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24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要点4篇
2024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要点4篇2023/X/XX2024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要点1xx年,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目标,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再上台阶,奋力推进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幸福美好新x筑牢健康之基。一、持续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1.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的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全面落实党委(支部)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持续健全完善公立医院议事决策制度,构建党委(支部)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健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党建质量评价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牢记“三个务必”,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2.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认真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省十四届纪委二次全会、市五届纪委第三次全会、县第十六届纪委第三次全会关于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任务要求,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切实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加强督导检查,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三不腐”机制建设。积极创建“廉心向党·医路清风”廉政文化品牌,以“四廉一体”为载体,开展“党建引廉、制度筑廉、纪律护廉、文化塑廉”活动,着力打造“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行风清明”的“四清”医院,年内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创建为清廉医院示范点。全力构建党风清正的政治生态、院风清朗的行业生态、医风清新的道德生态,为推进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纪律保障。3.持续加强行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和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纵深推进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健全医德医风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医德医风考核结果运用。持续开展医疗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财务管理问题“三查一治”专项行动,切实抓好卫生健康系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回头看,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加大典型案例查处曝光力度,充分接受群众社会监督,营造风清气正、廉洁从医、医患和谐、群众满意的医疗行业氛围。二、全力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4.强化疫情监测及研判预警。完善疫情监测预警和风险研判机制,全面完成监测哨点任务。充分发挥疾控、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及时准确进行疫情监测网络直报,加强疫情形势跟进分析,及时研判疫情传播风险,灵活反映相应医疗负荷和风险预警,持续提升监测预警的灵敏性和准确性,牢牢掌握防控主动权,做好科学有效应对各项准备。5.加强医疗救治资源扩容增量。严格落实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医疗机构重症医学床位扩容要求。县人民医院设置重症床位100张,其中10%为普通重症床位,90%为亚重症床位,县中医医院设置重症床位24张、县妇幼保健院设置重症床位6张。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发热门诊、城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镇卫生院发热诊室“应开尽开”,设置率和开诊率保持100%。做好疫情防控救治物资储备工作,实行动态监测,确保配齐配足救治药品,扩大“xx方剂”使用覆盖面,全力保障群众医疗服务需求。6.做好重点人群分级分类管理。严格按照《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指南》,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护人”职责,加强红色高风险人群、黄色中风险和绿色低风险人群服务管理和健康监测,将65岁以上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和急危重症等特殊人群全部纳入健康管理,确保分级分类管理精准到人,推动“保健康、防重症”“乙类乙管”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强化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按照省市有关新冠疫苗接种目标和要求,按期完成重点人群免疫接种任务。三、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7.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根据《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xx版)》,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参加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开展病案首页质控、满意度调查、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室间质控等,各项指标排名稳步提升,进入全省中上游水平。8.持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区域综合医改试点县建设,进一步健全三医联动改革机制,落实医疗卫生机构首诊负责制。强化上联(医联体)下共(医共体),推进转诊通道体系建设,畅通上下转诊通道。强化与医保部门的沟通对接,逐步拉开县乡村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标准,实现医生、基金、患者“三下沉”。实现85%大病及90%常见病、多发病在县域内得到有效救治,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和县域就诊率均达到90%以上,县级医院向上转诊病例占住院病例比例明显下降,向下转病例数占本院住院人数比例占比达到8%以上。9.加快推进疾控体制改革。按照中央疾控体系改革部署、省市县党委、政府相关要求,对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机构改革和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内设机构及职能变化,制定我县疾控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明确改革任务,完善功能定位,落实改革举措,健全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激活疾控机构运行活力,更好发挥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职责。四、持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10.积极争取新建项目落地实施。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县重大政策措施,加大力度争取中央和省市项目支持。实施x县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11.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监管力度。按照项目管理有关规定和要求,规范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适时开展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专项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针对项目资金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强化资金监管的措施和建议,配合项目建设单位全面落实项目建设任务,以项目助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五、全力提升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12.