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二年级语文《夜书所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二年级语文《夜书所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夜书所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二年级语文《夜书所见》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促、深、忆、萧、梧”五个生字,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2)朗读、背诵诗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重难点、关键:1、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2、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教具准备:课文挂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1、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2、“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老师真是佩服呢!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走进《夜书所见》!(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一是为了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二是为了有一个轻松的开始,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情1、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2、齐读题目。3、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4、老师正音、师生讨论生字的认法。5、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6、告诉老师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从整体入手,把握诗意,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三、精读诗文,感悟诗意1、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那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呢?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说说感受。2、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什么呢?(板书“动客情”。)3、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写景部分。(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的感受,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4、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品“挑”)(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联想,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性。)5、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看图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鲜明的图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图文结合是第二学段阅读的重要途径。)6、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家乡、童年。)是的,这就是“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也就是—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年。7、“动客情”就是全诗的中心句,文字中融进了诗人思乡之情,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想家”、“乡愁”的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抓住文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想像,使之感受更为深入,学生体悟了诗内涵,也学会了阅读。)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1、指名读诗,师生评价,评出“朗读之星”。(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方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及热情,避免出现“朗读疲劳”。)2、齐背诗文。(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共处,同时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情感。)3、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与文中人物对话,…三一刀客…学生在情境中将自己融入其中,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4、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回应本课情感体验。)五、小小诗人,再现诗韵把这篇古诗改写成1篇优美的现代诗。小学二年级语文《夜书所见》教学反思2《夜书所见》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诗篇。诗人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参考资料,少熬夜!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本诗景象鲜明,反衬出游客的孤寂失落之情及深深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这份浓郁的思乡之情让本诗读来带着长长的惆怅,但又不失亲切感。课堂伊始,我以旧知引入新知,在读背学过的思乡古诗的浓厚学习氛围中导入新课,接着,我马上出示了学习古诗的几个步骤,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导向,让学生掌握学法。“三分诗,七分读”这句话强调了诗歌学习中读的重要性。因此本节课我坚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将“读”贯穿到整节课堂中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感受,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图文结合、启发想象、练习说话、读背诗文、动笔写诗等,大大增强了课堂上的学习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品词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如何抓住文中的重点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我想方设法重现古诗中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将上下文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想象,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并且理解诗人的苦闷之情。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感悟出了诗的内涵,更学会了阅读。学完整篇古诗,我不急着提问从本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而是大胆地让学生直接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学了这篇古诗,你想对此时站在河边思乡感慨的诗人说些什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将自己融入到诗篇的情境中去,与作者产生共鸣,大大加深了对这篇古诗的理解。小学二年级语文《夜书所见》教案3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教学重难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二、观察画面、解题。1、出示图画,指导观察。2、解题。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思考。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指导自学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四、师生交流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2、学生质疑。3、指导朗读。4、过渡: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参考资料,少熬夜!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6、学生质疑你喜欢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五、感情朗读、激活画面、练习背诵。1、齐读,同桌互相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2、自愿上台描述。3、背诵古诗。六、布置作业。小学二年级语文《夜书所见》原文4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释:萧萧:风声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篱落:篱笆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本文标题:小学二年级语文《夜书所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27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