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23年国旗下的微党课讲稿:青春与使命与主题教育党课讲稿:深入探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党的干部政治素质建设【两篇文】2023年国旗下的微党课讲稿:青春与使命尊敬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非常有幸与大家分享一节关于信仰、青春、使命的微党课,题目是《青春与使命》。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曾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和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觉醒年代》大家看过吗?以青春之我,筑青春之民族。影片中青年们这句铮铮誓言至今激荡于心,这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百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那群可爱的中国青年。影片的历史背景是上世纪二十年代,那时的天黑得看不见一丝胜利的曙光,谁也不知道天什么时候亮,会不会亮。就是这样一群青年,他们脚踏泥泞、搏击黑暗。如果一件事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那坚持并不难;如果一件事,在你坚持走下去的时候,不仅随时会掉脑袋,还不知道最后会不会胜利,那坚持就太难了。《觉醒年代》让我们知道了,原来比求生本能更坚不可摧的是信仰之志。再给大家分享两组数据,《觉醒年代》中毛泽东26岁,李大钊30岁,周恩来21岁。正可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红色家书》大家看了吗?书中编录了31位烈士的家书,他们牺牲时,最大的40岁,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仅有28岁。看到这组数据,我的内心异常澎湃,是什么让这群革命青年明知前路艰险而向死而生,奋不顾身的奔向同一目标,是什么让他们在黑暗中摸索,跨越万水千山,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篇章,我的脑海中闪现出两个词:青春与使命。百年风雨兼程,在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接续奋斗中,民族复兴的接力棒交到了当代青年手中。那么,新时代青年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心?又如何用情呢?我想,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也是青年习近平常常思考的人生命题。1974年,21岁的习近平在梁家河担任党支部书记,白天,他既是宣讲文件带头抓生产的领导,又是抄起铁锹亲自打坝植树的劳动力。晚上,他还是点起油灯教社员写名字的夜校老师。在梁家河,面临吃水困难,他就带大家打井;耕地不够,就带大家一起打坝地。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办。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也很有力量。这是总书记的肺腑之言,也是他用奋斗书写激昂青春的真实写照。精神之光,穿越时空。新时代中国青年把基层当做最好的课堂,把个人的小目标融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中,将个人的中国梦,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黄文秀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果断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2018年,她担任广西百色市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在她刚上任时,她发现现实的情况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复杂,该村是深度贫困村。黄文秀深知,要想脱贫,增收才是硬道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遍访百坭村195户贫困户,跑项目、找资金、请专家,最终带领全村实现了整体脱贫。2019年6月,百坭村突发暴雨,黄文秀在回村途中被突发的山洪淹没,当搜救队找到她的时候,她早已没了生命体征,而那年,她只有30岁。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的先进事迹作出了重要指示,赞扬她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的长征路上做出更大的奉献。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以青春之我的接续奋斗,才有了今日此生无悔入华夏的深情告白。最后,我想用三句诗与大家共勉。一是砥砺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的坚定信念,牢记入党初心,践行为民宗旨,无愧于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二是砥砺苔花如米,也学牡丹开的奉献精神,虽然我们所处的岗位平凡而普通,但我们也是社会大机器的一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只要我们坚守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也能闪光出彩;三是砥砺抬眸四顾乾坤阔,日月星辰任我攀的豪情壮志,相比觉醒年代,我们远离了硝烟和压迫,生活在一个国泰民安的新中国,青年有了空前广阔的舞台,我们唯有不负韶华、逐梦前行,用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用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谢谢大家,我的分享到此结束。2023年主题教育党课讲稿:深入探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党的干部政治素质建设同志们:党的XX大报告指出,“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高素质”,首要是政治素质高。因此,加强党的干部政治素质建设,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就成为新形势下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不断提高党的干部政治素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政治素质问题,在多个场合对党的干部的政治素质作出了一系列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借此机会,我围绕深入探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论述精神,对于加强党的干部政治素质建设、保障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以及助力世界其他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这里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交流。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干部政治素质重要论述的历史意义政治路线确定以后,要实现党的目标,党的干部是决定的因素。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遗余力地提升党的干部政治素质,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批政治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强调,要“考察干部的政治面目与工作能力”,“使我们的干部不但能治党,而且能治国……要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政治家的风度”,提出“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通过学习轮训、思想政治教育、整风运动、斗争实践等方式提高干部政治素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任务,毛泽东认为“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但“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号召党的干部做到“又红又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组织上进行拨乱反正,清除“文化大革命”中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和打砸抢分子,纯洁党的干部队伍,并把“革命化”作为第一要求,与“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一道写入党章,成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世纪之交,江泽民开创“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新形式,突出强调党的干部要“讲政治”,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进入世纪,胡锦涛要求选拔任用干部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这些要求和做法提高了党的干部政治素质,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了党的力量,促进了党的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党的干部政治素质整体上得到了提升。