳅数条、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3、介绍泥鳅主要特征及粘液作用的相关录像。1、观察感受泥鳅,了解泥鳅的外形特征。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泥鳅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特别的地方或有趣的事情,待会儿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为便于幼儿观察,事先在几个大脸盆中放若干泥鳅和水)。幼儿观察后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幼:眼睛小小的。幼:嘴边有胡须。幼:背上有鳍,尾巴上也有,游起来很灵活。师:是呀,这一点和谁一样啊?幼:和鱼一样。师:是的,因为它也是鱼家庭中的一员啊。你们有没有发现泥鳅有趣的事情呢?幼:它身上很滑。幼:它身上滑溜溜的,老从我手里滑走。幼:它身上很粘。师:这些滑滑的、粘粘的是什么呀?幼:叫粘液。师:这些粘液对泥鳅有什么好处?幼:能帮它逃走。幼:因为很滑,别人不容易抓住。7/11师:除了帮它很快逃跑,粘液还会有什么好处呢,你们猜一猜?(幼儿可能回答不上来),好吧,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看了就知道了。看录像,梳理有关泥鳅的知识。师,刚才我们说的,录像中都说到了。现在你们知道了吧,泥鳅的粘液还有什么作用呀?幼:能帮它的皮肤呼吸。幼:能帮它在泥地里很快地行走。师:粘液对泥鳅的好处真不少啊。2、尝试体验,比较发现粗糙材料易捉泥鳅的现象。幼儿徒手尝试捉泥鳅后集体交流。师:刚才小朋友说泥鳅身上滑滑的,不好捉。现在你们去试一试,是不是真的很难捉。师:你捉到泥鳅了吗?你怎么捉的?幼:我捉了很长的时间才捉到两条。幼:真不好捉啊,我先用一只手没捉到,后来用两只手才捉到的。师:泥鳅在你手里是怎样的?幼:我刚把泥鳅捉到,它就马上从我手里滑走了。幼:它在我手里拼命扭动,要从我手里逃走。师:泥鳅这么难捉,是什么在帮它的忙啊?幼:是粘液在帮忙。师:哦,有了粘液,泥鳅真不容易捉啊。刚才我还看见几个8/11小朋友用老师给你们擦手的毛巾在捉掉在地上的泥鳅呢,这个办法也挺好。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试试捉泥鳅。幼儿尝试、比较,发现不同。师:用这些材料捉泥鳅,你们有没有发现有趣的事情呢?幼:用棉手套好捉,我捉了好多呢。幼:我觉得塑料薄膜手套太滑,捉不到泥鳅。幼:我用毛巾把泥鳅身上的粘液都吸掉就好捉了。师:为什么棉手套捉泥鳅容易些,塑料手套就不容易?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有什么不同?幼:棉手套粗糙,塑料手套光滑。师小结:粗糙的棉手套捉泥鳅时,阻挡泥鳅滑走的力量变大了,泥鳅就不容易滑走了。塑料手套自己也是滑滑的,它捉泥鳅时,阻挡泥鳅滑走的力量还是很少,所以不容易捉到泥鳅。3、联系生活,知道如何用粗糙材料防滑。幼:我们穿了鞋子?师:为什么穿了鞋子就不滑了?幼:因为鞋底有花纹,很粗糙。幼:可以铺些纸板。幼:放块地毯。幼:放块厚棉布。师:生活中还有好多的地方是滑滑的,有些危险的,请小朋友回去找一找,然后想办法解决吧!9/11活动延伸:。1、组织幼儿玩体育游戏――“捉泥鳅”。2、请家长和幼儿共同探讨生活中的防滑方法。并请家长帮忙做笔录。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立足于泥鳅的主要特征的观察和感知,在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自由观察泥鳅的外形特征,了解外形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带着“泥鳅长的什么样?它有什么有趣的地方?”等问题进行探究,活动中始终让幼儿处于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观察氛围,不要求幼儿获得完整知识,只要是幼儿有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就行了。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老师交流,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地建构相关知识,而教师此时只是一位积极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在幼儿描述自己的发现时,我们针对“粘液”这一难点展开分析、设疑,让幼儿自己发现、猜想,而后在操作实践和观看录像中得到答案。孩子们对活生生的泥鳅不易抓是抱有浓厚探究兴趣的,我始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在活动中以抓为主线,在抓的过程中发现泥鳅因为粘液的帮忙而容易逃脱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材料的出现使探究活动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这个过程中,我重复在让幼儿比较粗糙材料与光滑材料捉泥鳅的不同现象,只有发现奇特的现象,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让幼儿发现事物间的关系,获得新经验。在活动中,幼儿在亲自操作和体验中自10/11然地发现了棉手套易捉泥鳅的现象,同时,幼儿认识了两种材料的特点,发现了材料特点与捉泥鳅难易程度的关系,从而让他们自发地构建起粗糙的材料有防滑作用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我的任务是观察孩子用材料尝试捕捉泥鳅的过程,提供适时的帮助,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共同探究这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助于幼儿重新思考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促进感念和思维水平由低到高的不断发展。科学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更应回归于生活。本次活动的延伸也是继续探索的起点,正如《纲要》中说,孩子们在科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究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学会学习,还将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所必要的能力和行为。所以,我从捉泥鳅的现象中生成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知道,之所以探索这个现象,探讨这个问题,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的,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实际背景。国庆节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第五篇】1.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美丽风光。2.能说出自己家乡居住的小区(或乡镇)。1.幼儿和家长活动前共同填写调查表。2.每位幼儿带一张家乡的风景图片。3.有关家乡风景的视频、音乐,导游旗4杆。1.了解自己居住的小区及周围环境。11/11结合调查表讲讲“我居住的小区”,谈谈自己和家人居住的小区(或乡镇)名称及周围环境,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2.结合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介绍、欣赏、讨论、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特点。(1)引导幼儿说出自己都去过家乡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玩?(2)自由结伴观察图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并说出都认识图片中的哪些地方。3.师幼交流,激发幼儿爱护家乡的情感。说说自己家乡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哪个地方?4.游戏——家乡真美,巩固幼儿对家乡主要特征的了解。玩法:将幼儿分四组,选出导游和游客,发放导游旗;听音乐进行游戏,游戏开始时,导游带领游客四处玩游戏,游戏开始时,导游带领游客四处游玩;当音乐停时,导游依据图片内容,给游客介绍家乡的建筑、风景和物产。幼儿轮流当导游进行游戏。
本文标题:2023年国庆节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案例)_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案例)(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22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