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练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练习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王昌龄左迁龙标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1、首句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杨花、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读了开头两句诗,人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声声子规鸟儿的悲啼,此情此景,已足以使人心生悲凉,更何况又传来远方老友的不幸遭贬的讯息,又怎让人不为友人担心、忧愁?2、次句“闻道龙标过五溪”,描写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内心凄楚更兼环境萧凉,更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3、这起首二句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5、三、四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句中“愁心”二字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们和李白这两句诗相比,李诗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或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练习题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2、“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用手法,抒发了。3、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4、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5、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6、首句中两种景物的描写,既点明了节令是,又含有。7、三、四两句抒情,运用,表达了。8、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9、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10、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1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1、贬官2、寓情于景离别的忧伤3、C4、悲苦哀怨5、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6、暮春飘零之感,羁旅之苦7、丰富想象将月人格化对朋友同情、关心、担忧的感情。8、杨花落尽子规啼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0、杨花落尽子规啼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2、BC)
本文标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35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