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推动县域医学中心和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提质扩能,进一步强化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依托县人民医院全面启动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年内至少建成3个中心并发挥作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加快推进三级医院创建,县人民医院持续加强“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全面落实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能力提升项目,在县域检验、心电和影像中心与镇卫生院互联互通基础上,进一步落实“镇检查、县诊断、镇治疗”。注重学科建设,重点推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重症ICU、介入、康复、老年医学、消化内科、眼科、口腔科等薄弱学科建设;妇幼院妇产科、儿科2个薄弱学科建设,实现县域全覆盖。13.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省级试点建设,着力推动医共体内逐步实现管理、服务、业务、用药目录、信息系统等统筹管理,探索实行医共体内医保资金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全面落实《x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及慢性病医防融合新模式建设试点县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印发x县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慢病管理中心运行指南(试行)等三个指南的通知》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牵头作用,对各医共体分院学科建设、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等实施“一院一策”精准帮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药库),着力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急需紧缺和慢性病药品购进难的情况。14.积极探索慢病医防融合新路径。规范设立慢性病门诊,牵头医院设立慢性病综合门诊,基层分院设立家庭医生综合门诊,强化慢性病管理中心管理服务,以慢性“四病”防治管理为突破口,对纳入管理的患者分级、分标规范管理,实现三级精准共管,提升签约医生对重点人群干预的精准度,牵头医院慢性病管理中心每季度对各基层分院实行全覆盖质控。推进公共卫生机构融入医共体,推动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医共体信息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度融合。组建医共体健康促进专家团队,每月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活动,明显提高慢性“四病”规范管理率。15.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巩固提升已建成的省、市、县级重点专科,加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和薄弱学科建设,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积极申报,争取年内各创建1个重点专科。16.加强急救和群众自救工作。加强全县院前急救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将有条件的偏远卫生院纳入院前急救网络,缩短急救半径,建立院前院内一体化联动救治机制,实现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扩大大众自救普及率,结合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有机磷中毒、急性心梗,脑出血等十种突发疾病应急自救方法1000人次培训及普及,全面完成大众急救师资培训任务。17.积极推进专科联盟建设。切实发挥县级质控中心作用,和已建成的省、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优势,加强专科协作,组建专科专病联盟,真正让优质资源沉下去。加快建成立体化、多层次疾病防治网络体系,提升县域重大疾病救治能力与水平。依托胸痛专科联盟及县级胸痛中心,完成宣化、新坝、南华、罗城4家中心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建设。18.全面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快标准化检验、放射、超声科建设,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标准化检验、放射、超声科室建设覆盖率100%,结果互认考核合格率达80%。六、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19.持续深化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深入实施《x县卫生健康系统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定期汇报协商、调查研究、分片包抓等机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提档升级。深入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年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基本标准的比例不低于80%,争取新坝镇中心卫生院和南华镇中心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20.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持续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制度,科学调整考核指标,合理确定分配模式,大力倡导优绩优酬、多劳多得的薪酬发放方式,让干得多、干得好、群众满意的基层医务人员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保质保量完成xx年临床骨干医师、全科医生、基层骨干全科医生、骨干乡村医生培训等4大类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和基层医务人员远程培训学习任务。21.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定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价格和绩效管理考核办法,把提高签约居民获得感和调动家庭医生工作积极性作为中心任务,扩大初级包、中级包服务比例,力争普通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进一步充实家庭医生团队力量,加强政策宣传,提供适宜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群众对家庭医生服务的认可度。22.持续推进健康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现有健康扶贫政策基本稳定,坚持“四个不摘”要求,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市、县有关指导意见精神,持续实现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分类达标。开展健康扶贫成果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及时帮扶整改,做到动态清零。坚决落实脱贫35种重大疾病救治政策和慢性病签约政策,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保障基本医疗惠民政策,坚决做到大病患者应治尽治、慢病患者应签尽签,确保基本医疗有保障政策不漏一人。紧盯重点人群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及时消除风险,确保动态清零。持续推进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项行动和六项机制,确保健康帮扶政策及时有效落实。七、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23.抓实抓细公共卫生绩效考核。持续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本文标题:2024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要点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47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