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P2~P3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分苹果二、探索新知1、学生自学教材“分苹果”,认识竖式。2、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3、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有2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呢?(1)进行全班集体交流。(2)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3)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a.除法横式:20÷6=3(个)……2(个)b.除法竖式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2)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3)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a)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参考资料,少熬夜!(b)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题。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篇】一、教学思想:上学期情况分析:本班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进行计算,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审题能力较差,缺乏检查习惯,理解能力较差,对乘法、除法意义认识还不够。为解决这些问题,预计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长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习。6、与语文教师做好时间上的协调,平时多在一起交流、分析学生情况。特别是偏科生,多想办法,尽量的做到优的更优,差的努力补上去。二、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大数、测量、整理与复习、加与减、认识图形、时分秒、数学好玩、调查与记录。三、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加与减、时分秒。四、教学难点:加与减、时分秒。五、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参考资料,少熬夜!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3、《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空间与图形1、《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3、《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三)统计《调查与记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统计,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六、教学课时一、除法——10课时二、方向与位置——4课时三、生活中的大数——8课时四、测量——5课时五、加与减(一)——16课时六、认识图形——7课时七、时分秒——8课时九、调查与记录——5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篇】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2、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难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准备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帮淘气分一分苹果好吗?(二)自主探究出示“分苹果”情境图1、观察情境图从这幅图当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按份数分,每份有几个(1)布置任务活动任务要求:用五角星代替客人,圆圈代替苹果,将苹果公平的分给客人。(2)学生活动,画一画学生在算术本上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3)反馈交流方法一:1个1个分,分了4次,最后每人分4个苹果。方法二:2个2个分,分了2次,最后每人分4个苹果。方法三: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分,分了1次,最后每人分4个苹果。3、按每份4个分,求份数(1)问题情境可是这些客人都吃饱了才过来,大家又不想浪费,打算把这些苹果带到福利院中去送给老爷爷老奶奶。(2)分析数学关系苹果总共有12个,每4个装一袋,需要几个袋子?(3)学生活动,分一分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参考资料,少熬夜!(4)交流反馈每4个放一堆,一共分了三堆,说明要3个袋子。3、比较,发现异同点(1)相同点:都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每份4个。(2)不同点:①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②总共12个苹果,每份4个,可以分3份。(三)巩固与练习1、小兔子搬萝卜2、圈一圈,填一填(四)总结提升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篇】教学目的: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难点: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将部分数据板书。2、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说说数的组成。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9(1)刚才大家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数,小强也收集了两个数据。张爷爷家新买了一台彩电1000元和一台电冰箱2000元,请同学们帮他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元?(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3)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归纳几种不同的算法,比较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2、教学例10(1)出示学校图书馆书籍的部分数据,让学生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问题。文艺书籍:50种科学书籍:80种学习参考书籍:130种(2)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口算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3)比较这组数与例9的数据在口算时的不同(4)进一步口算:900+6001500—600三、联系实际应用参考资料,少熬夜!1、让同学选择课前收集的数据互相提出用加法或减法的口算问题。2、挑战赛“做一做”13、捉鼠比赛。练习十七第一题。4、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收获。四、作业:“做一做”2
本文标题: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30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