但同时,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挑战仍然严峻,危害党的先进性和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仍然复杂,一些干部在政治方面的问题仍然突出。比如,有的丧失政治信仰,背离初心,贪污腐化;有的毫无政治担当,对工作敷衍了事,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有的无视政治规矩,热衷于搞“小圈子”“接天线”“拜码头”;有的破坏政治纪律,违法乱纪,阳奉阴违;还有的政治野心膨胀,搞政治阴谋活动;等等。这些问题严重破坏了党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疏远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危害了党的事业发展,损害了党的形象,危及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党的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社会的,也有体制的、经济的,其中党的干部自身政治素质不高是一个重要因素。应当看到,这样的干部虽然只是少数,但给党的事业发展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加强党的干部政治素质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干部的政治素质尤为重要而迫切。在这样的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秉承中国共产党重视干部政治素质的优良传统,直面当今党的干部政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持续推进党的干部政治素质建设的实践中对党的干部政治素质作出重要论述,引领党的干部政治素质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二、牢牢把握党的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地位厘清政治素质的地位是加强党的干部政治素质建设的逻辑起点。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政治素质的突出功能、政治素质强弱对事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政治素质对干部“讲政治”的基础性作用,阐述了党的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地位。(一)政治素质是党的干部的“第一素质”。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党的干部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比如,政治素质、理论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等。这些素质共同构成了党的干部的素质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同方面的素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传导效应和联动效应,其中政治素质是灵魂、方向,它规定和制约着党的干部其他素质的目标、方向、价值和意义。没有政治素质作引领、保证,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就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党的干部就可能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为此,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干部的政治素质状况。毛泽东强调,“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邓小平提出,“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江泽民强调,“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是做合格的中高级领导干部的最重要条件”。胡锦涛也提出,“对党政领导干部来说,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传承党的几代领导人干部政治素质思想的基础上,对党的干部政治素质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他指出,“我们党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并强调以德为先;“我们今天讲的‘德’,第一位的是政治品德”;“看一名党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首先看政治上是否站得稳、靠得住”。在他看来,政治素质起着“统帅”“引领”作用,是党的干部素质体系的核心、灵魂,是党的干部素质的“内核”,是党的干部的“第一素质”。(二)政治素质过硬是党的干部“第一要求”。政治素质是党的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对干部自身健康成长和党的事业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党的干部仅仅从思想上认识到政治素质重要还不够,还必须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使自身的政治素质过得硬、靠得住。唯此,才能确保党的干部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站稳人民政治立场、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和为实现党的政治目标而奋斗。党的十九大报告向全党提出了“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要求。“政治过硬”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要通过党的每一个组织、每一位干部、每一名党员的“政治过硬”体现出来。这内在要求党的每一位干部都必须加强修炼和磨砺,提高政治素质,经得起风浪风险;否则,这样的干部就不符合党的选人用人要求,就不是党需要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能力越强、职位越高,危害就越大”;“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选拔任用干部,首先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上不合格,……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他还说,“政治标准是硬杠杠”,选人“要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这些论述表明,政治素质过硬是党的干部的“第一要求”,是干部合格与否的首要标准,是一个人成为合格干部的决定性条件和最基本前提。(三)政治素质是党的干部“讲政治”的根基。政治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政党及其骨干“讲政治”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根本性的大问题。列宁曾指出:“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他还说:“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及其干部必须“讲政治”,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密码之一。“讲政治”,概括起来说,就是从政治上看待和解决问题。党的干部“讲政治”是具体的、实在的,其中“最根本就是要讲党性,在思想政治上讲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在行
本文标题:2023年国旗下的微党课讲稿:青春与使命与主题教育党课讲稿:深入探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干部政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37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