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4篇)
好文供参考!1/1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了解小木偶的不幸遭遇,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3、理解“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这一句话的含义。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木偶不幸的遭遇。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教学准备:动画片、了解关于木偶的知识教学过程: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见过木偶吗?是什么样子的?2、瞧,小木偶变“活”了,会说话,会走路,还会笑呢?播放动画片《小木偶的故事》好文供参考!2/113、你从动画片中知道了什么?二、创设情境,品读感悟。1、出示“海报”:我校红领巾电视台招收动画片《小木偶的故事》的配音演员,欢迎同学们踊跃参加。2、明确配音要求:台词熟练、解说动听、能打动和感染听众3、体验角色,感悟朗读。(1)划分角色:演出之前,同学们先想想你最想扮演哪个角色?用笔将你最想扮演的角色所说的话-“台词”划出来,再读一读。(2)师生共同进行角色体验。(体会老木匠的慈祥、善良;小木偶的天真;小红狐的狡猾;熊警察的暴躁)指名读――范读――练读(3)为动画配音小组练习选代表上台表演(配音朗读)三、放飞想象,续编拓展。1、假如小木偶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谈谈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2、在小木偶的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续编故事)板书设计:12小木偶的故事好文供参考!3/11小红狐抢红背包小木偶只会笑被熊警察扔出好远学会多种表情小白兔说装头疼老婆婆说学撒谎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并在反复的朗读当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2、学习合理地续编故事。二、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模拟表演,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邀请大家参与到今天有趣的模拟表演?看看谁能准确地表演出这些词语表示的表情:得意洋洋、眉开眼笑、垂头丧气、火冒三丈、大吃一惊、目瞪口呆、愁眉苦脸??2、小结: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表情,喜、怒、哀、乐,样样都会。但我们都喜欢“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好文供参考!4/11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如果大家只会“笑”这一种表情,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这节课,让我们读一读《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交流课前预习情况:木偶是什么?2、学习生字。⑴、出示词语,自读、指名读。⑵、齐读过渡:看来,大家已经把字词方面的“拦路虎”扫除了,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研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思考:你了解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感受?(同桌交流)2、全班交流。相机板书:只会笑、被抢、熊警察不相信、头疼、小兔子、老婆婆说他撒谎。3、了解人物性格在这个故事中,除了小木偶外还有熊警察、小兔子、老婆婆,从大伙的表现中,你认为他们的性格是怎样的?(体会老木匠的善良、小红狐的狡猾、熊警察的暴躁、小兔子和老婆婆的粗心以及小女巫的乐于助人。)4、积累人物表情的词语好文供参考!5/11A、为什么你能那么容易就概括出他们不同的性格呢?你主要是通过人物的什么描写体会到的?(语言和神态)请用“”画出表示人物表情的词语。(出示)B、请你通过带着表情、动作朗读,表达出这些神情。(生自由读、指名读,相机师生评价)小结:这些也正是小女巫所说的“人类所有的表情”的具体表现,今后大家要学会积累丰富的词语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一目了然。5、指导朗读小木偶的语言A、假如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那会是怎样呢?请你找出小木偶在受委屈时说的话。B、请在括号里给小木偶填上体现他真实的表情或心情的词语。“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气愤、申辩)地尖叫。“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伤心)地回答。“脑袋很疼。”小木偶是一副(无奈)的表情。“是,而且越来越疼了。”小木偶(委屈)地说。注:师生配合朗读文中的对话。6、重点指导:课文最后一句A、因为只有笑,小木偶受尽了委屈,假如你遇见当初做小木偶的那个老木匠,你会对他说些什么?为什么?(出示最好文供参考!6/11后一句,齐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自由说,并从文中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前半句联系前文的句子理解,后半句联系小木偶的遭遇理解)B、小结: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中的快乐。但生活又是复杂的,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以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经营、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所以,(师指着句子,要求学生读)C、练习:—是很重要。不过,要是只——,那可—。(钱、朋友、哭、睡觉、本领)可适当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四)、放飞想象,延伸拓展。拥有了人类所有表情的小木偶后来又会遇到什么事情呢?请大家继续写故事。既要大胆想象,又要把握故事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五)、总结相信小木偶在拥有了所有的表情之后,懂得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经营、去面对生活,少了委屈与泪水,多了快乐与幸福。本文原名叫《木偶的眼泪·外2篇》,里面有3篇童话故事,分别是《只有笑是远远不够的》、《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头》、《我喜欢做我自己》,大家课后有时间也好好去阅读吧。(出示好文供参考!7/11作业)五、板书设计:《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三篇】课题:12*小木偶的故事教学目标:1、认识“拽、茸、副”等6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并在反复的朗读当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3、学习续编故事。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教学难点:朗读长句子,理解词义。教学准备:1、按课文前“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2、了解一点木偶的知识。3、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道具。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播放《笑比哭好》的歌曲。2、过渡:同学们,在《笑比哭好》的音乐声中开始了我们今天的学习。今天我们就从“笑”说起。你喜欢笑吗?3、教师小结:是啊!生活需要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我们看完了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对笑有新的理解。二、交流预习情况1、朗读课文,读后互评:生字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得通顺。好文供参考!8/112、交流:读了课文后,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3、小结:三、回顾方法,合作表演1、大家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已经演过了好几篇童话了,积累了哪些好方法,交流一下。2、在总结方法基础上,学生合作试演。3、学生展示——观众评议、教师指导——学生再演——配乐、带上头饰表演。4、同学们,在亲身经历小木偶的遭遇中,你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能告诉大家吗?5、齐读最后一句话:“笑是很重要、很美好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然后引导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6、小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裒乐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四、续编故事,拓展深化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接着编下去。1、自由准备。2、学生续编故事。五、单元回顾,总结升华1、本单元的童话故事,到此已全部结束了,能谈谈你的收获吗?2、总结;童话让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童话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自由翱翔,想我们所想,思我们所思,憧憬美好的未来,思索生活的真谛。希望小作家们也提起笔写下你心中最美好文供参考!9/11好的童话故事。二次备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第四篇】教材分析这篇略读课文依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它和《去年的树》一样,也属拟人体童话。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同学运用阅读《去年的树》的方法阅读本文,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这类童话的特点。学情分析《小木偶的故事》是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富有童趣,同学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同学根据课文前的阅读要求,运用阅读《去年的树》的方法自读课文。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同学自主学习,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让同学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溢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天性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好文供参考!10/1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故事。教学难点提高阅读能力。教学过程一、揭题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请同学们自身来读懂这篇课文。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想想读懂1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2、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4、感情朗读,谈体会。三、反馈1、同桌互读。2、抽生读,检测读音。3、考虑:好文供参考!11/11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4、谈体会: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同学自由说。)四、熟悉故事情节1、分角色读课文。2、分角色扮演。五、板书小木偶的故事笑──感受生活的快乐只会笑远远不够六、相关作业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2、把编的故事写下来。3、把好词积累到词汇本。
本文标题: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249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