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鹤岗一中高三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下面左图)。下面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1.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岩石圈2.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右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测定玄武岩的硬度远高于各类沉积岩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①④②③B.④②①③C.④①②③D.④②③①4.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背斜顶部受侵蚀,向斜顶部受沉积B.背斜顶部受沉积,向斜顶部受侵蚀C.背斜、向斜顶部均受沉积D.背斜、向斜顶部均受侵蚀5.未来一段时期气候暖湿,地壳持续抬升,则图示区域最可能演变为()A.底部平展的槽谷B.顶平身陡的方山C.宽广低浅的湖泊D.沟壑纵横的台地下图为金沙江某河段地质时期内的阶地发育与河谷地貌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地质时期内,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A.下切——抬升——堆积——崩塌B.崩塌——沉积——抬升——下切C.下切——沉积——侧蚀——沉积D.下切——侧蚀——沉积——下切7.阶段3发育期间,若气候、地壳板块相对稳定,该河段()A.河流流速显著加快B.溯源侵蚀受到抑制C.河流水位明显下降D.河流含沙量急速增大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下图示意“石海”景观。据此完成右面小题。8.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A.1、2月B.3、4月C.7、8月D.10、11月9.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11.图中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A.先升后降B.先降后升C.持续上升D.持续下降12.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A.岛屿众多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受暖流影响D.受东亚季风影响西高止山区某地由两列与海岸线平行的山脉组成,河流自东向西入海。在某一条河流上共有两处与河流流向垂直的分水岭式悬崖和一段沿河流两岸发育的裂谷式悬崖(下图)。河流的溯源侵蚀对该区域地表形态的演化具有显著影响,高温多雨的气候是其背后重要的驱动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悬崖形成的先后次序是()A.悬崖I、悬崖II、悬崖IIIB.悬崖II、悬崖I、悬崖IIIC.悬崖I、悬崖III、悬崖IID.悬崖II、悬崖III、悬崖I14.流水侵蚀导致该区域()A.高原面积变大B.地势西高东低C.山脉高度变高D.地势起伏变大15.若河流侵蚀持续进行,分水岭式悬崖II的相对高度可能()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持续增大D.持续减小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位于美国西海岸,全州地势起伏较大,年平均降水量南北分布不均。多年来,许多加州老年人在沿海和附近的内陆之间进行季节性的往返居住、生活。右图示意加州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加州年平均降水量的南北差异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南多北少副热带高气压带B.南多北少地形C.南少北多洋流D.南少北多西风17.加州老年人在沿海与内陆之间往返的规律及成因是()A.夏季往内陆,气候凉爽B.冬季往内陆,气候温和C.夏季往沿海,海风凉爽D.冬季往沿海,地势平坦蒸散发通常指地表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的总和。潜在蒸散发是指在区域供水条件十分充足条件下的区域蒸散发能力。下图是2000-2014年我国某省蒸散发、潜在蒸散发年内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粤B.苏C.晋D.川15.据图推测该地区年内最干旱的时间是()A.3-4月B.5-6月C.7-8月D.9-10月20.导致该地区7、8月蒸散发最大的根本原因是()A.植被覆盖度高B.土壤含水率高C.日照时数增加D.降水多且集中某国棉花生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图示意该国棉花生产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该棉花产区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22.该棉花产区最可能位于()A.乌兹别克斯坦B.埃及C.巴西D.阿根廷23.该地区气候特征对棉花生产的有利影响是()A.全年高温,蒸发旺盛B.风调雨顺,不受旱涝灾害影响C.盛夏时光热充足,利于采摘D.棉花生长期高温多雨,利于棉花生长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4.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受强紫外线照射B.处在逆温层之中C.处在强烈对流中D.受冷锋云系挤压25.符合甲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A.①B.②C.③D.④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位于厦门岛的东北端,三面临海。某年4月16日21:03厦门高崎国际机场遭遇一次暴发性浓雾,自21:20开始,机场航班无法正常起降,近百个航班被迫取消。该日15:00在机场东北面网安湾一带形成了一条西北一东南向的冷舌,冷舌逐渐加强,17:00达到最强,为机场提供近地层冷平流(较冷空气向较暖空气方向输送)。下图示意该年4月16日17:00厦门岛及其周边地区气温分布(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该日17:00,机场最可能盛行()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27.机场东北面冷舌的形成有利于()A.促进机场大气的垂直运动B.保持机场大气层的稳定C.增加机场大气中水汽含量D.提高机场地面保温效应28.机场暴发性浓雾生成时,机场及附近地区()A.海风势力不断减弱B.大气能见度降到最低C.水汽凝结速度减慢D.