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消杀工作方案通用8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消杀工作方案通用8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网友精心分享的消杀工作方案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消杀工作方案【第一篇】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消杀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新型冠状病毒造成的危害,保障全区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成立消杀工作专班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xxx同时负责消杀指导工作。二、消毒原则(一)范围和对象确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消毒的范围、对象和时限。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转运工具等应进行随时消毒,在病例出院或死亡后,轻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阴转后均应进行终末消毒。(二)方法选择。医疗机构应尽量选择一次性诊疗用品,非一次性诊疗用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灭菌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环境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氣消毒剂、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手、皮肤建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碘伏、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等手皮肤消毒剂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室内空气消毒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喷雾消毒。所用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部门管理要求。三、消毒措施(一)随时消毒。随时消毒是指对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及时进行的消毒处理。患者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医学观察场所以及转运工具等,患者排出的污染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做好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参见终末消毒。有人条件下,不建议喷洒消毒。患者隔离的场所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参考资料,少熬夜!于30分钟。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疑似病例应进行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非负压。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也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1小时以上。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应洗手并消毒。(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应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终末消毒对象包括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排出的污染物(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及其可能污染的物品和场所,不必对室外环境(包括空气)开展大面积消毒。病例和感染者短暂活动过的无明显污染物的场所,无需进行终末消毒。1、病家。在病例住院或死亡后,轻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阴转后均应进行终末消毒,包括:住室地面、墙壁,桌、椅等家具台面,门把手,患者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玩具,卫生间包括厕所等。2、交通运输工具。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离开后应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终末消毒,包括:舱室内壁、座椅、卧铺、桌面等物体表面,食饮具,所用寝(卧)具等纺织品,排泄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火车和飞机的卫生间等。3、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感染科门诊等每日工作结束后,以及病区隔离病房,在病例住院或死亡后,轻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阴转后,均应做好终末消毒,包括:地面、墙壁,桌、椅、床头柜、床架等物体表面,患者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及相关诊疗用品,以及室内空气等。4、终末消毒程序。终末消毒程序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附录A执行。现场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四、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一)室内空气。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等室内空气的终末消毒可参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xx),在无人条件下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氣、过氧化氢等消毒剂,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进行消毒。(二)污染物(患者血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少量污染物可用-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参考资料,少熬夜!5000mg/L~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千巾)小心移除。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分钟以上(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含20000mg/L含氯消毒剂,按粪、药比例1:2浸泡消毒2h。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含有效氣5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三)地面、墙壁。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100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氣消毒剂擦拭或喷酒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m~300mL/m,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四)物体表面。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围栏、床头柜、家具、门把手、家居用品等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用1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氣消毒剂进行喷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五)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在收集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理。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若需重复使用,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按常规清洗;或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后直接投入洗衣机中,同时进行洗涤消毒30分钟,并保持500mg/L的有效氯含量;贵重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六)手卫生。参与现场工作的所有人员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可选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剂,特殊条件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后消毒。(七)皮肤、粘膜。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或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八)餐(饮)具。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30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九)交通运输和转运工具。参考资料,少熬夜!应先进行污染情况评估,火车、汽车和轮船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mg/L~1000mg/L的含氣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再用1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氣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对飞机机舱消毒时,消毒剂种类和剂量按中国民航的有关规定进行。织物、坐垫、枕头和床单等建议按医疗废物收集集中处理。(十)患者生活垃圾。患者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十一)医疗废物。医疗废物的处置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按照常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十二)尸体处理。患者死亡后,要尽量减少尸体移动和搬运,应由经培训的工作人员在严密防护下及时进行处理。用300mg/~500g/的含氣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填塞病人口、鼻、耳、肛门、气管切开处等所有开放通道或创口;用浸有消毒液的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民政部门派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尽快火化。(十三)注意事项。现场消毒。工作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消毒,或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医疗机构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由医疗机构安排专人进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技术指导。非专业人员开展消毒工作前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培训,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五、消毒效果评价必要时应及时对物体表面、空气和手等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由具备检验检测资质的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一)物体表面。按GB15982——20xx《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附录A进行消毒前后物体表面的采样,消毒后采样液为相应中和剂。消毒效果评价一般以自然菌为指标,必要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指示菌评价消毒效果,该指示菌抵抗力应等于或大于现有病原体的抵抗力。以自然菌为指标时,消毒后消毒对象上自然菌的杀灭率≥90%,可判为消毒合格;以指示菌为指标时,消毒后指示菌杀灭率≥99。9%,可判为消毒合格。(二)室内空气。按GB15982-20xx《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附录A进行消毒前后空气采样,消毒后采样平板中含相应中和剂。消毒后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90%,可判为消毒合格。(三)工作人员手。按GB15982-20xx《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附录A进行消毒前后。手的采样,消毒后采样液为相应中和剂。消毒前后手上参考资料,少熬夜!自然菌的杀灭率≥90%,可判为消毒合格。(四)医院污水消毒效果。按GB18466《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规定进行评价。消杀工作方案【第二篇】近期以来,我县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县各级各部门全面进入战时状态,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严格筛查,严密管控,切实做到“四个贯彻落实”,现将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及时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修订完善xx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将原来的“一办七组”调整为“一办十组”,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十个专责组职责,各乡镇、有关部门也全部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力促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有序开展。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x次、领导小组会议x次、县长办公会x次,对疫情防控整体工作、各行业系统工作、全社会层面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按照不聚集、少开会原则,建立疫情防控联络群,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指令,上报落实情况。落实属地化管理要求,在社区侧重于用网格化管理搞宣传管人群,在农牧村侧重于“十户联防”方式开展群防群控,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全覆盖、零死角。二、加强排查管控,确保工作措施到位。一是深入开展流动人口摸底排查。把加强人口管理作为疫情防控最基础的工作,按照“六清两不漏”要求,组织动员农村、社区和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社干部、小区楼长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对近期从外地特别是武汉等疫情重点区域来我县的返乡务工人员、上学回家学生、春节探亲人员以及旅游等人员进行深入排查,采取分片负责、重点跟踪、定人定位的方式,对重点地区返乡人员实施地毯式追踪、网格化排查,逐一建立登记台账,全面详实掌握返乡人员的底数、基本情况,做到了辖区底数清、不留排查盲区,返乡人员清、不漏一户一人。截止x月x日x时,全县常住人口x人,共摸排省外来xx人员x人,其中:武汉x人,其他省市人员x人。二是着力加强湖北返乡人员管理。建立重点地区返乡人员档案,全面掌握密切接触人员和活动轨迹,采取外来人员公示、乡(镇)干部和医务人员“多对一”、人盯人、群众监督举报等管控措施,督促严格执行居家隔离观察14天的要求,每天测量体温2次,及时跟进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做到了身体状况清、不忘一日两测,接触人员清、不落一老一少。对有发热等异常临床表现者建立台账,对疑似人员建立数据库,开通异地就医备案绿色通道,按照“六个一”管理要求,全程管理、全程服务、全程医治、全程保障。目前,全县居家参考资料,少熬夜!隔离湖北返乡人员x人,发
本文标题:消杀工作方案通用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50737 .html