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23年党课讲稿:青年干部要“自找苦吃”练好“吃苦功夫”与主题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篇文)2023年党课讲稿:青年干部要“自找苦吃”练好“吃苦功夫”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通过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认识到,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オ、团结人オ、引领人オ、成就人オ。在学习中我们看到,总书记结合自己成长路上的切身感受,倡导青年“自找苦吃”。习总书记曾说:“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说,“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这既是对青年成长的殷切期望,也提出了当代青年应有的精神品质,对激励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时代新征程赋子的新要求,我希望你们作为广大青年干部的一员,要甘于苦学,甘于苦干,甘于苦己,永葆青春活力,成就非凡事业。一、“苦学”明悟思想之理习近平总书记说“年轻干部要以先辈先烈为镜、以反面典型为戒,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青年干部的中坚力量,必须坚守对党忠诚这一共产党人的首要政治品质,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升领悟力、执行力、战斗力,让各项制度能够落地落实。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好上级各项政策规定,特别是针对正风肃纪、全面从严治党等工作更要干在一线,以极大的政治定力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青年干部人生阅历还不够丰富,虽“饱读诗书”具有过硬的专业本领,但思想认识不充分,对事物的理解还有偏差,需要不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在学习上,不可浅尝辄止,不可断章取义,不可虎头蛇尾,必须真正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从中感悟思想伟力,用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各项工作科学实施、取得成效。二、“苦干”锤炼成事之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年轻干部身处伟大新时代,既有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年轻干部能力是否跟得上,关系事业成败、关乎发展全局,要变“要我学”的态度为“我要学”,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全面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重要要求。学历不代表能力,实践才能出真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青年干部要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实干,立足岗位职责,把工作当成一份事业,把岗位当成一个平台,把任务当成一块“磨刀石”,敢于把自己放到“石上磨”。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把苦干当成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面对易事要干,面对难事也要干,干得成要干,干不成也要努力干,直到把事业干成、让群众满意,用苦干实干为自己打造一块“金字招牌”。三、“苦己”守好廉洁之心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纠治‘四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作为纪检监察青年干部,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时刻自重自省,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廉洁自律是党和人民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从政准则。廉洁贵在守心,心中有廉才能行有所止。手中的权力有多大,肩上的责任就有多重,同样面对的利益诱惑就会有多复杂。二是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时刻牢记“三个务必”,珍惜和发扬唐山人民的“五种精神”,常态化从反面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时刻自警自省,常常警钟长鸣。三是要慎独慎微,严格遵守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之外对自身的管理和约束,坚决抵制违规吃喝问题,对照《唐山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规吃喝负面清单》,遵守委机关“禁酒令”,不该吃的饭不吃,不该去的聚会不去。谨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净化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守得住清贫。要常思“贪欲之害”,常破“心中之贼”。2023年主题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志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先后召开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中华民族放在中国历史进程的大视野、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嵌入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进程中进行全方位、战略性审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彰显了党的民族工作从理论到实践的与时俱进,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重要思想系统准确把握民族工作的时代脉搏,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论断,指导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实践证明其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即其具有理论引领力,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具有现实指导力,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不断拓展;具有国际影响力,是我们党为世界各国解决民族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群体性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它的形成经历了由个体意识的特殊性到群体意识的普遍性的整合过程,是经过抽象反映、综合筛选、扬弃提炼而形成的更高层次的共同体意识。要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就要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主要包含“四个与共”,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它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的那样,“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关于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必然要求”做出了精简回答,即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四对重大关系”则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统筹概括,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则,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共同性是主导,是方向、前提和根本,要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差异性将长期存在,要在增进共同性的过程中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同时要坚决防范差异性削弱和危害共同性。二是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厘清二者的层次关系,二者可以并存不悖,但不是平行并列的。这种层次关系决定了各民族意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任何民族的本民族意识不能等同或凌驾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上。大汉族主义要不得,狭隘民族主义也要不得,它们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坚决防范。三是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阐释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深层次逻辑关系。四是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历史经验。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实践中,要重视物质的作用,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在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方面,要把握“五个重点”以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此过程中需要注重思想引领、研究阐释、教育普及和文化浸润。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从精神家园的结构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由中华民族的情感、知识、价值、观念、信仰等要素共同构成的“精神文化系统”。从精神家园的形式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心灵和情感寄托的文化空间,是共同体意识的归宿和居所。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紧密联系的,共同性是二者共有的属性。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系起来,强调“共有”,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发展规律的充分把握,体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质和博大胸怀的价值追求。二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走向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就需要积极助力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效参与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努力实现各族群众“人的现代化”。民族地区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还包括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在推动现代化过程中贯穿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在共享改革发展中不断增进共同性。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共同富裕建设,在发展中、现代化进程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达到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义的目的。三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交往交流交融的相互关系看,交往是外在形式,交流是主要内容,交融是目的和本质。从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构层次看,交往是以物质资料交换为主的互动关系;交流不仅包括物质层面,还包括文化交流、情感沟通等精神层次的内容;交融是彼此共同性相互交织、交融的因素增多,人们以共同的价值、追求、信念、情感依托作为行为的驱动力。到了交融层次,意识层面的差异性还存在,但已不是主要方面,共性意识成为主流。作为工作实践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样是通过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多种方式增进各民族的共同性,以达到民族交融的状态。以“五个嵌入”为总方向,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逐步实现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四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实践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的一贯立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较好地保障了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促进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
本文标题:2023年党课讲稿:青年干部要“自找苦吃”练好“吃苦功夫”与主题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37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