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5S管理内涵•5S管理起源于日本,定义为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TSU)、素养(SHITSUKE)五个方面,这五个日语词的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故简称“5S”。5S活动对提升日本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现场管理效率、降低生产过程的损耗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整理•整理,即将工作的物品区分为“必要”和“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不必要的彻底清除。要有决心,不必要的东西应断然处置。目的•1、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2、防止误用、误送,提高工作质量。•3、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实施要点•1、全面检查工作场所,包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货架底部、办公抽屉等)。•2、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3、制定废弃物处理程序。•4、每日自我检查。二、整顿•整顿就是要设法排除“寻找”的浪费,这是提高效率的基础。其根本就是将必要的东西分类,依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加以标示。目的•1、物品要科学合理地摆放,消除“寻找”的浪费。•2、工作场所清楚明了。•3、整齐的工作环境。•4、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实施要领•1、明确“3要素”原则:场所、方法、标示。•2、明确“3定”:定点、定量、定容。•3、物品摆放采用“目视管理”。•整顿的技术:整顿的技术通常分为标签、定位置表示、显示板、区划线等。三、清扫•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的干净明亮。清扫是为了改善,因此,清扫不在于搞多少次“大扫除”,而在于如何将此项工作日常化、责任化、标准化。目的•1、保持令人心情愉快,干净亮丽的环境。•2、减少污染品对品质的影响。•3、减少工业伤害事故。实施要点•1、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室外)。•2、例行扫除。•3、调查污染源,进行清除。•4、建立基准,作为作业规范。四、清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即将前面的3S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定期检查评比。目的维持上面3S的成果实施要领•1、落实前面的3S工作。•2、决定5S时间。•3、制定评比办法。•4、高级主管经常巡查,带动全员重视。•应对每个岗位制定5S日常点检表,明确责任范围、对象、周期、标准,所有的区域、设施都应该有明确的5S责任人。五、素养搞5S活动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的素养,只有坚持不懈的教育,培养员工积极进取精神和养成良好的习惯,依规定办事,才能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1、培养具有良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2、营造团队精神。实施要点•1、制定服装、工作帽、识别证等识别标准。•2、制定礼仪守则。•3、教育训练(新员工强化训练)。•4、推动各种精神提升活动(早会、礼貌活动)。5个S之间的关系•5S之间的关系.doc
本文标题:5S管理内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36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