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季风爆发是指西南季风在印度半岛的建立过程。受季风爆发的影响,中国南海地区的天气由干燥、少云转为多云、多雨,而表层水温保持相对稳定。2000年5月10~13日和6月8~12日,南海地区经历了2次明显的季风爆发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第一次季风爆发时,中国南海地区()A.太阳辐射增强B.海水蒸发减弱C.海面辐射增强D.海面风力减弱30.与第一次季风爆发相比,第二次季风爆发时中国南海地区获得的短波辐射量明显增加。推测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A.大气辐射增强B.海洋热量净增C.季风风力较弱D.空气对流较弱闪电是发生于大气中的一种瞬时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灾害性天气现象,在强对流时水汽相态变化的过程中产生。青海省夏季因起伏较大的地表和强烈的太阳辐射加热地面,局部强对流天气频发。下图示意青海省闪电频次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1.青海省西部地区闪电频次低,主要是因为()A.昼夜温差小B.升温较慢C.气压较低D.水汽不足32.青海省闪电频次高值区的分布特征主要取决于局地的()A.河流分布B.地形地势C.植被分布D.气候类型辐射雾是因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的大气变冷而形成。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主要位于海拔800~1300米的中低山区,全年雾日天数多,森林雾以辐射雾为主。下图示意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各月份雾日天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3.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在6~8月雾日天数少,主要原因是()A.气温高B.降水多C.温差小D.光照强34.4月是干热季,森林雾持续时间长能够有效()A.增加大气降水B.降低夜晚温度C.增加植物蒸腾D.改善土壤墒情下图为晴天时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5.根据图中虚线、实线的变化特点可判断()A.虚线表示绿洲,气温日较差较小B.虚线表示沙漠,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实线表示绿洲,白天地面升温慢D.实线表示沙漠,白天地面辐射强36.图示日期该地区大气环流较稳定,则当地近地面大气()A.白天沙漠向绿洲辐合B.夜晚绿洲气压较高C.白天绿洲向沙漠辐散D.夜晚沙漠气压较低下图为某地某时刻地形和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37.若此区域位于北半球,则()A.②的气温高于④B.①的降水多于③C.④此时盛行东南风D.⑤河流流量稳定38.若此区域位于南半球,且此月份经常受如图气压系统的影响,则此时最可能的月份是()A.1月B.3月C.7月D.10月在山地区域,有时由于冷空气在其迎风面发生堆积,气压较高,而背风面空气辐散,气压较低。因此造成山地两侧的气压差异很大,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突然密集。下图为某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39.此时阿尔泰山就出现了文字材料中的情况,南北两坡气压差距很大,图中甲处可能有()A.南坡气压下降风力加强B.北坡出现大风降雨C.南坡气温升高气流上升D.北坡出现逆温现象40.该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状况是()A.晴朗寒冷B.阴雨连绵C.疾风骤雨D.风和日丽二、综合题(3个小题,共40分)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肯尼亚奥卡瑞地热田位于东非裂谷带中央,这是非洲首个利用地热资源进行发电的地热田,断裂破碎带构成了深层流体(主要是地下天然蒸汽和热水)上涌的主要通道,地热井的生产能力受热源、断裂和裂缝分布、地层岩性影响。地热电站每天需消耗大量的水对设备进行冷却,地热电站水源取自附近纳瓦沙湖。这里年降水量为714mm,雨季主要在3-5月和10-11月。随着地下蒸汽的大规模开采需要地面进行人工回灌。下图示意奥卡瑞地区东部和西部典型地温曲线。(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奥卡瑞地热田的形成原因。(4分)(2)指出奥卡瑞地区东西部地热田生产能力的差异,并说明理由。(6分)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沟壑系统主要由浅沟、切沟、冲沟等沟壑组成。勺状沟壑是独特的沟壑,因形状像勺子而得名。降雨时,地表径流进入勺沟,流水通过陷穴以地下流的形式转移至坡底。勺沟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是一种结构稳定的沟壑。下图意沟壑系统和勺沟分布。(1)与切沟、冲沟相比,描述勺沟外部形态的主要差异。(2分)(2)分析该区域勺沟结构稳定且长期存在的自然原因。(6分)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2021年5月14日傍晚,我国苏州和武汉出现龙卷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图1为龙卷风形成过程模式图。澳大利亚森林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2019年9月,澳大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森林大火,此次火灾持续近4个月。在大火发生区常见火焰龙卷风(见图2),气流夹卷着火焰,像一条火龙一样旋转前进。火焰龙卷风的火苗高度一般为9-60米,持续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图3示意2020年1月某日澳大利亚火灾严重区和海平面气压分布。(1)指出苏州和武汉的龙卷风抬升的原因有哪些。(4分)(2)指出该日影响火灾严重区的天气系统,并分析其天气状况对森林火灾的影响。(6分)(3)说明火焰龙卷风的形成过程。(8分)(4)推测火焰龙卷风多发区的地势特点并说明理由。(4分)高三月考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B2.A3.C4.D5.B6.D7.B8.C9.A10.C11.A12.C13.C14.D15.A16.D17.A18.C19.B20.D21.C22.C23.D24.B25.C26.D27.B28.D29.B30.D31.D32.B33.B34.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28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